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8)
- 2023(15169)
- 2022(12701)
- 2021(11528)
- 2020(9838)
- 2019(22651)
- 2018(21870)
- 2017(41154)
- 2016(22679)
- 2015(25623)
- 2014(25527)
- 2013(25634)
- 2012(24146)
- 2011(22221)
- 2010(22211)
- 2009(20966)
- 2008(20748)
- 2007(18723)
- 2006(16544)
- 2005(14946)
- 学科
- 济(114157)
- 经济(114052)
- 管理(61467)
- 业(58504)
- 方法(47298)
- 企(45725)
- 企业(45725)
- 数学(42229)
- 数学方法(41843)
- 中国(28613)
- 农(27105)
- 学(24738)
- 财(24517)
- 地方(23207)
- 业经(21426)
- 贸(21050)
- 贸易(21042)
- 易(20442)
- 农业(18475)
- 制(18113)
- 环境(16308)
- 银(15602)
- 融(15600)
- 金融(15597)
- 银行(15529)
- 和(15311)
- 行(14860)
- 地方经济(14512)
- 务(14255)
- 财务(14231)
- 机构
- 大学(348244)
- 学院(343550)
- 济(153319)
- 经济(150581)
- 研究(128556)
- 管理(125931)
- 理学(108885)
- 理学院(107532)
- 管理学(105616)
- 管理学院(104994)
- 中国(95552)
- 科学(80590)
- 京(74120)
- 农(68493)
- 所(67880)
- 财(66335)
- 研究所(62353)
- 中心(56454)
- 业大(55937)
- 农业(54487)
- 财经(53603)
- 江(50532)
- 经济学(48998)
- 经(48779)
- 北京(46774)
- 院(45134)
- 范(44399)
- 经济学院(44159)
- 师范(43837)
- 科学院(40210)
- 基金
- 项目(230135)
- 科学(179849)
- 基金(169157)
- 研究(158673)
- 家(151596)
- 国家(150415)
- 科学基金(125864)
- 社会(103764)
- 社会科(98444)
- 社会科学(98411)
- 基金项目(88947)
- 省(87962)
- 自然(82216)
- 自然科(80358)
- 自然科学(80320)
- 自然科学基金(78941)
- 划(75728)
- 教育(71831)
- 资助(69748)
- 编号(59889)
- 重点(53200)
- 部(51609)
- 发(50540)
- 成果(48860)
- 创(47053)
- 科研(44852)
- 国家社会(44432)
- 计划(44363)
- 创新(44348)
- 教育部(43262)
- 期刊
- 济(167651)
- 经济(167651)
- 研究(101771)
- 中国(64512)
- 学报(64307)
- 农(61069)
- 科学(56605)
- 财(50850)
- 大学(46837)
- 学学(44685)
- 管理(44188)
- 农业(41305)
- 融(29594)
- 金融(29594)
- 经济研究(28891)
- 教育(28214)
- 财经(27652)
- 技术(26908)
- 经(23926)
- 业经(23887)
- 业(23120)
- 问题(22464)
- 贸(20117)
- 技术经济(18952)
- 统计(18232)
- 世界(18105)
- 国际(17886)
- 版(17878)
- 策(16176)
- 业大(16019)
共检索到511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经济增长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产出缺口、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者所有制结构等四大因素的影响,当产出缺口增加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97个点;当需求结构(最终消费率)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0.79个点;当产业结构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1.47个点;当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比)上升1%,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62个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慧芳
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贡献率、M2和金融业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价格波动、金融相关比率变化和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变化等多角度的分析发现,中国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总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近十年两者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
金融业 经济增长 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明远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资源环境约束、企业成本上升、需求结构不合理、国际经济环境压力、产业安全冲突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等诸多矛盾;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既能够得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增加、以及人力资本提升和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的支撑,又面临着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的制约;中国经济的走向取决于对经济发展中矛盾的化解、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
关键词:
经济矛盾 增长因素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供给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陕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从而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而为有关方面关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姚矿 姚传柱 杨善林
文章以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资料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建议和措施,相信对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计量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友余
文章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与经济增长有关的18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就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组合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设计了灰色关联排序表,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和国内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卫生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城乡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然后文章根据灰色关联排序表,选择X0X1,X0X3,X0X41,X0X11和X0X18做为最优影响因素,建立了GM(1,5)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44%,可用于后续预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邓氏关联度 广义灰色关联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全发 史清华
通过大量长期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对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揭示出农户家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家庭生命周期段农户经济可以持续增长 ,当家庭生命周期运行到一定程度 ,农户经济增长必然出现衰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潘团
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0-2015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得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并根据各要素的增长率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我国推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是资本投入,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影响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以扩大和培育内需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民间投资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并进。但也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存在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亟待提高、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