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8)
2023(16191)
2022(13982)
2021(13353)
2020(11092)
2019(25662)
2018(25441)
2017(48892)
2016(26571)
2015(30006)
2014(30244)
2013(30161)
2012(28148)
2011(25590)
2010(25677)
2009(23894)
2008(23549)
2007(20915)
2006(18677)
2005(17103)
作者
(78696)
(65442)
(65060)
(62259)
(41930)
(31466)
(29453)
(25600)
(24846)
(23495)
(22502)
(22194)
(20932)
(20883)
(20495)
(20128)
(19398)
(19040)
(18752)
(18679)
(16434)
(16103)
(15754)
(14892)
(14689)
(14652)
(14450)
(14284)
(13319)
(12956)
学科
(124322)
经济(124193)
管理(75471)
(69650)
(56918)
企业(56918)
方法(51280)
数学(44594)
数学方法(44020)
中国(31900)
(29921)
(27523)
(26788)
地方(25344)
业经(24483)
(22028)
贸易(22016)
(21521)
(21383)
农业(19472)
理论(17994)
(17928)
银行(17881)
(17699)
(17429)
金融(17428)
环境(17230)
(17081)
(16674)
财务(16595)
机构
大学(391033)
学院(386061)
(165247)
经济(161827)
管理(147734)
研究(138600)
理学(126861)
理学院(125379)
管理学(123049)
管理学院(122362)
中国(105429)
(84628)
科学(84398)
(74996)
(71256)
研究所(64507)
(62404)
中心(61699)
财经(59801)
(56607)
业大(55615)
北京(54579)
(54374)
(51244)
经济学(51205)
师范(50754)
(49941)
农业(48752)
经济学院(45826)
(45579)
基金
项目(254815)
科学(199869)
基金(186492)
研究(184631)
(163386)
国家(162094)
科学基金(137839)
社会(117640)
社会科(111515)
社会科学(111484)
基金项目(97689)
(95924)
自然(89029)
自然科(86962)
自然科学(86941)
自然科学基金(85391)
教育(83900)
(81643)
资助(78658)
编号(73225)
成果(61055)
(57183)
重点(56880)
(54375)
(51473)
课题(50849)
国家社会(49268)
教育部(49012)
科研(48716)
创新(48220)
期刊
(186654)
经济(186654)
研究(121270)
中国(74362)
学报(62513)
科学(57733)
(56863)
(56697)
管理(56328)
大学(47205)
学学(44328)
教育(40433)
农业(39312)
(35357)
金融(35357)
技术(32575)
经济研究(30599)
财经(30460)
业经(26751)
(26277)
问题(24308)
(20774)
(20617)
理论(20326)
技术经济(20232)
图书(19545)
世界(18742)
统计(18492)
国际(18277)
实践(18086)
共检索到588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勇  古明明  
很多研究试图解释中国统计数据的虚增问题,但是研究结果与官方数据差异不大,因此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符合实际的。本文认为,中国数据虚增的问题在于价格水平被低估。假定中国1997年来税制无根本性变动,本文通过研究税收变化与物价关系发现中国物价被低估,这说明中国真实产出被高估。物价高涨造成了财政收入与名义产出一致这一假象以及真实实际收入提高缓慢这一现实,因为财政收入与名义产出相关,而真实收入与实际产出相关。这点说明中国对产出的虚增已经从传统上直接虚报产出演变为出于"价格维稳"目的、通过低估价格而虚增实际产出,从而导致官方真实产出数据与现实脱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昶  宋德勇  
以有关城乡隐性失业研究为依据,计算所得1978—2009年各种情形下中国就业弹性的取值及其变动趋势较稳健地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隐性失业仅提高某些年份的就业弹性,不能改变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就业弹性暂时提高的原因是隐性失业劳动力真正失业后以很快的速度再就业。而经济增长就业带动能力弱的根本原因是就业基数较大的农业、国有与集体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不足,以及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下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增禄  房汉廷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13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仅1980年到1990年10年时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就增长了136%,实现了年均GNP递增8.9%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基本上相当于被誉为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某些局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国民生活质量提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怡建  
财政收入虚增是指因政策因素调整和其他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即政府名义财政收入增加,而政府实际财力并没有相应增加,或以挤占下一年度财政收入为代价而增加本年度财政收入。从我国近年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的虚增可分为改革性虚增、政策性虚增、制度性虚增、体制性虚增、计划性虚增和基础性虚增等类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梦  戴翔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以宏观经济恒等式为基础测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率和贡献率的传统方法,由于存在忽略全球投入产出关联和假定各经济变量相互独立的局限,所得结果低估了"净出口"的真实作用水平。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事实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在数理层面推导并构建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率与贡献率的新测算框架。以中国经验数据为例,利用WIOD提供的最新基础数据,采用修正后和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别测算了2001—2014年中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理论作用值和传统统计值。测算结果表明,传统方法确实低估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和贡献率,而且伴随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低估现象更普遍,更严重。对于已经并更将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中国而言,正确评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真实拉动率和贡献率已是当务之急,尤其在中国出口增速面临巨大下滑压力的现实背景下,为避免错误测算结果在战略调整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可能产生的误导,亟需在统计体系上做出相应变革。这也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的应有要义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K·J·阿罗   张延群  
我不是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及长期发展的前景我提出一些不十分确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提出的,一个理论学家可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现象或者用来探讨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是东   祝金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注目的两大问题。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推进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若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依靠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远东  张卫国  
将寻租活动引入MRW模型,构建了扩展的空间MRW收敛模型,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定量研究了中国经济转型中寻租活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空间外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寻租活动对经济增长总的直接效应为正,而且寻租活动在省域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性,以及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动态收敛性和时间—空间上的"路径依赖"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两者呈现出非正向的变动关系。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增加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屈文波  
以"结构性"减速为背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但中国式新常态并不是西方媒体所界定的"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悲观过程,而是一种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由失衡转向优化、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作用日趋增强,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趋势日趋明显;分配结构失衡的局面逐步扭转,共享经济福祉的包容性增长正在形成。发展新常态经济,应以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结构转型升级为支撑,以提升要素效率为载体,以开展多边贸易合作为契机,努力发展新常态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解三明  
一、经济周期理论及国外 经济波动研究 (一)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经济周期系指国民经济活动周而复始地变化,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当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下降而向后反弹,就是所谓的古典型周期。即:一个周期包括同时发生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紧缩和复苏,复苏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但并不是定期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建新  申世军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步现象。最后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做出了初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永水  朱平芳  
Azariadis和Drazen(1990)的人力资本门槛外部性理论研究发现,引入人力资本后两部门增长模型存在多重稳态均衡,人力资本积累跨越某一门槛值后经济体进入新的平衡增长路径。然而,现有实证研究多聚焦于人力资本对FDI等单一影响的门槛效应的存在性,在经济增长框架下讨论中国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力资本门槛值,并考察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对物质资本、FDI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回报率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的门槛效应确实显著存在,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的门槛值达到9.75年,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后物质资本和FDI回报率均大幅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杏  刘博  
文章通过对中国1978年~2011年的各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采取面板因果关系检验对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中国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以内部需求贡献为主,但外部需求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具有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双驱动典型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