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5)
2023(8287)
2022(6638)
2021(6149)
2020(4910)
2019(11255)
2018(10997)
2017(20781)
2016(10815)
2015(12624)
2014(12580)
2013(12746)
2012(12589)
2011(11646)
2010(11673)
2009(11218)
2008(10991)
2007(9924)
2006(9201)
2005(8651)
作者
(33121)
(27933)
(27795)
(26753)
(18005)
(13400)
(12407)
(10846)
(10659)
(9960)
(9774)
(9182)
(9087)
(9013)
(9004)
(8616)
(8314)
(8009)
(7891)
(7495)
(7240)
(6719)
(6694)
(6375)
(6351)
(6323)
(5927)
(5805)
(5652)
(5478)
学科
(74964)
经济(74907)
管理(29202)
方法(25169)
(24985)
数学(22680)
数学方法(22493)
中国(19275)
(18308)
企业(18308)
地方(16838)
(14149)
(13143)
贸易(13133)
(12897)
(12790)
地方经济(12567)
业经(12344)
(11407)
(10628)
环境(9711)
农业(9689)
(9585)
金融(9585)
(9243)
银行(9232)
(8980)
(8901)
(8535)
关系(8464)
机构
大学(176437)
学院(172851)
(91608)
经济(90255)
研究(69528)
管理(60363)
中国(54730)
理学(50894)
理学院(50257)
管理学(49533)
管理学院(49208)
(39138)
(38154)
科学(37906)
(35237)
研究所(31688)
经济学(31629)
财经(31128)
中心(29739)
(28480)
经济学院(28256)
(25378)
北京(25105)
(24744)
(24415)
财经大学(23013)
(22097)
师范(21913)
科学院(21605)
业大(20669)
基金
项目(106131)
科学(84435)
基金(80742)
研究(77575)
(70695)
国家(70205)
科学基金(59182)
社会(54431)
社会科(51817)
社会科学(51807)
基金项目(40716)
(36332)
自然(34732)
资助(34348)
教育(34080)
自然科(33970)
自然科学(33961)
自然科学基金(33400)
(31359)
编号(27964)
(25493)
国家社会(24939)
(24420)
中国(24244)
重点(24126)
成果(23895)
教育部(22287)
人文(20876)
(20699)
发展(20672)
期刊
(107777)
经济(107777)
研究(60762)
中国(35745)
(29369)
学报(25611)
管理(25145)
科学(24946)
(23877)
大学(20146)
经济研究(19289)
学学(19100)
(17708)
金融(17708)
财经(17589)
农业(16444)
(15511)
(14367)
问题(14323)
技术(14285)
教育(13372)
世界(13173)
国际(13138)
业经(12462)
技术经济(10887)
统计(10335)
(9408)
经济问题(8757)
(8479)
决策(7853)
共检索到280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增禄  房汉廷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13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仅1980年到1990年10年时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就增长了136%,实现了年均GNP递增8.9%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基本上相当于被誉为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某些局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民生活质量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继康  
当前东亚经济高速增长中的隐忧曲阜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冯继康TheSecretWorriesofTheHigh-SpeedGrowthOfEastAsia¥FENGJIKANGAbstract:Since1990s,eastasiahasmadegrea...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义  
基于中美日等经济体1950—201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经济增长之源,进而识别中国经济的追赶动力,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区间。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要素积累、劳动质量提升以及潜在增长空间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 1980—2014年间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物质资本和TFP的贡献,贡献率分别为43. 5%和41%;人均收入水平、生产率、要素价格等与美国相距较远,但未来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基于增长外推法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在2018—2023年和2023—2028年的GDP增长率将分别落在6%~7%、5%~6%之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2010年,在出口明显改善、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和消费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回升趋势有望延续。受信贷平稳较快增长、直接融资提速和外汇占款增加较多的影响,今年总体流动性保持宽裕。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崛起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今年的经济运行也存在物价快速上涨、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资本流入加快三个隐忧。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以针对性和灵活性为指引,逐步走向收紧,数量型工具仍将担当主角。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雪辉  谷国锋  
本文将人均GDP和市场潜能作为表征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指标,基于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285个地级市2004-2013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随时间和地理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一方面随时间推移整体增强,另一方面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其中300公里内为密集溢出区,800公里以内为有效溢出区、以外为间接溢出区,说明经济增长最有效的空间溢出范围在一到两个省的范围内,与地级市的行政界线相比,省级行政界线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阻碍作用更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旭  
去年11月去瑞士巴塞尔参加BIS主办的央行研究工作会。会上,一位研究主管问我:你说中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持多久?我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二十多年,还有巨大的潜力增长下去。中国的人均GDP才1200美元左右,比起发达国家的至少1万美元的人均GDP,还差得很远。即使在经济普查后,人均GDP也只是增至1500美元左右,差距还很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燕  曹国华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股权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模型,基于2002~2007年的省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股权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层面差异显著,东部地区股权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股权资本结构作用于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流通股的经济增长作用明显,非流通股的作用不显著。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果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被"扭曲"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起反面作用;长期上看,未来推进股权资本结构优化并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现实必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丹  马山水  
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由于人类对知识经济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的认识不全面及不合理的知识应用行为等,都增大了经济系统的熵值。因此,应该说知识经济可能带来的危机也是空前的。这些危机表现为创新可能不能持续,结构性失业增加,违反伦理道德标准的经济行为的冲击力增大,世界两极分化可能进一步强化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剑明  
该文在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勇毅  
经凭借独到的本土化经验在本土PC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联想,能够在智能手机市场再次复制其成功路径,为充满艰辛坎坷的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布下完美棋局了吗?近期,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发生了自2004年联想并购IBMPC之后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群梅  
“十五”前两年十堰市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29.3%,比全省快10.1个百分点,成为湖北经济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点,但进入2003年后经济增速趋缓,工业整体滑坡。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比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同比下降10.5%,比同期回落49.4个百分点。为何初现强势的十堰经济骤然降温?对此,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