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3)
2023(9576)
2022(7833)
2021(7331)
2020(5934)
2019(13797)
2018(13438)
2017(26149)
2016(13839)
2015(15668)
2014(15525)
2013(15662)
2012(15008)
2011(13945)
2010(14068)
2009(13435)
2008(13059)
2007(11672)
2006(10930)
2005(10212)
作者
(39346)
(32890)
(32879)
(31682)
(21415)
(15617)
(14821)
(12864)
(12717)
(11832)
(11659)
(10795)
(10753)
(10745)
(10703)
(10214)
(9849)
(9505)
(9412)
(8983)
(8549)
(8044)
(7977)
(7622)
(7583)
(7513)
(7116)
(6892)
(6639)
(6496)
学科
(83578)
经济(83521)
管理(38443)
(35567)
方法(28309)
(26473)
企业(26473)
数学(25857)
数学方法(25660)
中国(22634)
地方(19141)
(18886)
(15612)
贸易(15603)
(15575)
(15227)
业经(14249)
(13427)
地方经济(13382)
(12857)
农业(12580)
(11739)
银行(11728)
(11664)
(11473)
金融(11473)
(11443)
环境(11105)
(9895)
(9730)
机构
大学(209111)
学院(208740)
(110895)
经济(109147)
研究(81245)
管理(77723)
理学(65715)
理学院(65018)
管理学(64299)
中国(64032)
管理学院(63887)
(49161)
(43844)
科学(42421)
(40444)
财经(38415)
经济学(36984)
研究所(36226)
中心(35079)
(35065)
经济学院(33038)
(30843)
(29334)
北京(28744)
(28546)
财经大学(28349)
(25961)
师范(25822)
科学院(24554)
业大(24038)
基金
项目(127934)
科学(102784)
研究(96914)
基金(96560)
(83035)
国家(82422)
科学基金(70499)
社会(66854)
社会科(63669)
社会科学(63659)
基金项目(48470)
(45511)
教育(43213)
自然(41450)
资助(41393)
自然科(40507)
自然科学(40497)
自然科学基金(39834)
(38856)
编号(36697)
成果(31180)
(30918)
(29727)
国家社会(29419)
重点(28901)
中国(27831)
教育部(27222)
课题(26311)
人文(26068)
(25698)
期刊
(129777)
经济(129777)
研究(74717)
中国(40979)
(36014)
管理(31243)
(27561)
科学(26862)
学报(25250)
(24797)
金融(24797)
经济研究(23077)
财经(20802)
大学(20213)
学学(19132)
农业(18682)
(18203)
技术(17591)
业经(17116)
问题(17091)
教育(16923)
(16524)
国际(15159)
世界(14759)
技术经济(12732)
统计(11719)
经济问题(10615)
(10096)
(9985)
经济管理(9697)
共检索到336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增长阶段的变化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是经济结构要发生变化,增长动力要发生变化,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我们每年都在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但是每年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爬山,有时候是在山脚下,有时候在往上爬,有时候已经到了山顶上。到了山顶上以后,风光相当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态势,宏观政策与微观经营都应正视这种转变,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势的担忧不断升温,各种对策、建议也是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已经或者将要进入新的增长轨道,宏观政策、微观经营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尤君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转换期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然而从单一的产业结构理论来进行分析和实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产业问题,而要立足于经济学逻辑基础,来深入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从经济学逻辑来看,收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决定作用,因此协调分配关系和投资消费关系是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安世  
自前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现形式、本质特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认为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多、质量提升与结构改善,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基于供需匹配的物质财富持续形成的过程,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本质。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认为中国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将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安世  
自前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现形式、本质特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认为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多、质量提升与结构改善,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基于供需匹配的物质财富持续形成的过程,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本质。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认为中国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将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要集聚政策优势,鼓励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颖一  
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为1990年以来最低。如果考虑中长期因素,大致有三类原因: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规律是潜在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成反比。在摆脱贫困陷阱之后,低收入经济对应高的潜在增长率,中等收入经济对应中的潜在增长率,而高收入经济对应低的潜在增长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潜在增速必然下降。但是,定量下降数字则需要科学、细致的研究。第二,经济中结构扭曲的纠正。在同一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探究经济增长动因结构及转换趋势。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02014年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结构指数生产函数,采取指数分析与对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缩减是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最主要因素;要素规模增长率下降与产出弹性缩减的双重挤压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规模贡献下滑;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双减速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的主导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从以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主转向以产业之间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为主。研究创新:从三次产业的要素规模和效率进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探究经济增长动因结构及转换趋势。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0~2014年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结构指数生产函数,采取指数分析与对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缩减是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最主要因素;要素规模增长率下降与产出弹性缩减的双重挤压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规模贡献下滑;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双减速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的主导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从以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主转向以产业之间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为主。研究创新:从三次产业的要素规模和效率进行考察,三个层次层层推进,为经济增长动力及其变迁轨迹分析创造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变迁的动因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安世  
文章在梳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供需匹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从历史经验、当前现状、国际视野与现实国情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指出基于二八定律的逆向操作,一方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激活沉淀需求,促进供需平衡,或许是破解当前经济增长乏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之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安世  
文章在梳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供需匹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从历史经验、当前现状、国际视野与现实国情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指出基于二八定律的逆向操作,一方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激活沉淀需求,促进供需平衡,或许是破解当前经济增长乏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之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吹风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短期回调处于正常范围,全年增速仍可高达9%以上。未来经济增长将逐步放慢,但在合理区间内。所以,对硬着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改革的共识,但从政府主导换到市场决定这个"挡",存在一定阻力。经济要换挡成功,首先必须是"制度换挡"。经济增速下行,更增加了换挡难度,而且经济增速下行也可能成为抵制"制度换挡"的理由。我国经济下行"制度换挡"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在投资和产业发展上,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二是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要由自上而下的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为主。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把地方政府之间的寻租竞争转变为地方政府之间创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科技、实业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这三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铿  
2014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与稳中求进的相互关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国际经济形势较好、国内通胀压力减弱、畸形消费调整接近到位的有利形势,也面临财政扩张受限、金融风险尤存、遗留后遗症等不利条件。2014年如能解决好扩大内需相关问题,稳步推进改革,就有望使经济增速达到8%。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15年货币政策偏于宽松,突出表现为超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创造合理的流动性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但是超预期的信贷对经济刺激效果下降;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产业结构矛盾;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助涨助跌;部分信贷资金参与套利套汇的"财务游戏";频繁的降准降息向外界传递错误信号,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展望2016年,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强调"灵活适度",灵活运用调整基准利率传递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灵活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灵活运用结构性金融工具补充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