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5)
2023(17173)
2022(14576)
2021(13465)
2020(11285)
2019(25850)
2018(25226)
2017(48400)
2016(26202)
2015(29280)
2014(28789)
2013(28950)
2012(26698)
2011(24404)
2010(24123)
2009(22348)
2008(21508)
2007(18732)
2006(16582)
2005(14694)
作者
(78511)
(65412)
(64940)
(61886)
(41622)
(31342)
(29236)
(25735)
(24924)
(23081)
(22443)
(22045)
(20858)
(20577)
(20257)
(20132)
(19429)
(19270)
(18745)
(18553)
(16427)
(16021)
(15733)
(14781)
(14733)
(14428)
(14269)
(14054)
(13174)
(12751)
学科
(123892)
经济(123768)
管理(72870)
(68742)
(54737)
企业(54737)
方法(52956)
数学(46929)
数学方法(46549)
中国(31010)
(29550)
(26345)
(25827)
地方(25002)
业经(24300)
(22601)
贸易(22590)
(21909)
农业(20346)
(19068)
环境(18008)
(16871)
(16524)
金融(16523)
(16277)
银行(16204)
技术(16059)
理论(15956)
(15726)
财务(15664)
机构
大学(385673)
学院(381117)
(166024)
经济(163003)
管理(147870)
研究(136275)
理学(128974)
理学院(127506)
管理学(125450)
管理学院(124779)
中国(100335)
科学(83986)
(81960)
(71575)
(69363)
(67674)
研究所(63748)
业大(60138)
中心(59520)
财经(58632)
(53613)
农业(53464)
(53163)
经济学(51944)
北京(51819)
(48730)
(48160)
师范(47610)
经济学院(46824)
财经大学(43779)
基金
项目(263837)
科学(206996)
基金(194139)
研究(186738)
(172093)
国家(170747)
科学基金(145043)
社会(121054)
社会科(114936)
社会科学(114906)
基金项目(102661)
(100108)
自然(94843)
自然科(92645)
自然科学(92618)
自然科学基金(91018)
(85340)
教育(84313)
资助(80241)
编号(72650)
重点(59493)
(58805)
成果(58168)
(56672)
(54393)
国家社会(51187)
创新(50919)
科研(50748)
教育部(50205)
课题(50051)
期刊
(178222)
经济(178222)
研究(114340)
中国(67982)
学报(66884)
(60662)
科学(59455)
管理(53274)
(52003)
大学(49752)
学学(47330)
农业(41923)
教育(34225)
(31503)
金融(31503)
经济研究(30762)
技术(30223)
财经(29574)
业经(26296)
(25446)
问题(23342)
(22085)
(19866)
技术经济(19821)
科技(18397)
世界(18167)
(17683)
理论(17263)
国际(17246)
统计(17076)
共检索到554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志乐  
文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已转向中高速增长,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拉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各省市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地域特征充分利用资本、劳动两大要素,并积极配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沛  李克俊  
本文应用经济增长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R&D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得到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俊富  沈传河  陈金伟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更加重要。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岭回归模型等多种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对外交流和能源都起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确保各因素的均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国外人才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0325,即引进国外人才每增加1%,可带来中国GDP增长0.0325%。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国外人才引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非常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来。量化分析了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促进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本文借鉴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且构建了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得出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不同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英  闫敏  
金融危机不仅带来灾难,同时也为FD I战略调整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根据关于FD I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试图定量研究我国的FD 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强度的大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先光  李启明  邓小鹏  郭慧锋  
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深入地分析了影响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中国建筑业1995~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模型及相关因素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三者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9.31%、27.54%和13.15%;1995~2003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为:Q=2.56L0.298K0.780;中国建筑业现阶段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金花  
文章从国际环境、国内宏观环境和上海市局部环境中共选取12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运用Lasso变量选择的方法,对影响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揭示上海现阶段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德劲  
本文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运用误差校正模型,估计出中国1952-1998年期间扩展的索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但贡献率不高(12.00%),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三种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仅占69.11%,其余应归功于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综合要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友余  
文章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与经济增长有关的18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就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组合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设计了灰色关联排序表,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和国内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卫生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城乡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然后文章根据灰色关联排序表,选择X0X1,X0X3,X0X41,X0X11和X0X18做为最优影响因素,建立了GM(1,5)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44%,可用于后续预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  
在综合供给与需求角度下的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中国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外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内部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远高于外来投资;消费因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没有降低,而出口因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东、中部的劳动力处于富足状态,而西部经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它改变了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作用,这种改变的幅度又随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不均衡,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开拓以西部为主国内市场,不仅能使中国经济获得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更能为中...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亚  王琪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国际社会开征碳税的呼吁声越来越强。而碳税的征收必然影响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文章选取1991~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推算出我国碳排放规模,通过假定征收不同形式的碳税来分析开征碳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与我国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本文分析了1981~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及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对提升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不明显;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彬  
文章选取了向量自回归计量经济模型,对教育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研究结论来看,教育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为我国深入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宝国  朱平芳  
本文运用2000-2011年中国宽带渗透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宽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宽带引入和渗透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宽带渗透率每增长10%能带动人均GDP年增长率增加约0.19个百分点。分析表明宽带渗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的网络效应,当宽带渗透率达到约10%后,宽带渗透对人均GDP年增长率的贡献率增加。此外,宽带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东、中部地区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截止2012年,中国宽带渗透水平以及宽带传输速率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并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