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789)
- 2022(8054)
- 2021(7516)
- 2020(6390)
- 2019(14753)
- 2018(14457)
- 2017(27106)
- 2016(14568)
- 2015(16779)
- 2014(16421)
- 2013(16646)
- 2012(15902)
- 2011(14808)
- 2010(14915)
- 2009(14035)
- 2008(13459)
- 2007(11628)
- 2006(10655)
- 2005(9897)
- 学科
- 济(89826)
- 经济(89756)
- 方法(36312)
- 管理(35544)
- 数学(33073)
- 数学方法(32685)
- 业(31038)
- 企(24560)
- 企业(24560)
- 中国(21965)
- 地方(18426)
- 学(16397)
- 贸(16302)
- 贸易(16294)
- 易(15862)
- 农(14897)
- 业经(13923)
- 财(13420)
- 融(13080)
- 金融(13080)
- 地方经济(12948)
- 制(11791)
- 银(11324)
- 环境(11312)
- 银行(11307)
- 行(11065)
- 和(10391)
- 农业(9719)
- 关系(9623)
- 发(9430)
- 机构
- 大学(224760)
- 学院(219636)
- 济(110864)
- 经济(109222)
- 研究(86611)
- 管理(79819)
- 理学(68536)
- 理学院(67700)
- 中国(67090)
- 管理学(66402)
- 管理学院(65987)
- 科学(49023)
- 京(47741)
- 财(46576)
- 所(44275)
- 研究所(40382)
- 财经(37633)
- 经济学(37560)
- 中心(37126)
- 经(34486)
- 经济学院(33653)
- 农(32797)
- 北京(31298)
- 院(30750)
- 江(30450)
- 业大(28487)
- 财经大学(28148)
- 范(27881)
- 师范(27631)
- 科学院(26412)
- 基金
- 项目(143182)
- 科学(114203)
- 基金(108554)
- 研究(101638)
- 家(96032)
- 国家(95421)
- 科学基金(80576)
- 社会(69067)
- 社会科(65837)
- 社会科学(65825)
- 基金项目(55321)
- 省(50733)
- 自然(50563)
- 自然科(49476)
- 自然科学(49467)
- 自然科学基金(48590)
- 资助(46914)
- 教育(45958)
- 划(44658)
- 编号(36969)
- 部(33652)
- 重点(33117)
- 发(31898)
- 国家社会(30839)
- 成果(30681)
- 中国(29976)
- 教育部(29151)
- 创(28651)
- 科研(27560)
- 大学(27273)
- 期刊
- 济(121469)
- 经济(121469)
- 研究(73073)
- 中国(42315)
- 学报(33201)
- 财(32639)
- 科学(32145)
- 管理(31145)
- 农(28659)
- 大学(25469)
- 学学(24165)
- 经济研究(22243)
- 融(21932)
- 金融(21932)
- 财经(19926)
- 农业(19894)
- 技术(18043)
- 经(17391)
- 国际(17000)
- 贸(16896)
- 教育(16847)
- 问题(16437)
- 世界(15185)
- 统计(14950)
- 业经(14039)
- 技术经济(12948)
- 策(12617)
- 业(12178)
- 决策(11669)
- 资源(10104)
共检索到34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婷
本文利用差分法、H-P滤波法以及Band-Pass滤波方法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序列长期趋势项进行分解,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检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主要经济变量的一些典型化事实,以供政策决策参考。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典型事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光明 齐鹰飞
从宏观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欠缺所在。本文采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新近提出的CF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并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并与美国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Lucas(1977)命题,也有助于为相关理论发展和宏观调控操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关键词:
实际商业周期 广义商业周期 滤波 共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我国居民收入对消费波动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消费与收入基本上沿着均衡路径运行;居民消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周期意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走势;我国居民消费敏感度较低,表明我国居民中将当期收入完全用于消费的人数很少,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跨期平滑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居民消费 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敏 周潮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典型事实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典型事实 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赜琳 朱保华
本文以1978~2005年中国经济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协动性、稳定性以及冲击的持久性特征,归纳总结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本文研究显示,运用H-P滤波方法处理中国经济的年度数据,平滑参数取值100具有合理性。在考察的21个经济指标中,除就业、城镇居民消费以外的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均高于产出的波动性,投资、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变量与产出呈较强的正向协动变化,出口、政府消费、货币等经济变量的稳定性较强,就业、居民消费等经济变量的稳定性较差。脉冲反应分析显示,产出具有较强的冲击持久性,居民消费等经济变量具有比产出更弱的持久性,而第二、三产业就业可能存在伪周期信息。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特征事实 H-P滤波 平滑参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张莉娟 王晓
文章通过构建MF-COVER-SVAR模型,并基于该混频模型对我国经济新旧常态下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度,同时也利用混频冲击分解分析、混频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混频方差分解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季月混频模型对于我国经济新旧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均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步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显著下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宏观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不论是经济旧常态时期还是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供给侧波动更显著地受单一的结构性冲击的影响,而需求侧波动则表现为受两种结构性冲击的共同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阎豫桂
2000年至今,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经济周期,本轮经济周期经历了8年持续上涨,呈现出上升持续时间长、周期跨度大、波动幅度小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从流动性视角分析本轮上升周期的因素特征。经检验,流动性是本轮上升周期的突出因素,货币不仅是"非中性"的,而且具有自我调节的"内生性",在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后,本轮经济上升周期将可能终结,经济增速放缓,但降幅不大。
关键词:
流动性 经济周期波动 新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