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0)
- 2023(18920)
- 2022(16298)
- 2021(15102)
- 2020(12867)
- 2019(29917)
- 2018(29598)
- 2017(57090)
- 2016(31011)
- 2015(35305)
- 2014(35510)
- 2013(35425)
- 2012(32890)
- 2011(30032)
- 2010(30032)
- 2009(28263)
- 2008(27962)
- 2007(24794)
- 2006(21891)
- 2005(19940)
- 学科
- 济(140989)
- 经济(140819)
- 管理(91726)
- 业(85487)
- 企(70281)
- 企业(70281)
- 方法(60109)
- 数学(52522)
- 数学方法(51997)
- 中国(36191)
- 财(35611)
- 农(35011)
- 学(29506)
- 业经(28957)
- 地方(28255)
- 制(27818)
- 贸(25391)
- 贸易(25378)
- 易(24600)
- 农业(23302)
- 务(21647)
- 财务(21564)
- 财务管理(21513)
- 银(21182)
- 银行(21121)
- 融(20774)
- 金融(20769)
- 和(20595)
- 环境(20419)
- 企业财务(20375)
- 机构
- 大学(458190)
- 学院(453440)
- 济(193965)
- 经济(189972)
- 管理(175244)
- 研究(159044)
- 理学(150824)
- 理学院(149094)
- 管理学(146689)
- 管理学院(145859)
- 中国(120122)
- 京(97782)
- 科学(95904)
- 财(90089)
- 所(81249)
- 农(74357)
- 研究所(73612)
- 财经(71469)
- 中心(70930)
- 江(66920)
- 业大(66249)
- 经(64798)
- 北京(62523)
- 经济学(60028)
- 范(58669)
- 农业(58306)
- 师范(58126)
- 院(57057)
- 经济学院(53914)
- 州(53176)
- 基金
- 项目(300278)
- 科学(235698)
- 基金(219233)
- 研究(218655)
- 家(191155)
- 国家(189620)
- 科学基金(161790)
- 社会(139435)
- 社会科(132214)
- 社会科学(132180)
- 基金项目(115635)
- 省(114874)
- 自然(104106)
- 自然科(101621)
- 自然科学(101594)
- 自然科学基金(99826)
- 教育(99625)
- 划(97052)
- 资助(91178)
- 编号(87948)
- 成果(72623)
- 部(67453)
- 重点(67315)
- 发(64110)
- 创(61318)
- 课题(60711)
- 国家社会(57958)
- 教育部(57888)
- 创新(57433)
- 科研(57374)
- 期刊
- 济(217379)
- 经济(217379)
- 研究(139513)
- 中国(87556)
- 学报(72127)
- 财(70133)
- 农(67605)
- 科学(66032)
- 管理(64414)
- 大学(54319)
- 学学(51221)
- 农业(45865)
- 教育(45138)
- 融(41692)
- 金融(41692)
- 技术(38344)
- 财经(36176)
- 经济研究(35397)
- 业经(32411)
- 经(30995)
- 问题(28271)
- 业(24200)
- 贸(23665)
- 技术经济(23507)
- 理论(21789)
- 图书(21385)
- 世界(21209)
- 统计(20990)
- 版(20857)
- 国际(20309)
共检索到681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路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关键词:
制度 增长 SEM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袁永
文章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文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幼喜,刘贤龙,邱忠仪
本文将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同时纳入计量模型,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消除变量间的自相关性,得到了合理的计量经济模型,然后分时间阶段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非制度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业竞争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高伟 张苏
本文旨在测算1952—2006年制度变迁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在长期中,加入制度变迁时间趋势因素的C-D函数表明,资本、劳动、制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制度对于产出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作用,引入教育变量后,资本、劳动、教育、制度与产出之间也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情况下,制度因素每增长1个百分点,产出增长0.15个百分点(Prob.=0.0262)。若以改革为界分两阶段进行分析,1952—1978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有限,而1978—2006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增长核算 总量生产函数 市场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博,陈昌兵,徐海燕
In this paper,The contributions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ios of institutional factor,industrial structure,labor power,material capital,capital of man power,capital of knowledge,etc to economic growth are measured by econometric technique;in the final,some policies and advises are suggested.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贡献 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安平
根据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结合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引入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并且就相应指标进行了分析。此外,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制度变量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切实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博 陈昌兵 徐海燕
本文应用经济计量方法 ,测定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劳动力、物力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 ;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贡献 贡献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增长上表现出严重不平衡。研究认为,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中起重要作用。中国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区域进展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减慢,各区域市场化进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扩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制度变量与经济绩效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演变路径,而中西部地区各项制度变量值相对偏低。相应的,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区域经济增长 制度 中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 技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