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1766)
2022(9772)
2021(8989)
2020(7379)
2019(17198)
2018(16693)
2017(32004)
2016(17118)
2015(19740)
2014(19803)
2013(20006)
2012(19102)
2011(17506)
2010(17528)
2009(16608)
2008(16352)
2007(14675)
2006(13036)
2005(11999)
作者
(50664)
(42792)
(42785)
(41131)
(27323)
(20411)
(19410)
(16665)
(16093)
(15043)
(14937)
(14124)
(13682)
(13591)
(13576)
(13366)
(12598)
(12497)
(12292)
(12290)
(10724)
(10549)
(10378)
(9864)
(9748)
(9745)
(9308)
(9186)
(8595)
(8511)
学科
(97596)
经济(97524)
管理(44417)
(41683)
方法(37588)
数学(33932)
数学方法(33699)
(31031)
企业(31031)
中国(25338)
(22912)
地方(21349)
(18581)
(17624)
贸易(17615)
(17410)
业经(17401)
(17121)
农业(15522)
(15088)
地方经济(14012)
环境(13011)
(12927)
金融(12924)
(12838)
银行(12813)
(12331)
(12224)
(11361)
(11034)
机构
大学(262218)
学院(260682)
(126561)
经济(124367)
研究(97973)
管理(94887)
理学(80974)
理学院(80014)
管理学(78854)
管理学院(78348)
中国(74941)
科学(55972)
(55413)
(54810)
(50060)
研究所(45371)
财经(43754)
中心(43193)
(42678)
经济学(41869)
(39777)
(38211)
经济学院(37680)
北京(35831)
业大(35382)
(34469)
(33591)
农业(33459)
师范(33324)
财经大学(32225)
基金
项目(166214)
科学(131105)
研究(122903)
基金(122364)
(106389)
国家(105575)
科学基金(89084)
社会(81500)
社会科(77358)
社会科学(77337)
基金项目(63406)
(62037)
教育(55438)
自然(53822)
(52825)
自然科(52539)
自然科学(52521)
自然科学基金(51629)
资助(50750)
编号(48143)
成果(40026)
(38546)
(38306)
重点(38057)
国家社会(35238)
(33861)
课题(33837)
教育部(33218)
中国(33203)
创新(31899)
期刊
(143973)
经济(143973)
研究(83912)
中国(49842)
(42038)
(39532)
学报(38793)
科学(36551)
管理(34268)
大学(29399)
学学(27858)
农业(26744)
经济研究(25192)
(25002)
金融(25002)
财经(23043)
教育(22456)
技术(21997)
业经(20151)
(20070)
问题(19369)
(17917)
世界(15775)
国际(15646)
技术经济(15190)
(14753)
统计(14358)
(12202)
经济问题(12181)
商业(11729)
共检索到400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Both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consider that each economy has an equilibrium path and eventually convergs its equilibrium path.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time series model of equilibrium growth path and its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n builds Chinese long run equilibrium growth model and its short run linea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using ADF test for integration and Engle Granger method for cointegration.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晓惠  宋金奇  
本文首先简单探讨了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推导建立了基于曼昆、罗默和韦尔给出的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均衡路径模型,最后对中国1978~2006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模型变量间具有均衡关系,并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及其他相关结论与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民生发展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落脚点。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理论影响分析框架,并采用门槛面板计量模型以及相关统计方法,实证考察2000年以来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民生发展的多重均衡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以经济增长质量、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为门槛变量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结果则显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为此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春应  王波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负效应;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FDI对中国资本积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国内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FDI;FDI与市场化程度互为因果关系;FDI是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产业资本、人力资本、R&D、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劳动力的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立军  曾繁华  
四万亿投资虽已接近收官,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后危机时期经济调整任务艰巨而且复杂。基于Ramsey-Cass-Koopmans模型探究四万亿投资对经济稳态路径的调整作用后发现,四万亿投资冲击在经济危机中起到了较好的熨平周期的作用,在投资冲击下经济均衡恢复的半衰期为20.6年;四万亿投资的筹资方式、投资方向将对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形成不同影响,更多吸纳民间资本和科学的投资方向能提高经济的均衡福利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洁  牛文军  
文章基于中国196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减排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以及电力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只存在从经济增长到CO2排放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戴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全年增长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化事实,全球范围内金融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大宗商品的重新定义等,决定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再均衡的必然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深度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纪明  刘志彪  岑树田  
1.利用区域差别化战略,提倡再度和适度工业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保持适度的工业化水平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总体工业化进程即将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为了使中国目前工业化阶段的高经济增长率在未来持续,应提倡适度的再度工业化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工业化水平。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区域梯度发展特征:东部地区多数省市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中部地区的省市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西部地区省市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因而,政府可以利用区域差别化战略实行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健夫  
由刘宏杰博士所著的《中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经济平稳增长路径分析》于2010年9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高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索洛、拉姆赛和罗默等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MATLAB等多学科知识,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实证研究的起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封闭型经济的假设,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首先,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作者根据1978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娜  赵永乐  邵光成  
人力资源调节成本使得人力资源供需均衡由一个“中心点”扩展成了“区间”,且这一区间的大小与调节成本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这不仅为政府合理地确立了人力资源供需调控所应遵循的上限和下限原则,还为如何提高人力资源供需调控的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程启智  向宏桥  徐楷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从相对过剩演变为严重稀缺,有限的生态环境与无限的物质追求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人类社会面对的普遍矛盾。影响人们效用的因素除了物质产品以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也是重要因素。人们追求生态效用最大化又会受到物质产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技术转换生态约束。文章通过反思传统效用理论的缺陷,构造生态效用函数,建立了循环经济均衡模型,以找出实现循环经济均衡的条件,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投资主导、出口导向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了35年高速增长,创造了总量全球第二的大国发展奇迹。然而,长期消费"短板"的发展模式,不仅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不均衡、不协调问题突出。而且,在异常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日益强化的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下难以为继。所以,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转型,既是推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均衡增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找寻"黄金平衡点",实现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冬  姬超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特区经济属于中国整体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构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同质的区域经济体加以分析。非均衡增长方式直接带动了特区经济的起飞,为其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了条件,同时使得特区的现代化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走在了全国前列。然而随着特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再深化却逐渐停滞,出现了向全国传统体制收敛的迹象,这一点被特区32年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变化趋势所证实。因此,实现特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的出路在于进一步消除影响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互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