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3)
2023(7631)
2022(6239)
2021(5752)
2020(4758)
2019(11079)
2018(10819)
2017(20527)
2016(10358)
2015(12197)
2014(12076)
2013(12265)
2012(11823)
2011(11326)
2010(11269)
2009(10786)
2008(10402)
2007(8917)
2006(8280)
2005(7731)
作者
(30480)
(25726)
(25584)
(24566)
(16550)
(12143)
(11684)
(10111)
(9738)
(9054)
(8951)
(8468)
(8391)
(8288)
(8072)
(7802)
(7621)
(7363)
(7288)
(6848)
(6638)
(6170)
(6140)
(5858)
(5823)
(5720)
(5404)
(5165)
(5160)
(5019)
学科
(74707)
经济(74649)
管理(27007)
方法(26581)
数学(23737)
数学方法(23671)
(22635)
(21202)
贸易(21190)
(20558)
中国(18245)
地方(17320)
(17306)
企业(17306)
地方经济(12424)
(11909)
业经(11615)
(10956)
关系(10827)
(9978)
(9606)
环境(9552)
(9361)
金融(9361)
(9328)
(8438)
银行(8432)
(8353)
(8280)
(7949)
机构
大学(171354)
学院(167004)
(94393)
经济(93163)
研究(67511)
管理(59659)
中国(51352)
理学(51058)
理学院(50433)
管理学(49908)
管理学院(49590)
(38124)
(36140)
科学(34185)
(33555)
经济学(32677)
财经(31016)
研究所(30311)
经济学院(29329)
(28416)
中心(27473)
北京(24025)
(23676)
财经大学(23002)
(22381)
(21665)
师范(21573)
科学院(20711)
(20662)
(20585)
基金
项目(103364)
科学(83132)
基金(79496)
研究(77537)
(68433)
国家(67980)
科学基金(57607)
社会(55467)
社会科(52936)
社会科学(52928)
基金项目(40465)
(34665)
教育(34450)
资助(33502)
自然(32951)
自然科(32222)
自然科学(32212)
自然科学基金(31694)
(30375)
编号(27899)
(25721)
国家社会(25158)
中国(24577)
(24109)
重点(23442)
成果(23420)
教育部(22945)
人文(21726)
(21158)
经济(20984)
期刊
(107172)
经济(107172)
研究(60995)
中国(30472)
(26401)
管理(24143)
科学(21632)
经济研究(20754)
学报(20532)
(19142)
(18819)
国际(17717)
财经(16968)
大学(16741)
(16577)
金融(16577)
学学(15653)
问题(15385)
(14931)
世界(14777)
农业(13317)
业经(13276)
技术(12810)
教育(12258)
技术经济(10281)
统计(9300)
(9090)
贸易(9090)
商业(8599)
经济问题(8538)
共检索到26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王丽军  
●《中国经济圈及它同美国的经贸关系》一文,叙述了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区域化、集团化,竞争愈加剧烈,贸易恶化的大环境和中国经济圈轮廓的形成。文章从分析圈内各方经贸相互发展与之同美国经济发展的伙伴关系及其影响入手,指出中国经济圈在未来10年中,不仅能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论文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特征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东盟作为近邻,中国经济的崛起必将为其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的机遇,中国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条件已基本形成。论文阐述了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表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但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的区域合作原则,加强在经济、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世俭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化、集团化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为:(1)区域化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例如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正在积极与墨西哥谈判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如,1991年10月22日,欧洲两大经济集团——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卢森堡达成协议,决定于1993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区。届时,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地跨19国,人口达3.8亿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洲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殷存毅  
一、两岸经贸合作能否照搬现有区域经贸合作模式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两岸经贸合作,海峡两岸及海外华人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富有积极意义的建言或方案,其中以“中国经济圈”的设想立意最高,形式最为完备,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设想,有众多大同小异的提法,如“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人  文樟梅  
近年随着东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美国对东盟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双方的经贸合作正在进一步加强。但美国主导的TPP在带给东盟相关成员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东盟。出于"大国平衡"战略和"东盟中心地位"的考虑,东盟不仅进一步在政治安全上依赖美国,同时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关系,试图摆脱经济上依赖中国的状况,但双方发展经贸关系不会对中国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忠卫  
文章认为,后冷战时期,随着国际经济势力的重组和国际新秩序的重整,建立“环中国经济圈”合情合理且势在必行。应当通过周边若干局部经济圈的多圈联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相互渗透的产业化大协作,并选择兼有区域性开放和产业性开放双重优势的复合式开放战略来构建“环中国经济圈”。为此,应当注意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基本立足点,以梯度发展方式引导东西部极其协调地向纵深开放,并加强政府的适度调整,循环渐进地设计并推动大陆、台、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邹根宝  李敏  
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风光无限。欧盟则处于美国的阴影之下喘息。然而进入新世纪,美国的经济在经历了八年多的持续增长后,终于未能摆脱经济周期的规律,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与此相反,欧盟经济逐渐好转。但两者经济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欧盟的整体发展必然会受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影响两者的经济实力的改变,而经济实力决定国际地位。本篇正是从欧盟与美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科技创新、人力资本、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结构方面比较分析欧美经济实力,并据此对两者的关系作出预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梅冠群  
2016年美国经济延续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势头,各项指标总体表现良好,就业市场表现抢眼,美联储第二轮加息已经启动,市场前景向好。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其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比奥巴马政府有极大调整,这将为2017年美国经济走势带来更多震荡和波动,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仍将在缓慢复苏中前行。美国经济波动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继续稳住中美关系的方向盘,推进中美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沟通协调,避免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梅冠群  
2016年美国经济延续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势头,各项指标总体表现良好,就业市场表现抢眼,美联储第二轮加息已经启动,市场前景向好。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其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比奥巴马政府有极大调整,这将为2017年美国经济走势带来更多震荡和波动,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仍将在缓慢复苏中前行。美国经济波动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继续稳住中美关系的方向盘,推进中美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沟通协调,避免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彬  左晖  
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隐忧,结合美国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讨论了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与摩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国洲  黄景贵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日、韩、俄三国之间外贸依存度对相关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并运用贸易乘数比较了双边贸易对相关国家经济的贡献度(贸易所得);从(直接)投资依存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三国间相互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并运用投资收益率比较了相互投资对相关国家经济的贡献度(投资所得);综合贸易所得和投资所得,估算了双边经贸关系对相关国家经济的贡献度;最后,就如何深化中国与三国的经贸关系进行了若干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舒元  杨全发  
本文在中国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了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现状,对中美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我国也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美两国之间特殊的双边经贸关系,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导致美国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具有不同于其他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士新  
由于东盟处于东亚地区合作的核心位置,且在东亚崛起中发挥着驱动力的作用,美国需要与东盟加强经贸关系,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活力。美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法律架构和路线图。美国虽没有与东盟签署任何形式的自贸协议,但双方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由于国内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和其他问题,美国对促进与东盟贸易自由化采取的措施比较有限。当前,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谈判面临着巨大挑战,也不可能替代美国与东盟可能签署的自贸区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