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4)
2023(9597)
2022(7851)
2021(7275)
2020(5932)
2019(13471)
2018(13062)
2017(25003)
2016(13100)
2015(14634)
2014(14394)
2013(14696)
2012(14079)
2011(12965)
2010(12920)
2009(11944)
2008(11630)
2007(10132)
2006(9179)
2005(8613)
作者
(39352)
(33075)
(32988)
(31741)
(21289)
(15972)
(14773)
(12835)
(12561)
(11913)
(11632)
(10951)
(10903)
(10792)
(10688)
(10239)
(9669)
(9584)
(9414)
(9013)
(8528)
(8091)
(7999)
(7618)
(7536)
(7488)
(7275)
(6712)
(6647)
(6570)
学科
(80108)
经济(80046)
管理(32512)
(30396)
方法(28398)
数学(25866)
数学方法(25702)
(22366)
企业(22366)
中国(20347)
地方(17508)
(16114)
(15297)
(13983)
(13519)
贸易(13510)
(13151)
业经(12920)
地方经济(12707)
(11840)
(10879)
金融(10879)
农业(10574)
(10562)
银行(10546)
环境(10342)
(10267)
(9215)
(8993)
(8846)
机构
大学(200688)
学院(197243)
(101399)
经济(99877)
研究(80952)
管理(69347)
中国(62164)
理学(59352)
理学院(58572)
管理学(57725)
管理学院(57340)
科学(46316)
(43951)
(42545)
(41630)
研究所(38001)
财经(35303)
经济学(34694)
中心(34435)
(32443)
(32422)
经济学院(31046)
(28902)
(27786)
北京(27510)
财经大学(26443)
业大(26116)
农业(25344)
科学院(25298)
(24942)
基金
项目(129750)
科学(103789)
基金(99537)
研究(91285)
(88937)
国家(88354)
科学基金(74294)
社会(63399)
社会科(60395)
社会科学(60382)
基金项目(51305)
自然(46439)
(45448)
自然科(45409)
自然科学(45397)
自然科学基金(44660)
资助(41315)
教育(40126)
(40076)
编号(31889)
(30771)
重点(30364)
(29515)
国家社会(28931)
中国(27877)
教育部(26417)
成果(26416)
(26132)
(25193)
科研(25104)
期刊
(113192)
经济(113192)
研究(66925)
中国(37895)
(32653)
学报(32350)
科学(31022)
(29042)
管理(27187)
大学(24434)
学学(23500)
经济研究(21023)
农业(19844)
(19754)
金融(19754)
财经(19405)
(16970)
问题(15146)
技术(14581)
(14427)
世界(13600)
业经(13451)
国际(13130)
教育(12951)
(11583)
技术经济(11274)
统计(10762)
经济问题(9255)
资源(9180)
(9124)
共检索到30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旭华  
本文分别从要素投入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考察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特征,并结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升级视阈构建出要素禀赋、科技创新、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四维动力结构图,并运用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和主成分因子法,探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间异质性,解析了结构转换动力和制度变迁动力的阶段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转换的过程;增长动力阶段性演化表现出要素禀赋正向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科技进步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负向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型发展转向生产率驱动型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信贷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过程来看,信贷对经济增长一直发挥着促进作用,从1978-1984年、1985-1993年、1994-2007年、2008-2016年四个阶段来看,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尤其是第四阶段信贷投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大幅度下降。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下降源于间接融资方式比重的持续下降、信贷资金的单位和产业错配、资金的脱实向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阶段性约束等因素,要充分发挥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财政政策的系统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让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行业、新兴产业、有活力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促进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同小歌  
本文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各产业产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各产值的增加对各自产业人员的拉动具有非协调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呈现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平  张玉  许家云  
本文采用1992-2010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智力外流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智力外流的经济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内呈现差异化特征。在1992-2000年间为负效应,但教育激励下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显著为正;在2001-2010年间智力回流主导下的生产率提高效应与教育激励效应共同促使有益智力外流的形成。此外,本文就智力外流经济增长效应的阶段性分析,为研究有益智力外流显现过程中的"发展门槛"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Eviews 6.0软件,基于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探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自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互为因果(1952~1978年),这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耕地的产出在经济增长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1978~1992年),此阶段耕地资源投入量顺应了经济增长的要求,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3)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19...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金全  王大勇  
与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实现的“软着陆”对应,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软扩张”阶段。经过近年来的扩张性宏观经济调控,积极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形成了对经济增长持续和稳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由总供给驱动向总需求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在保持较低风险水平的同时,将开始形成新的周期模式和第一轮增长型长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突变模型找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并通过chow突变检验模型和现实有效性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进行研判,运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探寻突变点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存在转换,及增长动力转换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3个内生结构突变点,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时间异质性,且呈阶段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禀赋型增长动力"向"科技进步型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型增长动力"和"制度创新型增长动力"转换。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士斌  王祯敏  
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转变,该转变与人力资本积累阶段转变密切相关。各地10多年来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阶段性关联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初等教育)驱动了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到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也变为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中高等教育);物质资本、人口红利对中国各阶段经济增长贡献都非常明显;高等教育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但在经济阶段性转变过程中,其贡献并未增强。因而,我国要对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初等文化劳动者的生产率;加快社会保障和城镇化建设,为中等文化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春雨   刘鹏宇  
后疫情时代美联储开启长期持续加息,引发中国资产价格下降和美元债利息成本高企,加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本文基于STVAR模型考察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内美联储加息通过汇市、房市、股市和债市资产价格渠道对中国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三类经济增长动力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通过引发人民币贬值刺激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增长,总体上导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小;美联储加息引发中国房价上涨,进而刺激中国消费增长并促使中国投资在中国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内分别增长和减少;美联储加息在长期引发中国股价下跌,进而导致中国消费和投资减少;美联储加息通过引发债券价格下跌抑制中国消费和投资。本文为美联储加息冲击下中国经济维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荣  
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基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前可以快速增长,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因素,改革和原创性技术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业良  曾凡清  黄建军  
一、制度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或制约作用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将国家、意识形态和产权理论作为其制度分析的三大基石。他对制度之重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知识的重要性之上的,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