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3)
- 2023(15369)
- 2022(12838)
- 2021(11786)
- 2020(9794)
- 2019(22507)
- 2018(21727)
- 2017(40888)
- 2016(21356)
- 2015(24033)
- 2014(23500)
- 2013(23452)
- 2012(21590)
- 2011(19617)
- 2010(19220)
- 2009(17873)
- 2008(16900)
- 2007(14075)
- 2006(12370)
- 2005(11201)
- 学科
- 济(115909)
- 经济(115818)
- 管理(59567)
- 业(55695)
- 方法(49858)
- 数学(45510)
- 数学方法(45102)
- 企(42826)
- 企业(42826)
- 中国(29332)
- 农(25647)
- 地方(24312)
- 财(23233)
- 业经(20801)
- 贸(19698)
- 贸易(19689)
- 易(19126)
- 学(18612)
- 农业(18081)
- 制(16078)
- 环境(15827)
- 地方经济(15456)
- 融(15392)
- 金融(15390)
- 银(14100)
- 银行(14081)
- 和(14075)
- 行(13536)
- 务(13360)
- 财务(13326)
- 机构
- 大学(309374)
- 学院(305918)
- 济(148018)
- 经济(145800)
- 管理(121396)
- 研究(107851)
- 理学(105834)
- 理学院(104692)
- 管理学(103115)
- 管理学院(102526)
- 中国(83260)
- 财(63824)
- 京(63572)
- 科学(59866)
- 财经(52076)
- 所(51525)
- 中心(49796)
- 经济学(48620)
- 经(47809)
- 研究所(46799)
- 经济学院(43842)
- 农(42539)
- 江(42063)
- 北京(39851)
- 业大(39687)
- 财经大学(39085)
- 院(39034)
- 范(38154)
- 师范(37843)
- 经济管理(33389)
- 基金
- 项目(211023)
- 科学(170462)
- 基金(160111)
- 研究(154227)
- 家(138945)
- 国家(137930)
- 科学基金(120473)
- 社会(105362)
- 社会科(100397)
- 社会科学(100378)
- 基金项目(83601)
- 省(77380)
- 自然(75238)
- 自然科(73576)
- 自然科学(73560)
- 自然科学基金(72315)
- 教育(69758)
- 划(66182)
- 资助(65722)
- 编号(59045)
- 部(48841)
- 重点(47512)
- 成果(46600)
- 国家社会(46589)
- 发(46164)
- 创(43665)
- 教育部(42980)
- 人文(41521)
- 创新(41119)
- 科研(40525)
- 期刊
- 济(154725)
- 经济(154725)
- 研究(93377)
- 中国(54722)
- 财(47991)
- 管理(44982)
- 学报(41941)
- 科学(41821)
- 农(36764)
- 大学(33292)
- 学学(31322)
- 融(28003)
- 金融(28003)
- 经济研究(27687)
- 技术(27173)
- 财经(26668)
- 农业(25625)
- 教育(23366)
- 经(23080)
- 业经(21398)
- 问题(20359)
- 贸(19024)
- 统计(18696)
- 世界(17184)
- 技术经济(16873)
- 国际(16752)
- 策(16316)
- 决策(14799)
- 业(14746)
- 理论(14519)
共检索到4547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庞磊 陈晓磊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旭娜 赖川波
文章将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到我国八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中,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对两经济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经验检验,并在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和估计问题拘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八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变系数模型,得出不同地区能源消费特特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影响程度不同,从实汇角度说朋了在应用面板单位根检验与面板协整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燕
文章通过对我国1998-2003年FDI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效应以及单向因果关系,FDI的增长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利用FDI过程中存在外资利用结构引发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以及国内储蓄的低效利用,削弱了FDI对GDP增长的正向效应。从这一结论出发,给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挤出效应 协整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子荣 代军勋 葛伟 陶铸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加大、生成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后发优势"的减弱,中国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本研究从增速、结构和动力三个维度出发,发现中国经济虽然已进入新常态,但经济特征仍不稳定,且各经济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为厘清新常态下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切换问题,本研究利用中国275个市级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2012~2013年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进行实证模拟,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仍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和劳动力则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勇 刘放
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有效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1985—2009年的经验数据,构建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启动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凤阁 仲深 周忠元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服务业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火根 沈利生
通过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三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面板因果检验和面板协整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重新进行了经验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能源、GDP等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Granger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因,如果能源供应减少1%,经济增长将下降0.498%。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张瑞 谭志雄
能源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政策参数,研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对于揭示能源效率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导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发现全国以及区域能源效率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中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将能源效率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IV、DIFF-GMM和SYS-GMM方法证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存在,能源效率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能源效率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收敛;运用纠偏LSDV估计方法分区域开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资源 面板数据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伟洲 申洪源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文章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跨省人口流入和省内人口流入的主要变量,以中国31省(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人口流动对我国省(市)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跨省人口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促进作用,省内劳动力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正相关,但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更大,资本存量、固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却呈阻碍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漪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转变,正确认识与评价区域消费状况、合理引导消费、建立与消费结构变化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区域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分析影响区域消费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在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新的产业推动力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影响区域消费的积极因素,限制影响区域消费的消极因素,促进我国区域消费结构升级和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形成,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区域消费 经济增长 竞争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磊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上不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正相关,职业教育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职业教育 协整分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城镇农村劳动力“吸纳”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6年省际所有制变革视角探析
区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研究
FDI能否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基于多维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部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经济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1981—2010年数据的计量检验
股权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实证检验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对上海市1978~200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物流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与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八大经济综合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