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5)
2023(8755)
2022(7011)
2021(6561)
2020(5066)
2019(11552)
2018(11131)
2017(21152)
2016(10850)
2015(12446)
2014(12185)
2013(12462)
2012(11833)
2011(10980)
2010(10885)
2009(10378)
2008(9919)
2007(8739)
2006(8197)
2005(7664)
作者
(31382)
(26384)
(26310)
(25449)
(16948)
(12412)
(11784)
(10261)
(10060)
(9495)
(9130)
(8617)
(8580)
(8493)
(8477)
(8129)
(7787)
(7607)
(7469)
(6855)
(6745)
(6362)
(6339)
(6041)
(6012)
(6006)
(5603)
(5332)
(5249)
(5132)
学科
(74995)
经济(74949)
管理(28041)
(25298)
方法(24251)
数学(22159)
数学方法(22065)
中国(19864)
(17887)
企业(17887)
地方(17524)
(15592)
(12941)
贸易(12931)
业经(12844)
地方经济(12829)
(12605)
(11168)
(11083)
农业(10847)
(10529)
环境(9956)
(9570)
金融(9569)
(9296)
(9215)
银行(9210)
(8998)
(8437)
关系(8200)
机构
大学(170115)
学院(169047)
(92876)
经济(91595)
研究(67613)
管理(60441)
中国(52611)
理学(51287)
理学院(50708)
管理学(50193)
管理学院(49865)
(39322)
(35760)
科学(35036)
(33478)
经济学(32024)
财经(31454)
研究所(30155)
(28799)
经济学院(28636)
中心(28453)
(23879)
(23544)
北京(23534)
财经大学(23343)
(22841)
科学院(21088)
(21009)
师范(20883)
社会(19711)
基金
项目(106206)
科学(85304)
研究(80541)
基金(80402)
(69679)
国家(69182)
科学基金(58700)
社会(56964)
社会科(54263)
社会科学(54253)
基金项目(40637)
(37212)
教育(35586)
资助(33324)
自然(33230)
自然科(32464)
自然科学(32456)
(31963)
自然科学基金(31920)
编号(29640)
国家社会(25828)
(25691)
(25495)
成果(24671)
中国(24597)
重点(24394)
教育部(22711)
发展(21913)
(21615)
(21604)
期刊
(108365)
经济(108365)
研究(60484)
中国(32876)
(28694)
管理(24323)
科学(22589)
(22053)
学报(21655)
经济研究(19884)
(17590)
金融(17590)
财经(17402)
大学(17388)
学学(16582)
(15342)
农业(15141)
问题(14548)
(14109)
技术(14073)
业经(13739)
世界(12920)
教育(12777)
国际(12636)
技术经济(10569)
统计(9425)
经济问题(9004)
(8228)
(7842)
经济管理(7672)
共检索到26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家孝  张志民  
关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唐家孝,张志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但要求转变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而且要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深刻的变革。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立足于创新,即从企业制度、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元旭  
在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如何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过渡,如何处理增长途径与就业水平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通过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现实经济情况的分析,探讨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以及这些途径与就业水平的关系,进而根据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成功可能性及其收益的原则,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蓉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或方法,即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如果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增长方式就是以粗放为主;反之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丽敏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存在着转变的制约因素,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做到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而且要加强指导和调控,逐步有序地进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闻志祥  朱碧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闻志祥,朱碧新(中国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实现我国"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就是要改变单纯靠资金投入和扩大规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显忠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根本上讲,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放大生产力其它要素的作用效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问题一: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三者位置没有摆正。 在整个作用途径中,如何摆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是关键。基础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的源泉,它具有难度高、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应用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不可缺少的中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建荣  
经济增长是资本、劳动、技术、体制诸生产要素共振耦合的结果。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就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由于经济发展有其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因此应该因地制宜,拾级而上。 一、增加教育投入,发展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是劳动力素质的凝固和积淀,亦是支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主体因素。据美国经济学家乔吉逊估计,在美国的全部资本中,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启明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途径李启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固然有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等多种途径,但最现实的选择应该放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三大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刘鹏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的转换,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率(TFP)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约在3.6%左右。TFP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外源性效率提高的因素在下降,技术进步和内源性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在要素投入方面,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内在因素。如果能够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在2008—2020年间仍然可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曾为世界各国望尘莫及。中国有过灿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海  李红梅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秦海,李红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1)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和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是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共同要求。一方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段雪梅  
本文认为,在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如果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片面强调快速发展大规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一方面会加大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供给缺口,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从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合理的技术结构;同时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提供制度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