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4)
- 2023(6747)
- 2022(5459)
- 2021(5050)
- 2020(4098)
- 2019(9451)
- 2018(9240)
- 2017(17236)
- 2016(8906)
- 2015(10407)
- 2014(10246)
- 2013(10518)
- 2012(10145)
- 2011(9653)
- 2010(9428)
- 2009(9145)
- 2008(8856)
- 2007(7713)
- 2006(7213)
- 2005(6815)
- 学科
- 济(68371)
- 经济(68307)
- 管理(25183)
- 方法(22696)
- 数学(20908)
- 数学方法(20856)
- 业(20402)
- 中国(17193)
- 企(15502)
- 企业(15502)
- 地方(15417)
- 地方经济(11999)
- 贸(11462)
- 贸易(11455)
- 易(11152)
- 农(10828)
- 财(10404)
- 业经(10257)
- 学(10193)
- 环境(8895)
- 制(8643)
- 融(8341)
- 金融(8341)
- 银(7739)
- 银行(7732)
- 发(7731)
- 关系(7690)
- 行(7571)
- 经济学(7384)
- 体(7186)
- 机构
- 大学(145239)
- 学院(142139)
- 济(82773)
- 经济(81711)
- 研究(58498)
- 管理(51263)
- 中国(45943)
- 理学(43538)
- 理学院(43056)
- 管理学(42670)
- 管理学院(42405)
- 财(33912)
- 京(30753)
- 科学(29771)
- 所(29148)
- 经济学(29057)
- 财经(27373)
- 研究所(26345)
- 经济学院(25963)
- 经(25112)
- 中心(24349)
- 北京(20466)
- 财经大学(20381)
- 院(20304)
- 江(18970)
- 农(18781)
- 科学院(18620)
- 社会(17137)
- 研究中心(16918)
- 范(16823)
- 基金
- 项目(87916)
- 科学(70751)
- 基金(68364)
- 研究(64726)
- 家(59497)
- 国家(59132)
- 科学基金(50185)
- 社会(47056)
- 社会科(44919)
- 社会科学(44912)
- 基金项目(34530)
- 省(29260)
- 资助(29092)
- 自然(28873)
- 自然科(28227)
- 自然科学(28219)
- 教育(27968)
- 自然科学基金(27770)
- 划(25532)
- 编号(22421)
- 国家社会(21986)
- 部(21850)
- 中国(21612)
- 发(20528)
- 重点(20061)
- 教育部(19323)
- 济(18980)
- 经济(18833)
- 成果(18523)
- 人文(18140)
共检索到227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太明
本文通过Lucas理论模型,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在取相同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导致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显著小于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中国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是美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4倍多,中国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小于美国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为尽可能减小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从而最终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消费波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彦斌
当家庭对于中国经济波动具有异质性信念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信念从两个途径影响我们对于经济周期进行的福利评价:第一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可以减小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从而增加家庭的风险容忍能力;第二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改变了中央计划者对于经济波动的主观概率分布函数的形态。按照本文的这一结论以及相应的中国宏观经济数值模拟结果,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按照以往模型所计算的结果要略小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估算模型,在克服"完全有效市场"假设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对中国在1992~2009年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估算发现,中国1952~1977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高于1992~2009年的成本,低于1978~1991年的成本。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低于美国1948~2009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经济决策部门仍然应该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基于Lucas基准模型,采用中国1985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且通过1952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阶段差异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国省一级的居民消费数据得到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不仅大于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估计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而且远远大于Lucas(1987)的估计结果;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存在显著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和阶段差异性。因此,中国政府在重视经济增...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剑峰
本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发,提出了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理论框架:基于劳动力转移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1954 ̄1975年、1976 ̄2004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事实,并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自1954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就表现出显著的共同周期现象,但是,1976年以后的周期与以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劳动力转移、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三者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经济机制,经济周期因而表现为高度同步的GDP周期、投资周期和劳动力转移周期。这种现象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将稳定投资、加快体制改革作...
关键词:
总需求 非农就业 经济周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彬 周宇楠
基于省份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善性,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经济增长的福利得益。两者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周期成本不容忽视,其高于美国州级数据的估算结果,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并不弱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结果表明,省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经济增长得益和经济稳定的相对重要性与工业化、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省份特征相关。
关键词:
省份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本文利用消费序列非平稳下的贝弗里奇—尼尔森分解方法估算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并与基于消费序列平稳下的线性方法和HP滤波分解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很大,约为美国的2-5倍;且基于消费序列平稳下的线性方法和HP滤波分解方法低估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政府在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熨平宏观经济波动上,使中国经济更加平稳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宏观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浩
美国的经济波动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波动,因此有必要对两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进行比较。文章在卢卡斯基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波动成本模型,分别使用中国和美国的宏观时间序列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模型参数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损失远高于美国,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成本达到美国的1.2~1.5倍左右,文章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卢卡斯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关键词:
周期波动 福利成本 跨国比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运行了3个周期。最近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是2007年,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掉头向下,进入了新一轮的收缩阶段。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会持续多久?经济复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从经济周期运行规律的角度把握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正确的政策调控?只有深入理解经济周期的制度原因和形成机制,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制度 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晓曙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怎么理解这个经济现象?为什么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的下行?当前经济又处在什么样的阶段?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事实上,把中国经济放在国际经济大历史视野中去分析比较,就会发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除人口因素外,资本效率遵循先递增后递减的周期规律在其中起着支配作用。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人口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的投入要素。人口结构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漪
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监管顺周期问题凸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指出,资本监管顺周期会通过银行信贷传导到一国经济产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变大,威胁金融安全,影响经济稳定。再运用1996~2012年GDP和银行信贷同比增长率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证明经济产出和银行信贷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有单向Granger因果。其次运用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的数据,具体印证实证和理论的结果。最后提出逆周期操作的监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