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2)
- 2023(11180)
- 2022(9404)
- 2021(8545)
- 2020(7365)
- 2019(17170)
- 2018(16706)
- 2017(31992)
- 2016(17253)
- 2015(19947)
- 2014(19957)
- 2013(20196)
- 2012(19308)
- 2011(17751)
- 2010(17859)
- 2009(16892)
- 2008(16680)
- 2007(14813)
- 2006(13185)
- 2005(12104)
- 学科
- 济(97687)
- 经济(97617)
- 管理(44293)
- 业(42043)
- 方法(38836)
- 数学(35183)
- 数学方法(34945)
- 企(31295)
- 企业(31295)
- 中国(24455)
- 农(22093)
- 地方(20788)
- 学(18310)
- 财(18255)
- 贸(17564)
- 贸易(17556)
- 易(17044)
- 业经(16834)
- 农业(14970)
- 制(14584)
- 地方经济(13834)
- 环境(13035)
- 融(12560)
- 金融(12557)
- 银(12486)
- 银行(12445)
- 和(12184)
- 行(11992)
- 发(10910)
- 体(10749)
- 机构
- 大学(267055)
- 学院(263699)
- 济(127129)
- 经济(124961)
- 研究(99545)
- 管理(96533)
- 理学(82719)
- 理学院(81705)
- 管理学(80494)
- 管理学院(79987)
- 中国(75425)
- 科学(58386)
- 京(56654)
- 财(54115)
- 所(51479)
- 研究所(46845)
- 农(46837)
- 中心(43773)
- 财经(43458)
- 经济学(41803)
- 经(39526)
- 江(38724)
- 业大(38504)
- 经济学院(37642)
- 农业(36953)
- 北京(36311)
- 院(34672)
- 范(33762)
- 师范(33455)
- 财经大学(32084)
- 基金
- 项目(169961)
- 科学(133789)
- 基金(125943)
- 研究(122104)
- 家(110624)
- 国家(109799)
- 科学基金(92549)
- 社会(80964)
- 社会科(76912)
- 社会科学(76888)
- 基金项目(65805)
- 省(63272)
- 自然(57660)
- 自然科(56343)
- 自然科学(56323)
- 自然科学基金(55397)
- 教育(55146)
- 划(54114)
- 资助(52407)
- 编号(46908)
- 部(39330)
- 重点(38914)
- 成果(38907)
- 发(38326)
- 国家社会(35222)
- 创(34500)
- 教育部(33669)
- 中国(33237)
- 课题(32798)
- 科研(32633)
- 期刊
- 济(141985)
- 经济(141985)
- 研究(83158)
- 中国(50565)
- 学报(42630)
- 农(42287)
- 财(41426)
- 科学(39078)
- 管理(34619)
- 大学(31825)
- 学学(30173)
- 农业(28669)
- 经济研究(24800)
- 融(24098)
- 金融(24098)
- 财经(22952)
- 技术(21797)
- 教育(21552)
- 经(20008)
- 业经(19282)
- 问题(19222)
- 贸(17550)
- 业(16142)
- 世界(15820)
- 国际(15465)
- 技术经济(15427)
- 统计(14475)
- 策(12309)
- 经济问题(12041)
- 版(12006)
共检索到402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丛日玉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系统论出发,主要从投入结构、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成本结构等多个不同角度,定性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同时结合1980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和外需对经济增长影响非常小,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不相上下,总体上投资略高于消费,初次分配不太公平,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等。最后,针对分析简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细致地估算了1952-2008年间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及经济增长中各因素贡献。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提高人力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促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
在经济周期、产业升级、国际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多因素的作用下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 ,GDP年增长率将在 7 4 %~ 7 6 %之间 ,不大可能出现 8%以上的经济高涨 ,国民经济将出现少有的“一”字形运行轨迹。而要保持目前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体制改革和政策应对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 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从而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而为有关方面关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姚矿 姚传柱 杨善林
文章以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资料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建议和措施,相信对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琳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关键词:
因素贡献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洪伟
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化,建立了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并以宏观经济数据对该模型作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果本年和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都为零,则我国实际的、可持续的年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其中3.5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于经济自身增长惯性;我国最优通货膨胀率约为5%,对应经济增长率为11%左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飞虎
本文利用中国1980~2008年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公共投资与腐败的联立方程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公共投资领域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在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转型早期,公共投资领域腐败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公共投资领域腐败的负面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指出,中国现在的公共投资领域腐败程度已接近拐点水平,腐败必将阻碍经济增长。只有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才能使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公共投资 腐败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潘团
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0-2015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得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并根据各要素的增长率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我国推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是资本投入,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林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于衰退,也使中国经济一跌不振,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重新启动中国经济,使其恢复以往的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央政府不容回避的难题。从西部经济崛起、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释放制度红利、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等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因素。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若能把握好这些潜在因素,中国经济仍能继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
新常态 潜力 动力 大国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影响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以扩大和培育内需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民间投资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并进。但也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存在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亟待提高、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经济增长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产出缺口、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者所有制结构等四大因素的影响,当产出缺口增加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97个点;当需求结构(最终消费率)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0.79个点;当产业结构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1.47个点;当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比)上升1%,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62个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