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9)
- 2023(20537)
- 2022(17458)
- 2021(16256)
- 2020(13525)
- 2019(31070)
- 2018(30583)
- 2017(58566)
- 2016(31170)
- 2015(35065)
- 2014(34968)
- 2013(34628)
- 2012(32013)
- 2011(28968)
- 2010(29049)
- 2009(27044)
- 2008(25718)
- 2007(22368)
- 2006(19919)
- 2005(18094)
- 学科
- 济(141632)
- 经济(141486)
- 管理(87718)
- 业(84947)
- 企(68741)
- 企业(68741)
- 方法(57017)
- 数学(49699)
- 数学方法(49122)
- 中国(42697)
- 农(36127)
- 地方(33074)
- 财(32855)
- 业经(30437)
- 融(29868)
- 金融(29866)
- 银(29025)
- 银行(28975)
- 行(27954)
- 学(27827)
- 制(26719)
- 贸(25558)
- 贸易(25537)
- 农业(24811)
- 易(24749)
- 理论(20918)
- 环境(20557)
- 务(20283)
- 财务(20201)
- 财务管理(20159)
- 机构
- 大学(442935)
- 学院(440874)
- 济(190085)
- 经济(186196)
- 管理(171434)
- 研究(155876)
- 理学(147363)
- 理学院(145710)
- 管理学(143220)
- 管理学院(142442)
- 中国(122673)
- 京(95055)
- 科学(92073)
- 财(86056)
- 所(77761)
- 中心(71056)
- 研究所(70518)
- 农(68975)
- 财经(68470)
- 江(64062)
- 经(62381)
- 业大(61911)
- 北京(60928)
- 经济学(58678)
- 范(58424)
- 师范(57890)
- 院(56499)
- 农业(53416)
- 经济学院(52610)
- 州(52267)
- 基金
- 项目(295427)
- 科学(233352)
- 研究(217767)
- 基金(215640)
- 家(187434)
- 国家(185876)
- 科学基金(159855)
- 社会(139780)
- 社会科(132583)
- 社会科学(132550)
- 基金项目(113403)
- 省(112984)
- 自然(101912)
- 教育(99632)
- 自然科(99581)
- 自然科学(99557)
- 自然科学基金(97794)
- 划(95274)
- 资助(89304)
- 编号(87907)
- 成果(71434)
- 重点(66158)
- 部(65978)
- 发(65794)
- 创(61086)
- 课题(60813)
- 国家社会(58300)
- 教育部(57119)
- 创新(57064)
- 科研(56038)
- 期刊
- 济(212499)
- 经济(212499)
- 研究(137545)
- 中国(89304)
- 学报(65926)
- 财(64981)
- 管理(64702)
- 农(63052)
- 科学(62628)
- 大学(51062)
- 融(50784)
- 金融(50784)
- 学学(48024)
- 教育(47858)
- 农业(43297)
- 技术(39104)
- 经济研究(35246)
- 财经(34162)
- 业经(33034)
- 经(29485)
- 问题(27015)
- 业(22562)
- 技术经济(22329)
- 贸(22299)
- 图书(21337)
- 世界(21305)
- 理论(20765)
- 国际(20330)
- 统计(20187)
- 科技(19756)
共检索到672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繁彬
自帕特里克提出"跟随需求"和"供给导向"两种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模式后,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主题引起了全球范围的争论。现代金融于各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凸现了对这一主题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机构部门视角,兼顾理论框架和现实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未推动非金融企业部门经济增长,阻碍了住户部门经济增长,但是优化了机构部门构成,推进了经济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发生错位,金融改革陷入两难境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机构部门 错位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张兰 王乐
本文利用1998~2015年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24. 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当增速差异不高于24. 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 梁璐璐 张之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理论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前提,即东道国必须有一个相对发达的金融体系。文章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关系,特别是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建立包括GDP、FDI以及交叉项的VAR模型进行研究。特别是,交叉项等于FDI乘以金融发展指标,引入该因子解释了由金融业发展所影响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且选取了两个可以代表中国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因素: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在银行部门中,FDI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影响的程度是有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赖明勇 阳小晓
本文针对中国 1 978— 2 0 0 0年期间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其中 ,金融中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金融中介部门效率 ,提高以及金融中介部门对非金融中介部门外部效应两条途径实现 ;同时 ,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也有反向带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金融中介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 ,这说明我国金融中个发展基本处于是“需求带动型”附段。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外部性 供给引导 需求带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雪峰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中印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印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且银行信贷、国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显著,而公司债券、股票市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中印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艳伟 李恒炜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钊 李国平 王舒健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两部门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徕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增速放缓,金融发展逐渐脱实向虚。在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潜力之间的循环作用机制,并归纳金融脱实向虚的原因基础上,提出金融发挥经济增长效应关键在于金融资源被配置于高生产效率领域。继而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和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宏观政策框架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恬恬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了1991~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和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数量、基础教育的数量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基础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在几种教育发展变量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最大,达到32%,其次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而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仅为1%左右。
关键词:
教育发展结构 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芷若 谷国锋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合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5年的科技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带"高高"集聚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的特征;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张成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石出上就金融的内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就来自中国各省各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传导机制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约束 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军强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科技金融的发展还会为当地的企业融资支持其技术研发,还会搜索好的项目,支持其他地区的技术研发,因而科技金融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性。在这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还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当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高还能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史安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影响,短期是增强,长期是弱化;三是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结果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变化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变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