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6)
2023(7329)
2022(5972)
2021(5524)
2020(4443)
2019(10189)
2018(9924)
2017(18828)
2016(9600)
2015(11041)
2014(10891)
2013(11237)
2012(10850)
2011(10189)
2010(10068)
2009(9564)
2008(9085)
2007(7974)
2006(7462)
2005(7083)
作者
(28490)
(24014)
(23850)
(23166)
(15452)
(11297)
(10729)
(9277)
(9164)
(8672)
(8260)
(7852)
(7836)
(7805)
(7729)
(7470)
(7066)
(6859)
(6830)
(6255)
(6127)
(5744)
(5675)
(5580)
(5530)
(5496)
(5100)
(4787)
(4784)
(4671)
学科
(72204)
经济(72159)
方法(24824)
管理(24268)
数学(23111)
数学方法(23017)
(20862)
中国(18034)
地方(16152)
(14269)
企业(14269)
(12516)
地方经济(12365)
(11973)
贸易(11965)
(11662)
(11086)
业经(10753)
(10114)
环境(9390)
(9010)
农业(8806)
(8766)
金融(8766)
(8330)
(8216)
银行(8208)
(8017)
关系(7867)
经济学(7682)
机构
大学(155019)
学院(151462)
(87557)
经济(86475)
研究(63171)
管理(53949)
中国(49515)
理学(45873)
理学院(45330)
管理学(44750)
管理学院(44450)
(36348)
(33058)
科学(32780)
(31610)
经济学(30982)
财经(29294)
研究所(28542)
经济学院(27788)
(26900)
中心(26368)
(22483)
北京(22009)
财经大学(21845)
(20490)
(20483)
科学院(19798)
(18292)
师范(18170)
社会(18023)
基金
项目(95501)
科学(76862)
基金(74199)
研究(70038)
(64903)
国家(64508)
科学基金(54633)
社会(50593)
社会科(48315)
社会科学(48308)
基金项目(37115)
资助(31828)
(31768)
自然(31692)
自然科(30978)
自然科学(30970)
自然科学基金(30463)
教育(30155)
(27794)
编号(24012)
国家社会(23753)
(23521)
中国(23238)
(22529)
重点(21929)
教育部(20666)
(20102)
经济(19940)
成果(19884)
人文(19337)
期刊
(99167)
经济(99167)
研究(55326)
中国(28967)
(26241)
管理(21855)
科学(20746)
学报(19878)
经济研究(18811)
(18352)
财经(16253)
大学(15853)
(15607)
金融(15607)
学学(15106)
(14322)
问题(13276)
(13123)
农业(12761)
世界(12524)
技术(12313)
国际(12002)
业经(11057)
统计(10616)
技术经济(10294)
(8510)
教育(8244)
经济问题(8156)
决策(7974)
(7605)
共检索到24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Klein  S.Ozmucur  李朝霞  
对一国GDP及其增长率的估计常常存在不确定性。这主要缘于对某些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数据的缺失、基层报告的不准确、抽样误差、“镜”统计的非一致性以及其他若干不可避免的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中国GDP年增长率进行估计,并就近来对中国统计数据提出质疑和批评的种种意见做出回应。首先考虑统计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庆军  邢伟  
国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应该在健康区间运行。然而中国经济健康运行区间的具体数值在理论上没有定论,在实践上更是关注较少。文章剔除不健康增长年份的数据,运用区间估计和随机变参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首次测算了在避免恶性膨胀和通货紧缩、满足就业需求、可持续性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2020年前中国经济健康的最理想增长率为8.91%,经济健康增长率区间为[7.83%,9.99%]。科学测算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区间,对我国实现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宇  谭松涛  
本文从产品市场价格变动出发,解释了经济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稳定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率的概念。同时,利用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过去1 4年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情况,估计出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稳定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率”(SIRG ,SteadyInflationRateofEconomicGrowth)大致维持在9.8%左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鸿武  
一、研究意义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分析宏观经济态势以相机抉择的重要参考工具。潜在产出通常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Levy,1963);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徐徕  吴虹仪  
潜在增长率的估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该文采取HP滤波法和状态空间法估计中国总体的潜在增长率和各地区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归纳潜在增长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市场改革和经济开放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推动力量。各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收敛趋势,在空间上呈现潜在增长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和区域间异质性凸显同时并存的现象。(2)规模报酬递增是维持经济增长潜力的逻辑,市场开放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关键渠道,城市是规模报酬递增实现的场所,因而经济活动将不断向城市集聚。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在于规模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潜在经济增长率,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下限运行,经济趋于过冷;在"十二五"期间若要达到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至适度增长区间同时又不造成严重通胀的情况,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区间应保持在14.80%~18.86%。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17%~18%较为合理,利率的调控空间较小,预计将至3%左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超  陈运杰  
目前,对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研究都是基于线性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奥肯定律就是基于线性假设条件下,研究并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汉森和赛欧(2002)发展的阈值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利用我国1978~199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阈值协整的实证模型,分析并验证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官方统计数据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基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的基本观点、基本依据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中国经济学家任若恩教授对罗斯基的观点和依据所进行的批评 ;阐述了美国经济学家克莱茵、拉迪、诺敦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评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世川  毛艳华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无论要素分配参数是否为常数,均可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中性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度之和;TFP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之和。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本-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当分配参数为常数时,我国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是TFP增长减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分配参数不为常数时,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TFP增长上,尤其是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必须从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葵荪  
文章认为, 按照经济学目前对经济增长率的认识, 增长率既无法得到有效预测, 也不能成为引导经济增长的合理指标。依据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最新进展, 本文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的性质, 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性质, 提出了一种旨在测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方法, 作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作了重新估计, 认为在合理的增长方式下, 20 % 左右的、持续稳定及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率是我国能够希望达到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新中  
增长率从量的方面反映经济增长,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基本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增长,需要确立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战略,虽然现实中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但在理论上认识适度增长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对适度增长率作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率作一初步的实证考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与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延续约2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本文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 ,计算了中国 1982— 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 ,结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少 ,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 ;西方六国的高教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不相关 ,也不同步 ,高教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一定弹性。当前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增加 ,应该加快高教发展速度 ,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教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和推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