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7)
2023(6649)
2022(5387)
2021(4941)
2020(3974)
2019(9180)
2018(8912)
2017(17049)
2016(8628)
2015(10007)
2014(9834)
2013(10174)
2012(9926)
2011(9314)
2010(9234)
2009(8822)
2008(8365)
2007(7260)
2006(6840)
2005(6523)
作者
(25312)
(21342)
(21262)
(20584)
(13762)
(10059)
(9527)
(8293)
(8181)
(7813)
(7392)
(7007)
(6939)
(6917)
(6860)
(6645)
(6327)
(6115)
(6019)
(5564)
(5407)
(5074)
(5044)
(4938)
(4924)
(4863)
(4475)
(4264)
(4223)
(4177)
学科
(67729)
经济(67687)
方法(21797)
管理(21508)
数学(20218)
数学方法(20169)
(18475)
中国(17088)
地方(15803)
(12373)
企业(12373)
地方经济(12200)
(11786)
(11470)
贸易(11462)
(11168)
业经(10166)
(10014)
(8984)
环境(8694)
(8461)
农业(8240)
(8185)
金融(8185)
(7873)
关系(7683)
(7641)
银行(7636)
(7487)
经济学(7311)
机构
大学(140041)
学院(137342)
(81598)
经济(80633)
研究(57673)
管理(48666)
中国(45315)
理学(41214)
理学院(40730)
管理学(40387)
管理学院(40116)
(33400)
(29674)
科学(29119)
经济学(28847)
(28645)
财经(26830)
研究所(25831)
经济学院(25807)
(24656)
中心(23893)
(20105)
财经大学(19939)
北京(19744)
(18516)
科学院(18297)
(18071)
社会(17134)
研究中心(16579)
(16532)
基金
项目(84906)
科学(68500)
基金(66061)
研究(63161)
(57347)
国家(56989)
科学基金(48353)
社会(46293)
社会科(44195)
社会科学(44188)
基金项目(33342)
(28083)
资助(27884)
自然(27231)
教育(27078)
自然科(26615)
自然科学(26608)
自然科学基金(26190)
(24339)
编号(21801)
国家社会(21709)
中国(21379)
(21136)
(20393)
重点(19418)
(18919)
经济(18770)
教育部(18728)
成果(18214)
发展(17739)
期刊
(94303)
经济(94303)
研究(50998)
中国(26489)
(24224)
管理(20048)
科学(18321)
经济研究(17778)
学报(17288)
(16768)
财经(15247)
(14465)
金融(14465)
大学(13899)
(13464)
学学(13298)
问题(12717)
(12659)
世界(12081)
农业(11658)
国际(11599)
技术(10969)
业经(10552)
技术经济(9261)
统计(8397)
经济问题(7854)
教育(7096)
(6930)
(6788)
经济管理(6673)
共检索到22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造成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很多,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瓶颈”障碍则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瓶颈”一般是指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亦称短线。本来,由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规律,各个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总会以不同的速度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自芳  
我国第三产业目前存在的总量滞后、结构性滞后和增长速度滞后的突出矛盾已经构成产业升级和迈向现代化的瓶颈约束。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 ,并通过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较 ,分析了这种瓶颈约束的客观现状 ,提出解除这种瓶颈约束的四大关键 :转变忽视第三产业的观念 ;加速服务业市场化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玉光,杨京英  
一、要重新认识基础产业的瓶颈问题 需求膨胀与经济调整、经济的过热与冷却、资源的短缺与缓解这一周期性的波动现象,似乎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法则。这一周期性的波动现象,从理论层次来看,根源在于宏观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约束型、微观上广大企业层利益与风险不对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雷  
本文在简要介绍特色经济的组织内涵与特征之后,深入分析了制约沿海特色经济区增长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对优势资源的过度依赖、对模仿创新的过度偏好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是制约沿海区域特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瓶颈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浩  
本文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解析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传统,并揭示克服资源瓶颈的可能途径。文章首先扩展新古典索洛模型,证明在特定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固定禀赋最终将使经济增长停滞。然后分别探讨了解决资源瓶颈的两种机制。其一是产业转移,即开放条件下,厂商为摆脱本地资源瓶颈,通过向外地转移资本和劳动以利用该地的自然资源,从而带动了该后起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技术进步,即在封闭条件下,厂商将把一部分产出投入于研发活动,不断开发出自然资源增进型技术,从而推动本地区的又一波长期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莹莹  张明之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价格、消费导向等能源控制手段,将本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更是加大能源需求规模,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长能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本文联系江苏实际,从三个侧面对突破体制瓶颈作了探索:一是突破跨地区结构调整的体制瓶颈,使涉及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联动调整;二是突破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瓶颈,增强城市与区域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三是突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体制瓶颈,激活、增强和保护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力。入世后冲击波,首当其冲是政府。这就首先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管理经济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和行为方式,在突破现存的各种不利于入世的体制瓶颈上超前动作、大力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焦必方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三农问题依然严重。本文在对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进而,笔者就维护农民根本利益,重视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集中转移,改变农民低组织化状况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茜  
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2年开始北京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以及很多城市能见度接近于零等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在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我们也意识到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我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路径遇到了瓶颈。本文从人口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制约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瓶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进社  王红瑞  王天龙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消耗特征(一)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资源绝对数量可观。按资源总量计算,我国耕地、森林、草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都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云超  刘笑男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疏通循环瓶颈、激发增长潜力,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问题。主要经济体面对经济增长瓶颈时的机制安排与策略选择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世界主要经济体也遭遇过经济增长瓶颈,在其突破增长瓶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 增长潜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兼论我国基础设施“瓶颈”约束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唐建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基础设施滞后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约束经济增长的“瓶颈”。对此,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深入研究和探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真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往前看,寻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必须在"发展是硬道理"升华为"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之后,使中长期发展与有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往前看,寻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必须在"发展是硬道理"升华为"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之后,使中长期发展与有效激发、如愿释放内生潜力与活力相结合,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真正提高,已强调多年的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现实。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