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5)
2023(7391)
2022(6092)
2021(5596)
2020(4599)
2019(10614)
2018(10364)
2017(20012)
2016(10345)
2015(12002)
2014(11857)
2013(12240)
2012(12010)
2011(11158)
2010(11226)
2009(10668)
2008(10215)
2007(8851)
2006(8283)
2005(7923)
作者
(30209)
(25342)
(25293)
(24382)
(16519)
(12080)
(11523)
(9828)
(9678)
(9126)
(8856)
(8377)
(8317)
(8304)
(8160)
(7916)
(7538)
(7306)
(7233)
(6687)
(6660)
(6020)
(6008)
(5953)
(5815)
(5738)
(5472)
(5172)
(5125)
(4976)
学科
(73378)
经济(73321)
方法(24741)
管理(24599)
数学(22273)
数学方法(22183)
(21989)
中国(18537)
地方(16859)
(15183)
企业(15183)
(14528)
贸易(14520)
(14169)
(12881)
地方经济(12525)
(11678)
业经(11216)
(11184)
金融(11184)
(10776)
(9750)
(9416)
银行(9407)
环境(9384)
(9201)
农业(8947)
关系(8915)
(8497)
(8019)
机构
大学(166132)
学院(161816)
(92374)
经济(91173)
研究(67489)
管理(57212)
中国(53011)
理学(48254)
理学院(47668)
管理学(47253)
管理学院(46923)
(38784)
(35496)
科学(34250)
(33911)
经济学(32311)
财经(30937)
研究所(30568)
经济学院(28968)
(28360)
中心(28107)
北京(23718)
(23543)
财经大学(23005)
(22044)
(21622)
科学院(20743)
(20147)
师范(20008)
社会(19270)
基金
项目(99145)
科学(79254)
基金(75943)
研究(74156)
(65991)
国家(65563)
科学基金(55140)
社会(52773)
社会科(50369)
社会科学(50361)
基金项目(38307)
(32910)
资助(32496)
教育(32251)
自然(31240)
自然科(30530)
自然科学(30523)
自然科学基金(30031)
(28990)
编号(26298)
(24637)
国家社会(24365)
中国(24136)
(23556)
重点(22702)
成果(22629)
教育部(21725)
(20642)
经济(20472)
人文(20386)
期刊
(105887)
经济(105887)
研究(59984)
中国(31046)
(27830)
管理(22909)
科学(21230)
学报(20815)
经济研究(19627)
(19564)
(18398)
金融(18398)
财经(17004)
大学(16574)
国际(16140)
(16038)
学学(15669)
(14973)
问题(14610)
世界(14064)
农业(13693)
技术(12461)
业经(11803)
教育(10764)
技术经济(10092)
统计(9519)
经济问题(8598)
(8314)
(7705)
经济管理(7510)
共检索到263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舒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绩究竟如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为多大?经济发展水平为多高?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进一步明确赶超的目标、树立信心、奋发努力、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有关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中国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很多学者都提到了中国"结构性减速"问题。那么,中国的结构性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是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结构性减速"这一门槛呢?本文借助国际比较,尝试从结构视角对中国经济减速的背后逻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结构都存在僵化和失衡等问题,而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这必定造成增长率下降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应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共性中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个性,并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摆脱结构性羁绊,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淑芝  贾正锐  曹立克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波动程度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分析 ,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增长实绩和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牛增辉  王菁娜  
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还没有建立持续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和社会结构。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经济社会必须进行巨大的经济利益调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梁婧  范若滢  
在当前内外部新形势下,特别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反思国际收支格局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全面、客观地为未来中国政策选择提供参考。本文从国际收支角度,对比分析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国际收支结构及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判断中国国际收支格局演变趋势。从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经常项目中贸易顺差是一国储蓄投资状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账户中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证券、贷款等其他方式相比更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已出现新变化,由长期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双顺差"向更为均衡的方向收敛,且这种国际收支新格局将大概率延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通过运用世界银行公布的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对15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规模、人均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趋势,以及这种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虽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正在失去原有的一些后发优势,但新优势正在被培育和发展起来,中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前景最好的国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张中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内生增长的方式。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工具比较分析中国经济及其三次产业内生增长表现及其区域差异,为中国改变增长方式和建立经济内生增长模式提供基础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筠  赵真真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锦培  白婧  
文章试图从农业发展的视角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讨论,通过对不同收入阶段国家农业结构比重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继续推动农业结构转型有助于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有鉴于此,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市和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来,农业部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农业结构比重,而农业结构比重的下降促进了经济增长,这种影响效果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结构比重的降低变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提升农业部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仍可为延续"中国奇迹"做出贡献,对中国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锦培  白婧  
文章试图从农业发展的视角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讨论,通过对不同收入阶段国家农业结构比重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继续推动农业结构转型有助于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有鉴于此,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市和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来,农业部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农业结构比重,而农业结构比重的下降促进了经济增长,这种影响效果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结构比重的降低变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提升农业部门劳动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成虎  胡啸兵  王铁山  
经济重心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借鉴物理学重心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经济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格局动态演化。通过刻画和比较分析2004~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重心和金融增长重心空间变动轨迹发现,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不平衡,且我国经济、金融总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恶化,因此,有必要加大区域经济政策调整力度,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与投资和进出口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出口和投资在短期内对GDP增长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而进口在短期内对产出会产生负面影响,但经过一定时期后,进口的正面作用逐渐显现。这些研究结果与新古典模型关于资本深化以及内生增长理论关于进口的论断是一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