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3)
2023(11372)
2022(9509)
2021(8696)
2020(7056)
2019(15907)
2018(15334)
2017(28788)
2016(14861)
2015(16493)
2014(15799)
2013(15725)
2012(14598)
2011(13465)
2010(13460)
2009(12955)
2008(12187)
2007(10555)
2006(9806)
2005(9148)
作者
(41136)
(34581)
(34484)
(33030)
(22130)
(16287)
(15433)
(13096)
(13058)
(12188)
(11927)
(11203)
(11015)
(10985)
(10926)
(10747)
(10160)
(9868)
(9772)
(9320)
(8582)
(8251)
(8194)
(7900)
(7848)
(7821)
(7363)
(7097)
(6806)
(6728)
学科
(88103)
经济(88037)
管理(39922)
(38380)
方法(31266)
数学(28639)
数学方法(28467)
(27667)
企业(27667)
中国(22862)
(20035)
地方(19229)
(17365)
(16158)
贸易(16149)
(15750)
业经(15306)
农业(14119)
地方经济(13483)
(13393)
(12386)
(11856)
金融(11855)
环境(11579)
(10963)
银行(10948)
(10624)
(10354)
关系(10187)
(9770)
机构
学院(218400)
大学(218211)
(112916)
经济(111266)
研究(82543)
管理(79552)
理学(68076)
理学院(67316)
管理学(66421)
管理学院(66013)
中国(64207)
(48921)
(44928)
科学(43765)
(40752)
财经(39138)
经济学(38181)
研究所(36646)
(35821)
中心(35475)
经济学院(34233)
(30763)
(30243)
(29409)
财经大学(29115)
北京(28958)
(26827)
师范(26617)
业大(26081)
科学院(25081)
基金
项目(139725)
科学(112157)
基金(105659)
研究(104666)
(91655)
国家(90980)
科学基金(78038)
社会(72628)
社会科(69173)
社会科学(69160)
基金项目(53633)
(50419)
教育(46793)
自然(46266)
自然科(45280)
自然科学(45268)
自然科学基金(44512)
资助(44017)
(42693)
编号(40002)
(32763)
国家社会(32439)
(32121)
成果(32106)
重点(31686)
中国(29654)
教育部(28965)
(28695)
人文(27925)
课题(27721)
期刊
(129492)
经济(129492)
研究(73716)
中国(41166)
(36900)
管理(31569)
(29125)
科学(28906)
学报(28272)
经济研究(23994)
大学(22514)
(22358)
金融(22358)
学学(21488)
财经(20863)
农业(20309)
技术(18403)
(18283)
业经(17718)
教育(17410)
(16993)
问题(16889)
国际(15561)
世界(15064)
技术经济(13143)
统计(12215)
(11534)
(10413)
经济问题(10275)
商业(9635)
共检索到340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平耀  
本文运用增长账户模型方法对中国实际GDP增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历的显著趋势性下滑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自2008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的下降几乎完全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2)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扩大投资则进一步加速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进程;(3)当前,中国经济已滑入索罗下行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可能需要经历一个有管理的硬着陆,即一次伴随着大规模"去投资"(资本形成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大幅下降)和大规模就业调整的实质性再平衡与市场化改革,从而来推动经济重新进入一个可持续的有效的增长轨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明安书  
一、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半殖民、半封建统治带来的经济不发达,在195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农业就业人员占83.5%的典型农业国基础上,在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  Stephen Schwartz  黎志刚  夏乐  陈世渊  徐晶  李君  
中国经济将于第一季度走出低谷,随着政策组合愈加支持增长,全球经济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改善,经济增长将在随后几个月内开始逐步回升。通货膨胀率将在年中下降至大约3%。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下降3次-4次。财政政策方面,将扩大补贴力度以促进家庭消费,继续实施税收减免,加大在经济适用房方面的开支。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约3%。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在于欧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环境不确定性。疲软的外部需求已造成了出口的下滑,金融危机对风险偏好和投资都可能产生激冷效应。国内金融风险仍然是一个挑战,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缓解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  李征  
本文采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和分析我国区域TFP差异及其构成,进而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向TFP驱动转型的困境。研究表明,我国区域TFP增长以东部沿海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最低;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差异是TFP增长区域差异的主要成因;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和经济结构性失衡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向TFP驱动转型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增长的重点应为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着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并正在陷入长期增长乏力、低迷的困境。究其原因,短期内自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发挥着更为根本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进程,是近五、六百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它一方面使得美国经济超越了16世纪以来形成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开辟了另外一个新的"电子·金融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资本自由流动来掠夺全球资源的"金融国家";另一方面,它在美国国内外形成了双重的"中心—外围"结构,在国内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在国际上则形成了"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竞争格局,导致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以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巨大。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存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各个层面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参与,也将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着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并正在陷入长期增长乏力、低迷的困境。究其原因,短期内自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发挥着更为根本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进程,是近五、六百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它一方面使得美国经济超越了16世纪以来形成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开辟了另外一个新的"电子·金融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资本自由流动来掠夺全球资源的"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治辂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31个省份和27个部门的中国经济定量模型,在国内大循环视角下分析特定生产率冲击对区域、部门及区域-部门层面实际全要素生产率、GDP和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其量化效应。基于一系列反事实分析,探究各种机制的量化效应,揭示了异质性的地区要素禀赋和特定的投入产出联系如何影响特定生产率冲击的扩散。基于校准模型量化评估了两个生产率冲击实例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湖北省实际TFP的下降导致中国GDP减少0.11%,福利减少0.07%;2013年开始的新一轮“去产能”政策使得金属加工及其制品业促进中国总GDP年均增长1.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促进中国总GDP年均增长0.3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我院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美、日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是由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国家统计局平衡司的配合下与被誉为“美国生产率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前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量经济学会上任理事长乔根森(Dalc W.Jorgenso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及日本庆应大学产业研究所所长黑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田伟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导致传统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日渐凸显。如何应对危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促使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地增长,不仅需要一系列提振经济的短期应急之策,更需要构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莉  滕祥河  
本文在研究人口城镇化质量、消费扩大升级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4年相关数据,对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效应及消费需求传导下人口城镇化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质量对消费需求扩大具有正向影响,但受制于消费环境等因素,这一作用效应并非完全显著;人口城镇化质量具备提升消费结构的基础,关键在于释放前期累积的负面效应;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增长基本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存在通过消费传导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但受制于过去粗放外延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种正向传导机制发生扭曲,正向促进作用逐渐被负面影响替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春雨  王平  安树伟  
经济增长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增长转型是必然之趋,国内外学者在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选择从效率视角出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配置效率两个维度分析了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文中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最后评述了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春雨  朱承亮  安树伟  
本文使用跨产业面板数据,对1999—2009年间中国经济总体8大部门和工业18个分行业的生产率增长,以及劳动、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和分析。发现经济总体全要素生产率(TFP)在2008年后呈下降趋势,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伴随着生产率增长而增长,但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却为负数。工业行业绿色TFP在2005年后下行趋势明显,劳动、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均为负值。在构建回归模型对TFP增长、要素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估算后发现,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要素重置效应的贡献则为负。充分说明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技术进步与结构变迁作为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分析,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需要物质资本的高增长投入,而且更需要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总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因此,保持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首要需求的是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胜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1991年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比较研究”的中方研究成果部分“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成果鉴定会,于1993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鉴定委员会由国内11名著名经济学家和软科学专家组成。他们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宾教授,国务院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樊纲  李岩  
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驱动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随后提出了四点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接着在回顾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 ,并指出了具体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