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5)
- 2023(10941)
- 2022(9313)
- 2021(8562)
- 2020(7344)
- 2019(17250)
- 2018(16851)
- 2017(32633)
- 2016(17598)
- 2015(20420)
- 2014(20499)
- 2013(20889)
- 2012(20183)
- 2011(18504)
- 2010(18689)
- 2009(17750)
- 2008(17534)
- 2007(15738)
- 2006(14002)
- 2005(13051)
- 学科
- 济(99609)
- 经济(99527)
- 管理(44504)
- 业(42872)
- 方法(39137)
- 数学(34692)
- 数学方法(34467)
- 企(32399)
- 企业(32399)
- 中国(25346)
- 农(21968)
- 地方(21376)
- 贸(19732)
- 贸易(19723)
- 财(19265)
- 易(19175)
- 学(18534)
- 业经(17399)
- 制(15801)
- 融(15149)
- 金融(15147)
- 农业(14787)
- 银(14110)
- 银行(14081)
- 地方经济(14077)
- 行(13579)
- 和(13156)
- 环境(12852)
- 体(11353)
- 发(11063)
- 机构
- 大学(272725)
- 学院(268162)
- 济(131913)
- 经济(129661)
- 研究(103418)
- 管理(97732)
- 理学(82906)
- 理学院(81881)
- 管理学(80771)
- 管理学院(80230)
- 中国(79750)
- 京(58454)
- 科学(58314)
- 财(57430)
- 所(53622)
- 研究所(48480)
- 财经(45647)
- 中心(45262)
- 农(44325)
- 经济学(43603)
- 经(41424)
- 江(39389)
- 经济学院(39233)
- 北京(38170)
- 业大(36117)
- 院(36058)
- 农业(34837)
- 范(34576)
- 师范(34283)
- 财经大学(33637)
- 基金
- 项目(167538)
- 科学(131676)
- 基金(123748)
- 研究(122875)
- 家(107960)
- 国家(107160)
- 科学基金(89947)
- 社会(81184)
- 社会科(77116)
- 社会科学(77096)
- 基金项目(64135)
- 省(61202)
- 教育(55139)
- 自然(54824)
- 自然科(53539)
- 自然科学(53521)
- 划(52758)
- 自然科学基金(52618)
- 资助(52239)
- 编号(47523)
- 成果(40254)
- 部(39432)
- 重点(38390)
- 发(38164)
- 国家社会(35215)
- 中国(33933)
- 教育部(33900)
- 创(33756)
- 课题(33385)
- 人文(32122)
- 期刊
- 济(149683)
- 经济(149683)
- 研究(88684)
- 中国(51898)
- 财(43639)
- 学报(40277)
- 农(40040)
- 科学(37551)
- 管理(35731)
- 大学(30340)
- 学学(28519)
- 融(27836)
- 金融(27836)
- 农业(27107)
- 经济研究(26030)
- 财经(23995)
- 教育(22723)
- 技术(21786)
- 经(20904)
- 问题(20453)
- 贸(20362)
- 业经(19827)
- 国际(19672)
- 世界(17626)
- 业(15693)
- 技术经济(15499)
- 统计(14791)
- 经济问题(12416)
- 策(12405)
- 理论(12147)
共检索到420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淑芝 贾正锐 曹立克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波动程度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分析 ,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增长实绩和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程度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中国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很多学者都提到了中国"结构性减速"问题。那么,中国的结构性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是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结构性减速"这一门槛呢?本文借助国际比较,尝试从结构视角对中国经济减速的背后逻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结构都存在僵化和失衡等问题,而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这必定造成增长率下降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应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共性中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个性,并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摆脱结构性羁绊,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关键词:
结构性羁绊 国际比较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追求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求得速度递增的经济增长。然而事实上,速度递增难以实现。因为首先从逻辑上讲,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越来越高,由于资源与资金的制约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必有一个上限。综观世界各国,至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舒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绩究竟如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为多大?经济发展水平为多高?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进一步明确赶超的目标、树立信心、奋发努力、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有关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志凌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样判断当前经济阶段,国内外的认识分歧很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轨迹进行冷静分析,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似乎已经步入新的轨道。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时间长达27个季度。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环境剧烈变动,GDP增长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这样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这样一些外生因素。也就是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大部分不是来自劳动和物质资本数量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对外开放与高资本积累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鲜明。文章首先指出 :1)尽管现在贸易摩擦频繁 ,但中国的贸易增长仍有空间 ;2 )虽然现实的储蓄缺口已经消失 ,但考虑到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资本形成缺口依然很大 ,仍有引进外资的必要。文章接着分析 :由于中国在对外开放与资本形成机制上存在着政府干预形成的严重扭曲 ,从而在增长过程中不断累积着“结构扭曲”的风险。面临金融开放 ,这种扭曲的结构会变得更加脆弱。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中国的非农化进程 ,同时消除制度性扭曲 ,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减少外部冲击风险 ,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本文探讨的主线。
关键词:
政府主导 结构扭曲 风险累积 金融开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出口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立群
进入 2 0 0 1年以后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 2 0 0 0年的增长态势。但增长的基础仍然还不稳固 ,调控的空间还很狭小。要充分注意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高度重视世界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努力使经济增长率稳定在 7%以上。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增长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形势 经济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建武
本文对"十三五"及20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将下降至6%~7%,2020~2030年期间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由过去"出口导向、工业优先、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消费、更多依靠服务业、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十三五将成为中国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关键冲刺阶段,预期中国将在2021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关键词:
十三五 经济增长 高收入国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贾铁真 刘都生 朱红艳 董积生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全年GDP增速达8.7%,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展望2010年,世界经济虽已由衰退转入复苏,但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的基础还较脆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柱鲜 王威 王立勇
本文利用我国1989~2004年GDP的季度数据,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模拟我国经济时间序列趋势、季节和周期变化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5~2006年的GDP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05~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前快后缓”的态势,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过热的抑制已发生作用,经济增长控制在健康快速的状态。
关键词:
ARMA模型 经济预测 景气 经济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本文对1991年~1996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揭示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对省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作用效果,总结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及对国家经济总量增长贡献程度分异的规律,以及划分省域经济增长类型、并探讨主要类型形成的内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