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0)
2023(8593)
2022(7089)
2021(6447)
2020(5351)
2019(12409)
2018(11955)
2017(23441)
2016(11979)
2015(13820)
2014(13469)
2013(14045)
2012(13504)
2011(12521)
2010(12415)
2009(11824)
2008(11249)
2007(9727)
2006(8884)
2005(8288)
作者
(33987)
(28680)
(28404)
(27530)
(18713)
(13686)
(12859)
(11033)
(10967)
(10225)
(10112)
(9500)
(9245)
(9164)
(9159)
(8894)
(8430)
(8286)
(8197)
(7599)
(7306)
(6820)
(6768)
(6618)
(6585)
(6516)
(6102)
(5769)
(5707)
(5533)
学科
(85331)
经济(85262)
方法(34706)
管理(34517)
(32157)
数学(32099)
数学方法(32013)
(24413)
企业(24413)
中国(20090)
地方(17517)
(15308)
(14844)
(14781)
贸易(14773)
(14357)
业经(13167)
地方经济(12780)
(11600)
(11197)
(10893)
金融(10893)
农业(10698)
环境(10280)
(9800)
银行(9795)
(9486)
(8916)
(8751)
(8521)
机构
大学(191304)
学院(187400)
(104679)
经济(103361)
管理(72341)
研究(69513)
理学(62602)
理学院(61971)
管理学(61446)
管理学院(61081)
中国(55107)
(44925)
(39053)
财经(36597)
经济学(36148)
科学(34534)
(33615)
(33486)
经济学院(32558)
研究所(30031)
中心(29995)
财经大学(27409)
北京(25406)
(25010)
(24285)
(23532)
商学(21979)
(21961)
师范(21823)
商学院(21787)
基金
项目(119099)
科学(97016)
基金(93387)
研究(88011)
(79906)
国家(79368)
科学基金(69113)
社会(63915)
社会科(61065)
社会科学(61055)
基金项目(47983)
自然(40871)
(40539)
自然科(40003)
自然科学(39994)
资助(39447)
教育(39381)
自然科学基金(39378)
(34615)
编号(31299)
(29737)
国家社会(29050)
教育部(26792)
中国(26507)
(26501)
重点(26425)
成果(25575)
人文(25523)
(23871)
社科(23826)
期刊
(115289)
经济(115289)
研究(64462)
(33283)
中国(33231)
管理(28320)
科学(23852)
学报(22727)
经济研究(21536)
财经(20540)
(20455)
(20280)
金融(20280)
大学(18641)
(17839)
学学(17810)
问题(15453)
(15222)
技术(14675)
业经(14038)
农业(13963)
世界(13759)
国际(13328)
技术经济(12015)
统计(11422)
教育(10456)
(9610)
经济问题(9495)
商业(8950)
决策(8830)
共检索到288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拉迪  黄懿杰  
对中国统计数据的批评由来已久。怀疑者们认为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新的汇率政策,并导致接下来三个交易日内人民币贬值近5%的做法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显著低于7%的水平。他们宣称,中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做最后一搏,避免经济硬着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本文的目的,首先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体现两方面因素变动所引发的增长,即:一是由于产出能力方面变动;二是由于供给与需求方面变动。然后从数学上证明,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仅适用于短期;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产出能力的提高,即:长期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长率等于自然产出的平均增长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和  曹建钢  
本文利用各类指标,对1992年-2005年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银行业的数据加以对比。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强于股市的影响作用,而股市规模较小,也制约了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股市的活跃也有利于银行储蓄资金流向股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吉川洋  
1994年3月29~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于北京举办了第五次中日经济学术讨论会,30多位中日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一总题目,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的论文将在本刊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6、7期陆续摘要发表。 本刊在此集中刊登三篇日本学者就经济增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中日比较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识予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本文利用近年来新发展的DAG方法对我国的GDP、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较,DAG方法可为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VAR模型的过度识别提供限制,同时能给出经济变量的同期和动态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消费既是我国GDP增长的同期原因,又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原因,而且实证结论不支持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徕  
基于设区市层面数据,第一,本文证实了最优金融结构理论适用于中国,且最优金融结构是通过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来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第二,该文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发现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可见我国实际金融结构偏于最优金融结构,发展资本市场十分必要。本研究也为衡量金融结构缺口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省际层面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两个层面数据都表现出一致的结论,提高了本文结论可信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光华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是处于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本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华  
如何改变增长方式,以较快的增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利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宇泽—卢卡斯两部门模型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并通过调整参数实证分析其增长路径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钱雪亚  
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这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存在冲突,但市场经济发展也可创造改善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能力和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运用1983~2006年人均GDP、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市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出当前困境,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