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2)
2023(17694)
2022(15151)
2021(14061)
2020(11777)
2019(27047)
2018(26661)
2017(51504)
2016(27165)
2015(30677)
2014(30520)
2013(30334)
2012(27789)
2011(25066)
2010(24768)
2009(22848)
2008(21716)
2007(18634)
2006(16339)
2005(14352)
作者
(76658)
(64063)
(63449)
(60636)
(40641)
(30387)
(28997)
(25165)
(24326)
(22484)
(21790)
(21454)
(20119)
(20008)
(19736)
(19510)
(19040)
(18407)
(18222)
(18146)
(15789)
(15569)
(15245)
(14645)
(14357)
(14219)
(13865)
(13603)
(12771)
(12441)
学科
(131172)
经济(131046)
管理(77486)
(73013)
(59009)
企业(59009)
方法(55060)
数学(48486)
数学方法(47944)
中国(32174)
(31721)
地方(27195)
(27146)
业经(26938)
(24525)
(22357)
贸易(22346)
(21674)
农业(21503)
(19837)
环境(18512)
(18249)
理论(17560)
技术(17282)
(16607)
金融(16605)
地方经济(16499)
(16450)
银行(16412)
产业(16364)
机构
大学(391890)
学院(390427)
(172973)
经济(169846)
管理(156424)
理学(136274)
理学院(134850)
研究(133808)
管理学(132664)
管理学院(131968)
中国(99467)
(82232)
科学(78773)
(74156)
(65194)
财经(60633)
中心(59642)
研究所(59577)
(57471)
(55334)
业大(54924)
经济学(53743)
(53556)
北京(52055)
(50013)
师范(49590)
(48667)
经济学院(48273)
财经大学(45181)
农业(44732)
基金
项目(269017)
科学(213497)
基金(198156)
研究(198013)
(171675)
国家(170315)
科学基金(147531)
社会(128686)
社会科(122167)
社会科学(122138)
基金项目(104676)
(102106)
自然(94059)
自然科(91894)
自然科学(91874)
自然科学基金(90224)
教育(89864)
(85808)
资助(81721)
编号(79242)
成果(62941)
(60489)
重点(59624)
(58166)
(55721)
国家社会(54105)
课题(53648)
教育部(52627)
创新(52074)
人文(51362)
期刊
(188442)
经济(188442)
研究(117830)
中国(67692)
管理(58014)
学报(56656)
(54853)
科学(54562)
(51919)
大学(44126)
学学(41760)
教育(36529)
农业(36458)
技术(34492)
经济研究(32351)
(30795)
金融(30795)
财经(29886)
业经(29295)
(25828)
问题(24101)
技术经济(20641)
(19303)
(18910)
统计(18781)
世界(18468)
商业(18121)
理论(17891)
科技(17650)
图书(17444)
共检索到565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建勋  
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它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却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上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六大产业部门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对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给予了解释。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萃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视角切入,就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在减少贫困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的减贫效应非常显著,而第二产业增长的减贫效应微弱。将总体样本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拓展回归分析表明,只有第一产业增长对沿海地区贫困减少产生显著的影响;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均有助于内陆地区贫困减少。进一步研究显示,产业劳动力密集度和不同行业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异质性是导致上述产业减贫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艳梅  林振山  陈玲玲  
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理论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利用matlab 7.0软件,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我国1954~2007年能源消费年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旨在系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更能体现出经济增长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也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通过EMD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或趋势逐级分解开来,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本征模函数(IMF),得到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演化曲线,可以将这些曲线看成是系统的特解。通过对我国近54 a的资料进行EMD分析,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誉湘  贺昌政  
文章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了1989年~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结果反映,两者在主要的因果关系检验结论方面是一致的,例如,证实了在这一期间GDP是能源总消费量的原因。此外,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得出了"LGDP是天然气消费量的原因"的结论,这符合实际情况。并且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能给出原因的影响力大小排序。实证研究表明:GMDH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有效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补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琳  何炼成  王凯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利用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且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稀缺性问题。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实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能源政策,提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经纬  刘金兰  柳洲  
能源类型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异质性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没有统一的结论。针对上述异质性和复杂性问题,利用线性Toda-Yamamoto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非线性Diks-Panchenko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检验了中国1953~2008年的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源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费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冲击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秀川  罗倩文  
文章通过建立内生结构模型,用1997~2006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Panel Data,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倒U关系。(3)防止经济过热可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费水平。(4)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弹性关系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则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向弹性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政伟  吕子安  张英  徐旭常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能源需求呈现出大数量、高质量、多种类的态势。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对能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那么能源与经济增长有何关系,中国现在的能源供需体系存在哪些问题,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对能源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如何保证稳定、安全、经济的能源供给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封建统治带来的创伤,1953年在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45.42%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92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第2年结束,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7.15%。国内生产总值(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  谢玉梅  
文章选取1979~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能源消费与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高能耗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第三产业在前期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劲,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刘源远  潘雄锋  
本文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在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单部门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框架内,以中国1988~2005年期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在短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十分显著,而在长期,除了资本增长外,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短期和长期的贡献度分别为4.36%和14.92%;另一方面,能源消费是仅次于资本的第二生产要素,短期和长期的贡献度分别为6.98%和44.19%,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重要性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资本、能源和劳动力。能源消费增长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凯  汤新云  
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将能源消费量纳入生产函数,并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讨论了资源的人均消费、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的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模型的稳态增长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研究目标:探究清洁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影响,揭示可持续经济增长策略的内涵。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3SLS与协整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将分别减少CO_2和SO_2排放0.129%与0.408%,内生地增加GDP的0.024%和外生地减少GDP的0.089%;不同减排措施的减排成本与收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其甄别选用;20062015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虽然对CO_2和SO_2减排做出重要贡献,但固定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