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8)
2023(10227)
2022(8387)
2021(7776)
2020(6337)
2019(14911)
2018(14647)
2017(28343)
2016(14641)
2015(16918)
2014(16675)
2013(16685)
2012(15323)
2011(14236)
2010(14416)
2009(13541)
2008(12864)
2007(11216)
2006(10138)
2005(9429)
作者
(41842)
(35067)
(35050)
(33516)
(22411)
(16628)
(15639)
(13596)
(13333)
(12308)
(12300)
(11518)
(11392)
(11178)
(10971)
(10884)
(10454)
(10022)
(10017)
(9430)
(8874)
(8419)
(8416)
(8081)
(7942)
(7926)
(7557)
(7160)
(7050)
(6773)
学科
(91536)
经济(91471)
管理(38946)
方法(36921)
(35851)
数学(34094)
数学方法(33586)
(27144)
企业(27144)
中国(23625)
地方(18543)
(17923)
(15455)
贸易(15445)
业经(15212)
(15033)
(14050)
(13936)
地方经济(13180)
农业(12385)
(11985)
环境(11665)
(11201)
金融(11200)
(10698)
银行(10691)
(10371)
(9944)
理论(9765)
(9739)
机构
大学(222780)
学院(221894)
(113793)
经济(112129)
管理(84546)
研究(80477)
理学(73209)
理学院(72453)
管理学(71183)
管理学院(70782)
中国(62333)
(47491)
(46370)
科学(43672)
(39514)
财经(38602)
经济学(38458)
研究所(35870)
(35404)
中心(34828)
经济学院(34524)
(30299)
北京(30022)
(29620)
财经大学(28805)
(28426)
业大(27183)
(26876)
师范(26679)
科学院(24242)
基金
项目(144706)
科学(116440)
基金(109716)
研究(105696)
(95202)
国家(94556)
科学基金(81960)
社会(73115)
社会科(69758)
社会科学(69743)
基金项目(56013)
(52568)
自然(50303)
自然科(49279)
自然科学(49270)
教育(48451)
自然科学基金(48427)
资助(46775)
(44568)
编号(39482)
(33975)
重点(32666)
国家社会(32519)
(32075)
成果(31520)
教育部(30046)
(29733)
中国(29519)
人文(28686)
创新(27985)
期刊
(124551)
经济(124551)
研究(72036)
中国(42035)
(34648)
管理(33596)
科学(29706)
学报(28782)
(26749)
大学(23235)
经济研究(23230)
学学(22093)
技术(20738)
财经(20644)
(20193)
金融(20193)
农业(18636)
教育(18543)
(18064)
业经(16401)
问题(16221)
统计(15237)
(15076)
世界(14265)
技术经济(13774)
国际(13436)
(13276)
决策(12050)
(10890)
商业(10056)
共检索到33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经济从原来的劳动密集的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本深化的增长模式。前一种增长模式能够实现产出和就业的双重增长,缺陷在于劳动报酬增长滞后于产出增长;后一种增长模式能够促进产出增长和劳动报酬的提高,缺陷是创造就业的能力表现不足。但从现实性来考虑,后一种模式比前一种模式更具可行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平  赵志君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在逻辑和机理,阐明了从乡镇企业大发展到制造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技术进步路径转变,指出了政府干预在低成本竞争和外向型扩张中的作用。本文的分析表明,随着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小国”逐步成长为“开放”的大国,出现了大国效应和参与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作者建议政府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自主性,主动改变干预模式、参与国际协调,避免外部的“强制调整”,为此,提出了增长路径转变过程中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朱江丽  
文章从供给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中国经济过去取得高速增长和未来面临发展约束的原因。文章的实证检验显示:收入不平等在促进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也抑制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产生"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收入不平等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入不平等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虽然适度的不平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其进一步恶化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中国"要素投入"而非"创新驱动"型供给结构的主要成因,并长期以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水平提升和内外环境变化,正经历转型考验,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难以为继,国民经济向“消费创新驱动”全新增长模式转型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仅要求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消费创新问题,而且还首次提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突出表现,国际上对"中国模式"的兴趣日浓。"二战"以后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和"挤压式"增长的特点表明,今后几年中国有很大可能性进入增长速度下台阶的"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增长速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的转型。应从结构性、体制性和实效性上理解增长模式转型。改革应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参与促进型改革"前景可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是,由于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会逐步削弱,这种传统的增长模式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转为更多依赖于中国自身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以及附加值的提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波  
新世纪开始的1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从2000年的47.0%下降到2010年的35.9%。中国经济需求结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投资主导型经济粗放式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逐渐降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9.8%提升至2015年的50.5%,首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峰  卢仁山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替代关系。然而,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论文首先分析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随后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要反思偏向重工业化战略,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建平,刘葆金  
文章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城乡及区域结构等三个维度,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结构变动,以及这种变革与调整所带来的总量扩张、效率提高、运行机制改变。并且,就业总量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始终贯穿在这一进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