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3)
- 2023(6734)
- 2022(5469)
- 2021(5024)
- 2020(4046)
- 2019(9289)
- 2018(9033)
- 2017(17279)
- 2016(8781)
- 2015(10207)
- 2014(10031)
- 2013(10386)
- 2012(10141)
- 2011(9548)
- 2010(9401)
- 2009(9033)
- 2008(8587)
- 2007(7475)
- 2006(7086)
- 2005(6701)
- 学科
- 济(68249)
- 经济(68207)
- 管理(22024)
- 方法(22001)
- 数学(20382)
- 数学方法(20332)
- 业(19131)
- 中国(17334)
- 地方(15857)
- 企(12909)
- 企业(12909)
- 地方经济(12210)
- 农(12080)
- 贸(11665)
- 贸易(11657)
- 易(11360)
- 业经(10296)
- 学(10140)
- 财(9369)
- 环境(8744)
- 制(8651)
- 农业(8411)
- 融(8382)
- 金融(8382)
- 发(7919)
- 银(7835)
- 银行(7830)
- 关系(7772)
- 行(7672)
- 经济学(7367)
- 机构
- 大学(142891)
- 学院(140200)
- 济(82915)
- 经济(81920)
- 研究(58737)
- 管理(49610)
- 中国(46222)
- 理学(42020)
- 理学院(41526)
- 管理学(41169)
- 管理学院(40896)
- 财(34074)
- 京(30347)
- 科学(29741)
- 经济学(29282)
- 所(29224)
- 财经(27303)
- 研究所(26349)
- 经济学院(26203)
- 经(25086)
- 中心(24331)
- 院(20462)
- 财经大学(20300)
- 北京(20162)
- 江(19051)
- 农(18624)
- 科学院(18611)
- 社会(17397)
- 范(16922)
- 研究中心(16842)
- 基金
- 项目(86331)
- 科学(69575)
- 基金(67120)
- 研究(64113)
- 家(58278)
- 国家(57911)
- 科学基金(49123)
- 社会(46938)
- 社会科(44804)
- 社会科学(44797)
- 基金项目(33864)
- 省(28597)
- 资助(28350)
- 自然(27728)
- 教育(27474)
- 自然科(27104)
- 自然科学(27097)
- 自然科学基金(26673)
- 划(24735)
- 编号(22144)
- 国家社会(21985)
- 中国(21623)
- 部(21444)
- 发(20656)
- 重点(19719)
- 济(19079)
- 教育部(18980)
- 经济(18925)
- 成果(18573)
- 发展(17935)
共检索到22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为防止经济过度衰退、确保社会稳定,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3年来发行了3600亿长期建设国债,1998—2000年财政赤字增长率连续突破50%,其中1999年高达89%。与此同时,尽管我国采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仍然超过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俊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学术界对于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周期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还有一种认为是结构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本文对这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分析了现有研究后,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使中国的经济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需要采取逆周期调控与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组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科 文富德
印度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增长之后,从2011年起开始呈现放缓趋势,近两年来更是陷入了增长瓶颈——"双赤字"、通货膨胀、卢比贬值。各类问题不断刺激着印度脆弱的经济神经。本文将从目前印度经济遭遇的困难入手,分析其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并预测其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印度 经济放缓 原因 未来走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目前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是非均衡增长,其典型化事实不同于基于均衡增长的卡尔多事实。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种非均衡增长模型。在扩展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经济非均衡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孕育了经济增长必然放缓的内在矛盾。近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趋势是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式演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我想最近中国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第一,过去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在紧缩,这本身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下降;其次,从2008年年初,尤其是年中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四大机构日前联合发布了《2011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简信
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慢,但显示经济强劲的因素仍然很多。报告说,对美联储下属12个联邦储备区所作的调查表明,美国经济在"9月和10月呈现温和增长,同时某些部门出现了增长减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姚一旻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通常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远高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因而"保增长"的重要性远高于"防通胀"。本文认为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情况,核心原因是当前家庭的财产积累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胀将通过财产再分配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经过计算发现:在各组参数设定下,5%的通胀和经济增速下滑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社会总福利成本(对消费的补偿比例)分别平均是1.8%和5.9%;通胀福利成本与增长放缓福利成本之比平均为32.9%,相比之下,在不考虑财产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中,该比例仅为约16%。这说明在中长期"保增长"和"防通胀"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意义,因此宏观调控应该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福利成本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月
日本在增速放缓、经济转型时期,政府投资加大生活部门投入,促进产能过剩部门报废设备,重视中小城镇基础建设,注重环保生态防灾投资。日本的政府投资对人民生活改善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反周期效果渐弱,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新常态下的政府投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经济 政府投资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红梅
经过连续六个月的下调,花旗银行在其最近发布的报告"花旗2012年年度展望"中,再次调降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从2010年的4.2%、2011年的3.0%降至2012年的2.5%,小幅低于长期平均值。花旗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但亚洲仍将主导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江永红
文章借助艾肯格林设定经济增长减缓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长期经济增长数据寻找经济增长路径的阶段性特征。结果发现,当前无论从增长率水平还是人均收入"门槛"看,中国经济均进入增长的连续减缓期。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的国家在跨越临界点前至少10年间均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其连续增长减缓过程多集中于跨入高收入"门槛"之后。当前中国刚跨过中等高收入"门槛",2008年出现增长减缓态势,2015年可能再次出现增长减缓拐点,这将使中国向高收入阶段跨越变得相对困难。文章实证分析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增长动力不仅表现为引致经济增长,还要看能否驱动经济稳定增长。要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适时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迎接下一个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长减缓 增长加速 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为 谭晶
2014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急剧放缓,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存在潜在产出缺口的国家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恢复经济基本面为首要任务;资本外流严重、经济对国际市场价格敏感的国家应实行不同程度的资本流动管制措施;经济对出口依赖较高的国家应选择弱势货币政策,以刺激出口增长;资源净进口国应实行强势货币政策,否则本币贬值将抵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资源净出口国应实行弱势货币政策,本币贬值有助于抵消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所造成的贸易损失。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经济增长 资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江永红
本文通过借助艾肯格林设定经济增长减缓和加速需要满足的条件,考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经过阶段性加速增长之后,加速过程在2003年开始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并且发达和沿海省区的增长趋于稳态;第二,中西部省区继续表现出持续的加速过程,中西部的增长潜力将是引致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引擎;第三,基于国际增长经验和当前中国增长态势判断来看,中国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需要在跨越临界点前至少10年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加速 经济减缓 增长质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发生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增长放缓与经济增长停滞,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难题。本文梳理主要文献,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之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对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性国家的再次增长经验进行总结。现有文献表明,经济增长放缓是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作用冲突的结果,是否能通过协调各要素作用,以及在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技术进步中获取持续收益是经济能否再次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放缓 中等收入陷阱 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尤苗
本文试图打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黑箱,从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两条主线探讨增长放缓的深层原因。(1)人口生育率下降及老龄化,(2)人口迁移受阻,(3)房地产体制形成的城乡及居民间收入差距,(4)政府税费及企业其他成本负担,这四个方面因素影响到人口增长和权利配置,又深层次地影响到居民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结果是居民收入与消费占GDP的比例降低;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和资本的集聚,使得生产过剩;于是发生了消费不足型的生产过剩及增长速度的放缓。本文试图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对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这次经济增速长时间降低,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探讨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生产过剩 增长放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