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0)
2023(7359)
2022(5928)
2021(5427)
2020(4377)
2019(10171)
2018(9858)
2017(18870)
2016(9619)
2015(11130)
2014(10896)
2013(11273)
2012(11043)
2011(10298)
2010(10271)
2009(9788)
2008(9308)
2007(8218)
2006(7688)
2005(7271)
作者
(28686)
(24121)
(23938)
(23154)
(15465)
(11410)
(10755)
(9297)
(9220)
(8686)
(8347)
(7940)
(7795)
(7765)
(7735)
(7456)
(7036)
(6901)
(6850)
(6241)
(6210)
(5742)
(5709)
(5598)
(5514)
(5478)
(5114)
(4781)
(4776)
(4724)
学科
(71474)
经济(71423)
管理(23875)
方法(23394)
数学(21295)
数学方法(21223)
(21046)
中国(18413)
地方(16588)
(14693)
企业(14693)
(12798)
(12679)
贸易(12670)
地方经济(12529)
(12335)
业经(11278)
(10920)
(9836)
(9578)
环境(9192)
(9171)
金融(9171)
农业(8860)
(8695)
银行(8687)
(8506)
(8315)
关系(8146)
(7728)
机构
大学(154879)
学院(151795)
(87689)
经济(86550)
研究(64077)
管理(53963)
中国(50122)
理学(45590)
理学院(45041)
管理学(44600)
管理学院(44293)
(36105)
(33213)
科学(32621)
(32196)
经济学(30511)
研究所(28972)
财经(28885)
经济学院(27286)
中心(26758)
(26504)
(22390)
北京(22143)
财经大学(21481)
(20909)
(20852)
科学院(20142)
(18642)
师范(18532)
社会(18496)
基金
项目(93661)
科学(75419)
基金(72419)
研究(69555)
(63003)
国家(62609)
科学基金(53055)
社会(50172)
社会科(47896)
社会科学(47888)
基金项目(36674)
(31371)
资助(30480)
自然(30320)
教育(29986)
自然科(29647)
自然科学(29640)
自然科学基金(29179)
(27227)
编号(24436)
国家社会(23292)
(23058)
中国(22801)
(22295)
重点(21461)
成果(20627)
教育部(20323)
(19842)
经济(19677)
发展(19172)
期刊
(101744)
经济(101744)
研究(56096)
中国(30041)
(26096)
管理(22545)
科学(20415)
学报(19679)
(19335)
经济研究(19010)
(16503)
金融(16503)
财经(16268)
大学(15641)
学学(14858)
(14375)
(13836)
问题(13686)
农业(13395)
世界(13125)
国际(12992)
技术(12180)
业经(11572)
技术经济(9950)
教育(9137)
统计(9134)
经济问题(8332)
(8051)
(7468)
经济管理(7462)
共检索到248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志凌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样判断当前经济阶段,国内外的认识分歧很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轨迹进行冷静分析,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似乎已经步入新的轨道。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时间长达27个季度。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环境剧烈变动,GDP增长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芃兴  王瑾  
中国经济增长缘何呈现长久的投资主导模式,本文旨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所呈现的投资驱动"粘性"提供一个可行的解释。基于晋升压力而激励地方政府之间争夺信贷资金,拥有多重目标的国有企业成为将信贷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载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历程。基于2004-2011年城市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以经济增长为考核指标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增大了地方政府之间信贷资源的"争夺"力度。此外,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对于地方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地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越明显,表明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实现了一种"有效联盟"。为考察上述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分地区以及替代关键变量等方法对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201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出十大突出亮点。一、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增速名列世界前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淑芝  贾正锐  曹立克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波动程度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分析 ,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增长实绩和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光  杨京英  
从1991年5月至1992年11月。我国经济在黄灯区运行近19个月之后,1992年12月宏观经济运行进入红灯区,1993年一季度经济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持续显示红灯,经济运行出现过度扩张端倪,应采取有效宏观调控手段,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宏观经济监测系统显示,我国经济在经过1991年下半年和1992年前11个月加速成长阶段之后,1992年12月宏观经济动态监测指数从黄灯区转入红灯区运行,199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显现过热态势,动态监测指数M1持续在红灯区90%处运行,1-3月灯号均显示红灯。从构成监测指数的10项同步指标看,1993年3月份亮红灯的有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收入、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贾铁真  刘都生  朱红艳  董积生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全年GDP增速达8.7%,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展望2010年,世界经济虽已由衰退转入复苏,但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的基础还较脆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金根  
全球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美]约翰·哈夫勒,潘金根编译全球全融衍生商品交易高速增长1995年底,国际清算银行(BIS)组织了一项关于全球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的调查。该项调查由26个国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具体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9...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立群  
进入 2 0 0 1年以后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 2 0 0 0年的增长态势。但增长的基础仍然还不稳固 ,调控的空间还很狭小。要充分注意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高度重视世界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努力使经济增长率稳定在 7%以上。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增长的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追求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求得速度递增的经济增长。然而事实上,速度递增难以实现。因为首先从逻辑上讲,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越来越高,由于资源与资金的制约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必有一个上限。综观世界各国,至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建武  
本文对"十三五"及20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将下降至6%~7%,2020~2030年期间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由过去"出口导向、工业优先、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消费、更多依靠服务业、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十三五将成为中国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关键冲刺阶段,预期中国将在2021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小玉  
一、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因素2006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政策层面利好因素较多,农业与农村经济呈现出开局良好,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基本特点 (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好转 1,夏粮增产4.8%。据夏粮主产区实割实测和非主产区统计,2004年全国夏粮单产达到268公斤/亩,比上年提高1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夏粮总产量达到10104万吨(2021亿斤),比上年增加467万吨(93亿斤),增长4.8%,扭转了连续四年减产的局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月1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刘苏社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关键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师博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撑,但是在理论上,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结构突变分析,实证检验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跃进"的终结与大庆油田的量产,引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1961年能源消费出现结构突变。这使得1952-2005年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1962-2005年二者间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能源消费内生于经济增长,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变动的诱因。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忽略产业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