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9)
- 2023(17014)
- 2022(14459)
- 2021(13456)
- 2020(11277)
- 2019(25904)
- 2018(25411)
- 2017(48477)
- 2016(26444)
- 2015(29652)
- 2014(29267)
- 2013(29373)
- 2012(27183)
- 2011(24924)
- 2010(24782)
- 2009(22869)
- 2008(22251)
- 2007(19405)
- 2006(17242)
- 2005(15292)
- 学科
- 济(122234)
- 经济(122110)
- 管理(72372)
- 业(67972)
- 企(54258)
- 企业(54258)
- 方法(50649)
- 数学(44333)
- 数学方法(43904)
- 中国(30979)
- 农(29669)
- 学(27701)
- 财(25547)
- 地方(24980)
- 业经(24509)
- 贸(22274)
- 贸易(22263)
- 易(21615)
- 农业(20336)
- 制(19287)
- 环境(18065)
- 和(17400)
- 理论(16730)
- 银(16393)
- 融(16333)
- 金融(16331)
- 银行(16315)
- 技术(15837)
- 行(15642)
- 地方经济(15163)
- 机构
- 大学(392225)
- 学院(386758)
- 济(164491)
- 经济(161406)
- 管理(147648)
- 研究(141016)
- 理学(128384)
- 理学院(126846)
- 管理学(124611)
- 管理学院(123936)
- 中国(103080)
- 科学(88756)
- 京(84169)
- 所(72964)
- 农(71104)
- 财(70840)
- 研究所(67242)
- 业大(62012)
- 中心(60903)
- 财经(57723)
- 农业(56254)
- 江(54828)
- 北京(53342)
- 经(52703)
- 经济学(51030)
- 范(50767)
- 院(50215)
- 师范(50180)
- 经济学院(45883)
- 州(43801)
- 基金
- 项目(266702)
- 科学(208534)
- 基金(195199)
- 研究(187873)
- 家(173916)
- 国家(172553)
- 科学基金(145487)
- 社会(120444)
- 社会科(114194)
- 社会科学(114162)
- 基金项目(103245)
- 省(101556)
- 自然(95671)
- 自然科(93438)
- 自然科学(93406)
- 自然科学基金(91762)
- 划(87203)
- 教育(85063)
- 资助(80558)
- 编号(73220)
- 重点(60556)
- 成果(59488)
- 部(59192)
- 发(57491)
- 创(54844)
- 创新(51390)
- 科研(51311)
- 课题(51009)
- 国家社会(50605)
- 教育部(50068)
- 期刊
- 济(179856)
- 经济(179856)
- 研究(116151)
- 学报(70516)
- 中国(70443)
- 农(64248)
- 科学(62761)
- 管理(53573)
- 大学(51938)
- 财(51361)
- 学学(49302)
- 农业(44430)
- 教育(36845)
- 融(30926)
- 金融(30926)
- 经济研究(30477)
- 技术(30426)
- 财经(28957)
- 业经(26559)
- 经(24971)
- 问题(23584)
- 业(23368)
- 技术经济(19781)
- 贸(19754)
- 科技(19061)
- 版(18989)
- 世界(18586)
- 业大(18248)
- 图书(18210)
- 国际(17649)
共检索到566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多个因素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和最终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拉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取决两个变量各自样本观测值与对应临界值的大小关系。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税收水平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起着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逐步实现以消费和政府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推动我国税负水平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开支,合理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本文构造了反映中国工业实际情况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污染型、粗放型,且各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逐步拉大;环境规制强度和全国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倒"U"型走势关系,全国与三大地区目前尚处于该倒"U"型曲线的左侧;外资因素、技术水平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资本深化、能源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形成阻碍作用,产权制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分地区而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溶沧 赵京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玲
本文首先将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评价指标界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随后,在考虑了各地区间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的空间面板模型(SAR和SEM)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实际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破坏次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以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而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与破坏次数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存在改善或恶化的省际差异,表明控制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元媛 沈坤荣
在全球经济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持续减速的中长周期。经济减速虽有周期性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问题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从供给视角看,原先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然是创新;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日渐疲软,亟待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粗放的增长方式,才能使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刘岩
通过单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全面、正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为此,文章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离散系数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其结论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处于上升态势,但处于初期阶段,今后还需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改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效果 测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刚翠翠
理论上不同特征的文化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逻辑不同。本文选取1997-2011年区域面板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传统文化资本和以竞争与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市场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论显示,传统文化资本的人力资本效应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市场文化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以及两种文化资本形成的制度效应是形成经济增长规模报酬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加快异质型文化资本的积累是转变当前资本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同时降低文化资本折旧率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存友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硕 王艾青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和实际需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提升TFP。在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本层次和财政支出规模与TFP正相关,均具有从低分位到高分位逐渐下降的即期和滞后效应,三者在东中西部地区对TFP的影响不同,各分位点上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华 罗斌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要素贡献率达到了年均57.58%。对全要素分解显示:基础设施改善、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因素,教育、对外开放和科技投入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但贡献度不高,说明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为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 动力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萍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衡量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评价体系,采用量化指标、结构指标、效益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外贸增长方式进行了多维度的刻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标来对外贸增长方式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工具分析了工资、资本、利率、劳动和汇率对广东省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08年期间,广东外贸增长方式在不断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而影响外贸增长方式的因素往往是复杂的和综合的,单一宏观经济变量对外贸增长方式都没有显著的线性影响。
关键词:
广东 外贸增长方式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学模型 方式转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烂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王文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明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关系全局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蒋斌 艾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