- 年份
- 2024(8570)
- 2023(12705)
- 2022(10616)
- 2021(9615)
- 2020(8123)
- 2019(19045)
- 2018(18333)
- 2017(35600)
- 2016(19158)
- 2015(21828)
- 2014(21810)
- 2013(22143)
- 2012(21232)
- 2011(19338)
- 2010(19413)
- 2009(18376)
- 2008(18120)
- 2007(16165)
- 2006(14226)
- 2005(13198)
- 学科
- 济(108268)
- 经济(108186)
- 管理(53736)
- 业(51276)
- 方法(45583)
- 数学(41353)
- 数学方法(41113)
- 企(39884)
- 企业(39884)
- 中国(27203)
- 农(23942)
- 财(23667)
- 地方(22289)
- 贸(19354)
- 贸易(19342)
- 学(19217)
- 易(18774)
- 业经(18714)
- 制(17278)
- 农业(16200)
- 融(14627)
- 金融(14625)
- 地方经济(14532)
- 务(14212)
- 财务(14193)
- 财务管理(14158)
- 银(14144)
- 银行(14114)
- 环境(13762)
- 企业财务(13503)
- 机构
- 大学(294289)
- 学院(290315)
- 济(141116)
- 经济(138753)
- 管理(109243)
- 研究(106167)
- 理学(93960)
- 理学院(92905)
- 管理学(91640)
- 管理学院(91083)
- 中国(81623)
- 财(62310)
- 京(61648)
- 科学(60032)
- 所(53813)
- 财经(50216)
- 研究所(48616)
- 中心(47136)
- 农(46788)
- 经济学(46689)
- 经(45726)
- 江(42308)
- 经济学院(42146)
- 北京(39560)
- 业大(39507)
- 院(37595)
- 财经大学(37258)
- 农业(36700)
- 范(36377)
- 师范(36045)
- 基金
- 项目(186730)
- 科学(148260)
- 基金(139506)
- 研究(135868)
- 家(121291)
- 国家(120396)
- 科学基金(102796)
- 社会(91015)
- 社会科(86626)
- 社会科学(86604)
- 基金项目(72552)
- 省(69074)
- 自然(63662)
- 自然科(62228)
- 自然科学(62209)
- 教育(61895)
- 自然科学基金(61202)
- 划(58768)
- 资助(58654)
- 编号(52143)
- 部(43930)
- 成果(42986)
- 重点(42516)
- 发(41564)
- 国家社会(39589)
- 教育部(38127)
- 创(37760)
- 中国(36376)
- 课题(36297)
- 人文(36260)
- 期刊
- 济(155469)
- 经济(155469)
- 研究(92446)
- 中国(54140)
- 财(48384)
- 学报(43343)
- 农(41490)
- 科学(40699)
- 管理(39369)
- 大学(32996)
- 学学(31264)
- 融(28454)
- 金融(28454)
- 农业(27914)
- 经济研究(27315)
- 财经(26750)
- 技术(24074)
- 教育(23627)
- 经(23137)
- 业经(21264)
- 问题(21024)
- 贸(19293)
- 技术经济(16982)
- 世界(16951)
- 国际(16628)
- 统计(16485)
- 业(15897)
- 策(14089)
- 商业(13316)
- 经济问题(13091)
共检索到44086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关键词:
信贷结构 产业增长 典型相关 实证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识予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湧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和FDI都取得了巨大的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应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短期动态关系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协整 单位根 FDI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华
如何改变增长方式,以较快的增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利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宇泽—卢卡斯两部门模型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并通过调整参数实证分析其增长路径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钱雪亚
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这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存在冲突,但市场经济发展也可创造改善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能力和需求。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宏伟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使得中国技术进步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涂美珍 程建伟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构成了一国的融资结构。本文在对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及其演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的融资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同绩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立夫 张捷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99—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外贸因素对中国GDP的影响,本文选择1978—2008年的外贸年度数据与GDP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揭示出GDP和出口额、GDP和进口额、GDP和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在着出口额、进口额对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净出口 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李平
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经济系博士生李坤望,李平70年代以来,关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的政策含义便是出口导向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结论大都倾向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路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关键词:
制度 增长 SEM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姚永红
文章根据1952-2006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判定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资本形成总额、就业人口总数的时间序列均是带有一阶差分的趋势平稳过程,证实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就业人口之间存在着同期协整关系;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从业人员间的动态相关性。文章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了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通过对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1)在1978—2002年的长周期样本中,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2)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资本—劳动比和TFP的提高,进而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影响逐步消失;(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时变特征”源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和增长模式的变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