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1)
- 2023(18719)
- 2022(16087)
- 2021(14977)
- 2020(12509)
- 2019(28959)
- 2018(28686)
- 2017(55120)
- 2016(29643)
- 2015(33727)
- 2014(33610)
- 2013(33204)
- 2012(30385)
- 2011(27413)
- 2010(27424)
- 2009(25212)
- 2008(24296)
- 2007(21149)
- 2006(18627)
- 2005(16378)
- 学科
- 济(136115)
- 经济(135975)
- 管理(85590)
- 业(78605)
- 企(65021)
- 企业(65021)
- 方法(59896)
- 数学(52624)
- 数学方法(51798)
- 中国(33981)
- 农(32033)
- 财(29678)
- 学(28488)
- 业经(27252)
- 地方(26977)
- 贸(23161)
- 贸易(23148)
- 易(22455)
- 农业(21636)
- 制(21260)
- 环境(21143)
- 理论(20893)
- 和(19931)
- 务(18319)
- 财务(18231)
- 财务管理(18189)
- 技术(17972)
- 银(17781)
- 银行(17733)
- 融(17640)
- 机构
- 大学(426173)
- 学院(424994)
- 济(178971)
- 经济(175444)
- 管理(166747)
- 理学(145066)
- 研究(144969)
- 理学院(143421)
- 管理学(140453)
- 管理学院(139700)
- 中国(108248)
- 京(90497)
- 科学(88695)
- 财(78662)
- 所(72416)
- 农(66303)
- 研究所(66207)
- 中心(64759)
- 财经(63791)
- 业大(62411)
- 江(59949)
- 经(58126)
- 北京(57334)
- 经济学(54988)
- 范(54906)
- 师范(54405)
- 院(52703)
- 农业(51752)
- 经济学院(49328)
- 州(48418)
- 基金
- 项目(291286)
- 科学(230053)
- 基金(213166)
- 研究(210852)
- 家(186315)
- 国家(184845)
- 科学基金(159212)
- 社会(134242)
- 社会科(127356)
- 社会科学(127321)
- 省(111982)
- 基金项目(111755)
- 自然(104051)
- 自然科(101710)
- 自然科学(101687)
- 自然科学基金(99833)
- 教育(97784)
- 划(94697)
- 资助(89601)
- 编号(84601)
- 成果(67913)
- 重点(65224)
- 部(64622)
- 发(61893)
- 创(60034)
- 课题(58517)
- 创新(56091)
- 国家社会(55827)
- 科研(55740)
- 教育部(55710)
- 期刊
- 济(193007)
- 经济(193007)
- 研究(124861)
- 中国(78550)
- 学报(66369)
- 管理(62317)
- 科学(62066)
- 财(59705)
- 农(59418)
- 大学(50834)
- 学学(48112)
- 教育(45003)
- 农业(41391)
- 技术(39619)
- 融(33150)
- 金融(33150)
- 经济研究(32699)
- 财经(31297)
- 业经(29311)
- 经(26913)
- 问题(24458)
- 统计(23183)
- 技术经济(22337)
- 业(22213)
- 策(20518)
- 图书(20000)
- 贸(19943)
- 科技(19348)
- 版(19088)
- 世界(18974)
共检索到618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恪渝 廖明球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VEC模型,以政府2000年颁布的大气环境治理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分析了1982-2013年间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对参数的置信区间重新构建。通过蒙特卡洛试验发现,基于传统渐进分布的Granger检验其结果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统计功效的扭曲,反衬出使用bootstrap方法修正的必要性。结果显示:从长期看,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政府投资、能源消耗及FDI存在着协整关系;碳排量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耗与碳排量互为因果;而大气治理政策并不会对经济增长或碳排量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VEC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英姿 都红雯 闻岳春
文章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以1995-2010年按碳排放特征分组的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U型曲线特征,拐点处的经济产出高排放强度行业低于低排放强度行业。资本存量对工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劳动力总量,科研投入有利于高排放强度行业减排,化石能源结构调整不能促进工业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但仍面临过剩压力、成本上升、内需增长不足等问题。内生增长理论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根本力量,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亦表明,中国的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消化过剩、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向内生型良性增长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品创新 内生增长 VECM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泳梅 董敏杰
本文构建并采用新的经济增长非参数核算方法测算了1978-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研究结果发现,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资本的依赖性有强化趋势;在2005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落后于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投入都是造成地区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其他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差距已缩小甚至实现了对后者的"赶超",但这主要得益于要素投入贡献的快速提高。如何利用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对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本文应用中国30个省份1997~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建模。通过建立的模型我们发现,对未来的预测各变量自己解释了很大部分,但是对收入的冲击还有部分来自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冲击还有部分来自收入。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污染排放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收入增长是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原因;能源消费是污染排放的原因,但是反向关系不成立。这些检验表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低能源消耗、绿色产业和低碳行业,这样既不损害经济增长又能减少污染排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对两者关系的理论阐述可回溯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由哈罗德—多马模型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琚泽霞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碳排放 PVAR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许璐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2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运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1998-2012年间表现出收敛的趋势,且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的水平收敛假设被拒绝,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随着时间收敛。分地区再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个分组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条件收敛趋势,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发散趋势。进一步,采用聚类方法检验发现30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建春 李霞
我国从1988年开始才正式对研发投入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和样本规模的限制,以往学者很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根据我国1988~2006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研发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由工业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V A 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 E 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克强指数"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通过分析湖北省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并分析了三个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文章的研究认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离最优收入份额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值时,系统存在着自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弱;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着冲击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炎涛
运用Hansen和Seo的两区制阈值协整理论,研究了1953—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短期非线性调整。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当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出现短期偏离时,在正常区制中,主要依靠碳排放的调整使两者间关系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在极端区制中,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会向均衡状态做出调整,且碳排放的调整速度更快。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 阈值协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景辉 陈建宝
本文利用199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刻画了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进趋势,并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