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5)
2023(12899)
2022(10978)
2021(10151)
2020(8772)
2019(20909)
2018(20563)
2017(39484)
2016(21213)
2015(24412)
2014(24418)
2013(24525)
2012(22962)
2011(21008)
2010(21508)
2009(20296)
2008(19968)
2007(17808)
2006(15767)
2005(14442)
作者
(63089)
(53026)
(52936)
(50650)
(33812)
(25411)
(24032)
(20681)
(20036)
(18996)
(18325)
(17728)
(17125)
(17059)
(16726)
(16516)
(15645)
(15451)
(15337)
(15196)
(13451)
(13110)
(13014)
(12132)
(12042)
(11980)
(11671)
(11513)
(10879)
(10495)
学科
(112076)
经济(111989)
管理(55250)
(52142)
方法(46937)
数学(42348)
数学方法(41717)
(40953)
企业(40953)
中国(28185)
(25027)
地方(22979)
(21500)
(21290)
(19767)
贸易(19754)
业经(19605)
(19183)
(17083)
农业(16668)
地方经济(14641)
(14505)
金融(14502)
(14479)
(14469)
银行(14435)
理论(14296)
环境(14167)
(13859)
(12321)
机构
大学(316337)
学院(314178)
(143821)
经济(141182)
管理(116499)
研究(115392)
理学(99716)
理学院(98544)
管理学(96548)
管理学院(95954)
中国(88083)
科学(68789)
(67997)
(62486)
(59898)
研究所(54325)
(53405)
中心(50950)
财经(49668)
(46934)
经济学(46259)
业大(45474)
(45071)
北京(43984)
农业(41841)
经济学院(41484)
(40992)
(40190)
师范(39825)
(36681)
基金
项目(202755)
科学(158897)
基金(148135)
研究(145638)
(130150)
国家(129190)
科学基金(109221)
社会(93669)
社会科(88910)
社会科学(88883)
(77209)
基金项目(76565)
自然(69732)
自然科(68198)
自然科学(68177)
教育(67412)
自然科学基金(66965)
(65655)
资助(63531)
编号(57119)
成果(47253)
重点(46431)
(45926)
(44687)
(41306)
课题(40677)
国家社会(39813)
教育部(39285)
科研(39055)
创新(38811)
期刊
(160478)
经济(160478)
研究(97429)
中国(63100)
学报(49949)
(48260)
(48215)
科学(46306)
管理(44073)
大学(37756)
学学(35535)
农业(32492)
教育(31144)
技术(29038)
(28452)
金融(28452)
经济研究(27948)
财经(25616)
业经(22554)
(22220)
问题(21042)
统计(19508)
(19282)
(18942)
技术经济(18086)
世界(17203)
国际(16966)
(16891)
决策(15594)
(14319)
共检索到48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光强  
将一国经济增长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公共产业与非公共产业运作体系,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国的经济产出,相互作用的发展表现为一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文章构建了三种基本模式,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磊  
索洛模型这一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有它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对于考察中国问题来说,也有一些内在缺陷。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对索洛模型做出了一些修正,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进行了重新估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六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毕正华  
运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直接测算出我国的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并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的投资率增长1%,可促进实际经济增长约0.16%,我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增加1%,可促进实际经济增长约0.093%;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最近十几年将更加依赖于高投资率。结合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方志  胡松明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对中国经济1991—2007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分别计量了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数量增长率、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制度与观念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制度与观念创新,但是已经有苗头显示,随着制度的完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高及资本积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贾善铭  熊雪如  
构建区域接力增长理论模型,初步证明了一个经济体可以采用区域接力增长方式而实现比单个(或某类)区域的快速增长阶段更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验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区域接力增长现象,就增长率而言,区域接力增长发生在2002年。这是中国经济实现长达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东部发达省市正处于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时期,而部分中西部省市则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国家宜将这些省市作为接力区域,大力支持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从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贾善铭  熊雪如  
构建区域接力增长理论模型,初步证明了一个经济体可以采用区域接力增长方式而实现比单个(或某类)区域的快速增长阶段更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验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区域接力增长现象,就增长率而言,区域接力增长发生在2002年。这是中国经济实现长达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东部发达省市正处于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时期,而部分中西部省市则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国家宜将这些省市作为接力区域,大力支持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从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道臣,张新兰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傅道臣张新兰ABSTRACTThepaperputsforwardamathematicalyaccurateapproachtoanalysethefac-torsofeconomicgrowth.Accordingt...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永兴  
基于结构突变理论与变参数模型,利用我国1958~2005年数据资料,就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税收与经济增长序列分别在1983年与1980年出现了结构突变,税收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但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均衡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笔者曾用一个单一部门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需求总量。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多部门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模型的核心内容与单一部门模型的相同。此模型分12个生产部门:(1)农业,(2)煤炭开采,(3)石油开采,(4)天然气开采,(5)其它采矿,(6)能源加工,(7)制造业,(8)建筑业,(9)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建春  李霞  
我国从1988年开始才正式对研发投入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和样本规模的限制,以往学者很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根据我国1988~2006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舒元  徐现祥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吗 ?如果能 ,那么哪类经济增长理论能比较好地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呢 ?围绕这些问题 ,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实证上 ,本文采用Jones( 1 995)实证检验新增长理论的方法 ,针对各类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特征 ,实证分析了 1 952— 1 99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结果发现这些典型事实明显地拒绝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 ,相对而言 ,比较支持AK类型增长理论。另外 ,我们还发现以综合要素生产率测量的技术进步 ,不是我国1 952—1 998年间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理论上 ,本文从“边干边学”的角度 ,把“探索适合我国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仁祥  喻平  
本文通过部门间的外溢效应来研究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外资与内资的两部门模型,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两部门间相互存在外溢效应。对中国经济外资与内资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以及外溢效应分析后,发现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但对内资的外溢效应正趋于减弱。与此相适应,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应该由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依靠增强内资实力为主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