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1)
- 2023(19264)
- 2022(16552)
- 2021(15453)
- 2020(13055)
- 2019(30178)
- 2018(29870)
- 2017(57484)
- 2016(31279)
- 2015(35504)
- 2014(35493)
- 2013(35623)
- 2012(33230)
- 2011(30234)
- 2010(30368)
- 2009(28261)
- 2008(27877)
- 2007(24600)
- 2006(21523)
- 2005(19504)
- 学科
- 济(141001)
- 经济(140864)
- 管理(87212)
- 业(82036)
- 企(66168)
- 企业(66168)
- 方法(60340)
- 数学(52742)
- 数学方法(52198)
- 中国(36091)
- 农(35227)
- 学(33016)
- 财(32276)
- 地方(28889)
- 业经(28057)
- 贸(25071)
- 贸易(25057)
- 易(24300)
- 制(24088)
- 农业(23855)
- 和(21441)
- 环境(20701)
- 银(20163)
- 理论(20122)
- 银行(20091)
- 融(19697)
- 金融(19694)
- 务(19598)
- 财务(19520)
- 财务管理(19477)
- 机构
- 大学(460847)
- 学院(456260)
- 济(190758)
- 经济(186788)
- 管理(174249)
- 研究(164100)
- 理学(150211)
- 理学院(148412)
- 管理学(145744)
- 管理学院(144925)
- 中国(122834)
- 科学(103415)
- 京(99344)
- 所(85571)
- 财(85230)
- 农(80566)
- 研究所(78294)
- 中心(72764)
- 业大(70432)
- 财经(68422)
- 江(66969)
- 农业(63531)
- 北京(63307)
- 经(62165)
- 范(60544)
- 师范(59947)
- 院(59168)
- 经济学(58619)
- 州(53549)
- 经济学院(52675)
- 基金
- 项目(308149)
- 科学(240989)
- 基金(224655)
- 研究(219532)
- 家(198509)
- 国家(196959)
- 科学基金(166621)
- 社会(138518)
- 社会科(131252)
- 社会科学(131218)
- 基金项目(118704)
- 省(118013)
- 自然(109607)
- 自然科(106939)
- 自然科学(106909)
- 自然科学基金(105030)
- 划(100695)
- 教育(99596)
- 资助(93507)
- 编号(87630)
- 成果(71773)
- 重点(69855)
- 部(68375)
- 发(66435)
- 创(62641)
- 课题(60679)
- 科研(59575)
- 创新(58718)
- 教育部(57719)
- 国家社会(57662)
- 期刊
- 济(210234)
- 经济(210234)
- 研究(135854)
- 中国(87611)
- 学报(79096)
- 农(72309)
- 科学(71499)
- 财(64443)
- 管理(62422)
- 大学(58115)
- 学学(54636)
- 农业(49649)
- 教育(44572)
- 融(38262)
- 金融(38262)
- 技术(37437)
- 经济研究(34631)
- 财经(34012)
- 业经(31681)
- 经(29229)
- 问题(27559)
- 业(26859)
- 图书(23920)
- 技术经济(23172)
- 贸(22631)
- 资源(22276)
- 版(21818)
- 统计(21097)
- 科技(21077)
- 理论(21022)
共检索到67875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Eviews 6.0软件,基于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探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自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互为因果(1952~1978年),这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耕地的产出在经济增长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1978~1992年),此阶段耕地资源投入量顺应了经济增长的要求,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3)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19...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琼
本文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金融中介规模、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阶段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先导因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农村改革并没有诱导出内生的农村金融。建议要纠正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制度在发展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偏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同小歌
本文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各产业产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各产值的增加对各自产业人员的拉动具有非协调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呈现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就业 回归模型 阶段性 协调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伟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娜 佟连军
利用吉林省1985—2010年人均冰雪旅游收入和人均GDP时间序列分别作为衡量冰雪旅游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两者之间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两者间作用力度。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冰雪旅游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冰雪旅游收入每变动1%,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动0.509 7%。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短期内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作用力度不大,其中经济增长对冰雪旅游调整作用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慧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FDI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用FDI及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FDI和出口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FDI也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见,利用FDI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与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反之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荣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又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力。本文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测算我国的技术进步效率,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结果凸显出以1996年为分界点的阶段性特征。数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的发散趋势较为显著,中国经济亟待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结论从理论上支持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支持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DEA测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云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1980-2004年)的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慧慧
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和Im、Pesaran和Shin(1997)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分析角度入手,研究目标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全国和三大都市圈),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规律。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的演化历程与变化趋势。主要结论: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收敛趋势而环渤海都市圈内不存在收敛;三大都市圈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收敛 单位根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秀丽 舒元
针对高运胜(2004)的病态计量模型,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美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另一个结论是:美国GDP每增加1美元,我国对美出口增加量是减少的,我国对美出口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后面的结论支持了高运胜的分析: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需求弹性相对较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美国GDP是我国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却不是美国GDP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对美国经济产生不了威胁。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