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1)
2023(10262)
2022(8667)
2021(7936)
2020(6764)
2019(15950)
2018(15578)
2017(30118)
2016(16117)
2015(18725)
2014(18763)
2013(19176)
2012(18427)
2011(16977)
2010(17042)
2009(16197)
2008(15987)
2007(14447)
2006(12814)
2005(11871)
作者
(48655)
(41076)
(40781)
(39345)
(26133)
(19545)
(18659)
(15953)
(15415)
(14398)
(14310)
(13481)
(13163)
(13042)
(13042)
(12803)
(12007)
(11992)
(11792)
(11774)
(10309)
(10088)
(9902)
(9403)
(9344)
(9287)
(8870)
(8767)
(8226)
(8176)
学科
(94793)
经济(94724)
管理(41668)
(39728)
方法(36990)
数学(33244)
数学方法(33058)
(29628)
企业(29628)
中国(24005)
(21100)
地方(20439)
(17668)
(17540)
贸易(17531)
(17028)
(17005)
业经(16225)
(14579)
农业(14214)
地方经济(13795)
(12691)
金融(12689)
(12599)
银行(12574)
环境(12208)
(12111)
(12095)
(10596)
(10520)
机构
大学(250905)
学院(247719)
(123366)
经济(121278)
研究(94942)
管理(90791)
理学(77243)
理学院(76315)
管理学(75273)
管理学院(74787)
中国(72988)
科学(53715)
(53564)
(52817)
(49056)
研究所(44362)
财经(42191)
中心(41771)
(41311)
经济学(40860)
(38322)
经济学院(36749)
(36436)
北京(34798)
业大(33669)
(33063)
农业(32445)
(31447)
师范(31205)
财经大学(31076)
基金
项目(155580)
科学(122647)
基金(115448)
研究(113861)
(100546)
国家(99815)
科学基金(84120)
社会(75898)
社会科(72100)
社会科学(72081)
基金项目(60060)
(57086)
自然(51240)
教育(50881)
自然科(50040)
自然科学(50022)
自然科学基金(49184)
(48848)
资助(48344)
编号(43896)
成果(36672)
(36574)
重点(35570)
(35524)
国家社会(33032)
中国(31747)
教育部(31492)
(31395)
课题(30622)
人文(29939)
期刊
(140087)
经济(140087)
研究(80909)
中国(47604)
(40460)
(37601)
学报(36980)
科学(34934)
管理(33172)
大学(27864)
学学(26310)
农业(25354)
经济研究(24486)
(24366)
金融(24366)
财经(22461)
技术(20552)
(19587)
教育(19393)
问题(18992)
业经(18802)
(17714)
世界(16027)
国际(16016)
技术经济(14866)
(14521)
统计(13797)
经济问题(11872)
(11609)
商业(11319)
共检索到384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国光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特点、宏观调控政策与效应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及其政策趋向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In the 1990s China's economy started on the base of a low growth rate which was produced during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overheated economy in the late 1980s.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GDP rose rapidly from 3 8 percent(the lowest point) in 1990 to 14 2 percent(the highest point) in 1992.Up to 1993 ...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自从1998年以来,由于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更由于中央将扩张需要、促进增长的政策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集中表现为增长问题,甚至成为一个以速度为中心的问题。今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继去年的回升之后又面临着波动的危险,速度问题再一次成为宏观决策部门和经济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了分析。从生产角度,我国经济增长率表现出逐季回升的态势;从需求角度,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逐季上升,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拉动作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表现为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对GDP的负拉动作用逐季加大。本文还判断年底前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回升的势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991年我国经济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有很多积极变化,也有不少消极因素。同时,它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难于准确估量:1991年可能标志着中国经济由此以一种新的模式和格局加快发展,也可能意味着又一轮"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率、低收益"传统式经济循环的开端。 (一) 1991年我国经济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结束了1989、1990连续两年的低增长,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流转额都大大高于过去两年的指标。与此同时,在经济回升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物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一是从GDP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二是对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下半年我国经济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回落的趋势;三是对经济增速回落的认识,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速适当回落是合理的,但要避免经济增长下降过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波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工资制度和工资运行机制的重大变化,一些部门和同志对工资增长形势产生了一种较为乐观的看法,认为近几年工资增长在总量上由于没有超越合理的经验界限,因此可以持积极的肯定态度。我认为,仅仅考虑工资增长在总量上是否超越了合理的经验界限,已经不能深刻地揭示近几年工资增长的真实面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1985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少维  
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势初步分析胡少维(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100045)继1992、1993年连续两年投资超高速增长(1992年投资增长42.6%,1993年投资增长58.6%)后,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一定控制,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乐  
近几年,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7.7%的速度稳步增长,在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个与多数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周期。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货币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不少国家纷纷要求中国调整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从货币本身价值规律入手,利用国际通用的PPP法和以此调整的货币汇率,从偏差系数K的大小来分析人民币币值的上涨空间;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在进出口贸易、金融货币政策领域给我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探讨了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升值问题,及解决弊端的方案。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明显,应适时调整汇率制度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一、1991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我们所使用的总量平衡状态分析方法作一个简要说明。判断短期经济运行正常与否的关键,是正确把握总量平衡状态。度量总量平衡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此不拟——评价,我们在这次形势分析中所采用的,是一种国内各界分析经济形势时尚未见使用的方法,即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库存投资(用流动资产积累代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海关统计的出口额加总作为总需求,把现价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总供给,以此来度量总量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题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心侠  
“七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时期。“七五”人口计划能否实现,对于巩固“六五”成绩、为九十年代计划生育工作奠定基础,以及实现本世纪末12亿的人口控制目标,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一、回顾“六五”,展望“七五"。“六五”期间正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逐步深入贯彻落实的时期,各项建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淑芝  贾正锐  曹立克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波动程度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分析 ,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增长实绩和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这样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这样一些外生因素。也就是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大部分不是来自劳动和物质资本数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