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8)
- 2023(18345)
- 2022(15641)
- 2021(14486)
- 2020(12099)
- 2019(27839)
- 2018(27178)
- 2017(51417)
- 2016(28050)
- 2015(31476)
- 2014(31002)
- 2013(31119)
- 2012(28848)
- 2011(26468)
- 2010(26288)
- 2009(24438)
- 2008(23845)
- 2007(20696)
- 2006(18401)
- 2005(16401)
- 学科
- 济(129816)
- 经济(129679)
- 管理(77465)
- 业(73211)
- 企(58503)
- 企业(58503)
- 方法(55529)
- 数学(48915)
- 数学方法(48462)
- 中国(33455)
- 农(31630)
- 财(28766)
- 学(28591)
- 地方(26223)
- 业经(25865)
- 贸(23762)
- 贸易(23751)
- 易(23020)
- 农业(21627)
- 制(20662)
- 环境(18978)
- 融(18285)
- 金融(18283)
- 和(18214)
- 银(17778)
- 银行(17699)
- 理论(17519)
- 务(17097)
- 技术(17040)
- 财务(17033)
- 机构
- 大学(414734)
- 学院(408561)
- 济(175365)
- 经济(172134)
- 管理(156405)
- 研究(148467)
- 理学(136076)
- 理学院(134465)
- 管理学(132137)
- 管理学院(131421)
- 中国(109654)
- 科学(92266)
- 京(88745)
- 财(76922)
- 所(76394)
- 农(74240)
- 研究所(70178)
- 中心(64999)
- 业大(64657)
- 财经(62475)
- 农业(58673)
- 江(57933)
- 经(57101)
- 北京(56201)
- 经济学(54721)
- 范(53222)
- 院(53024)
- 师范(52618)
- 经济学院(49284)
- 财经大学(46637)
- 基金
- 项目(281399)
- 科学(220621)
- 基金(206748)
- 研究(198597)
- 家(183762)
- 国家(182326)
- 科学基金(154212)
- 社会(128052)
- 社会科(121483)
- 社会科学(121450)
- 基金项目(109233)
- 省(106989)
- 自然(101211)
- 自然科(98877)
- 自然科学(98845)
- 自然科学基金(97138)
- 划(91790)
- 教育(90047)
- 资助(85476)
- 编号(77217)
- 重点(63990)
- 部(62778)
- 成果(62572)
- 发(60379)
- 创(57903)
- 创新(54265)
- 科研(54217)
- 国家社会(54003)
- 课题(53652)
- 教育部(53326)
- 期刊
- 济(189618)
- 经济(189618)
- 研究(123497)
- 中国(75600)
- 学报(73606)
- 农(66516)
- 科学(65464)
- 管理(56465)
- 财(56449)
- 大学(54509)
- 学学(51655)
- 农业(45927)
- 教育(38909)
- 融(34598)
- 金融(34598)
- 技术(32351)
- 经济研究(32302)
- 财经(31588)
- 业经(27780)
- 经(27186)
- 问题(24802)
- 业(24455)
- 贸(21564)
- 技术经济(20881)
- 版(19832)
- 世界(19804)
- 科技(19706)
- 图书(19286)
- 国际(19221)
- 理论(19013)
共检索到60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李婷
本文以1985~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存在区域差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基于资本驱动的,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力度不大,外资依存度的影响力度略高于贸易依存度。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均对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但整体上金融发展对效率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根紧 丁志帆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框架,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等都能促进我国经济效率提升,而科技进步却未能起到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类似,但中、西部地区却表现出异质性,表现在中部产业结构优化未能改善技术效率,而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中、西部地区所有制改革在短期内也无法助推经济效率提高。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经济增长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小鹰
论文以1996—2016年全国和省际数据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了采用Tobit模型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和环境管制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本和非国有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志乐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域特征充分利用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并积极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朋飞 谢国斌
本文在使用Meta-frontier分析框架下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利用W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M-SYS方法估计了我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增长效率,检验了经济结构变迁、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率有促进的作用,通货膨胀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抑制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外资利用、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表现各异,金融发展也并未提高经济增长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短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及其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需和内资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需预期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来看,出口的短期效应明显,进口的长期效应明显,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不如进出口贸易,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不如FDI显著;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和内资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外资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内需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因素 长期 短期 动态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沛 李克俊
本文应用经济增长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R&D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得到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书敬 刘富华
本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使用三种不同的模型,探讨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较为稳健的结论:中国工业行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较低,其改善还存在着较大空间;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效率的差距较大,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效率提高较快,近些年来已处于完全有效的前沿生产面上;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都对工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市场竞争、引进技术经费和技术改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对综合效率的提高起了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郑李昂
文章以2001—2015年西部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重庆、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经济增长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其余省份,并且各省份的排名逐渐固化,此外,西部省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形。研究发现西部省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驱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对外开放水平、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提升了经济增长效率,而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涛 李姗姗
通过采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以1990~2006年数据,对服务业及服务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是很明显的,但是不同的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基于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各种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效应 回归分析 弹性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关键词:
政府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多个因素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和最终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拉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取决两个变量各自样本观测值与对应临界值的大小关系。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税收水平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起着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逐步实现以消费和政府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推动我国税负水平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开支,合理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华 罗斌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要素贡献率达到了年均57.58%。对全要素分解显示:基础设施改善、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因素,教育、对外开放和科技投入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但贡献度不高,说明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为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坤荣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我国近20年制度变迁的增长效应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文献概览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田娇
本文基于1997—201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小额贷款公司样本,在随机前沿模型下研究了非正规金融活跃程度对省际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催生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抑制并存环境下的非正规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力度不大;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不显著;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有利于民间金融阳光化,并显著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结果支持引导民间金融以规范化形式参与经济建设。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效率 新型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