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5)
- 2023(11535)
- 2022(9787)
- 2021(9041)
- 2020(7860)
- 2019(18482)
- 2018(18089)
- 2017(34404)
- 2016(18648)
- 2015(21541)
- 2014(21634)
- 2013(21826)
- 2012(20778)
- 2011(19259)
- 2010(19375)
- 2009(18470)
- 2008(18141)
- 2007(16183)
- 2006(14272)
- 2005(13030)
- 学科
- 济(106020)
- 经济(105947)
- 管理(49796)
- 业(46204)
- 方法(45910)
- 数学(41603)
- 数学方法(41146)
- 企(36775)
- 企业(36775)
- 中国(25826)
- 农(21717)
- 地方(21580)
- 学(19391)
- 财(19322)
- 贸(18501)
- 贸易(18492)
- 易(17953)
- 业经(17719)
- 制(15559)
- 农业(14210)
- 融(14174)
- 金融(14172)
- 地方经济(14075)
- 银(13643)
- 银行(13612)
- 和(13571)
- 环境(13495)
- 行(13115)
- 理论(11733)
- 体(11247)
- 机构
- 大学(287540)
- 学院(284105)
- 济(135036)
- 经济(132686)
- 管理(106349)
- 研究(105472)
- 理学(91451)
- 理学院(90383)
- 管理学(88694)
- 管理学院(88161)
- 中国(80452)
- 科学(62029)
- 京(61031)
- 财(57213)
- 所(54687)
- 研究所(49715)
- 农(47799)
- 中心(46649)
- 财经(46054)
- 经济学(43907)
- 经(41840)
- 江(41112)
- 业大(40794)
- 经济学院(39472)
- 北京(39417)
- 农业(37770)
- 院(36885)
- 范(35669)
- 师范(35349)
- 财经大学(34088)
- 基金
- 项目(183703)
- 科学(145063)
- 基金(136428)
- 研究(130861)
- 家(119670)
- 国家(118815)
- 科学基金(100721)
- 社会(86050)
- 社会科(81789)
- 社会科学(81767)
- 基金项目(70673)
- 省(68823)
- 自然(64161)
- 自然科(62745)
- 自然科学(62726)
- 自然科学基金(61625)
- 教育(59913)
- 划(58877)
- 资助(58430)
- 编号(50218)
- 部(42414)
- 重点(41969)
- 成果(41150)
- 发(40501)
- 创(37254)
- 国家社会(37002)
- 教育部(36394)
- 科研(35469)
- 课题(35293)
- 创新(35103)
- 期刊
- 济(148705)
- 经济(148705)
- 研究(87911)
- 中国(53223)
- 学报(44478)
- 财(43137)
- 农(42771)
- 科学(41508)
- 管理(39383)
- 大学(33376)
- 学学(31572)
- 农业(28978)
- 融(26625)
- 金融(26625)
- 经济研究(25900)
- 技术(24715)
- 财经(24019)
- 教育(23210)
- 经(20814)
- 业经(20010)
- 问题(19942)
- 统计(18496)
- 贸(18193)
- 技术经济(16979)
- 业(16754)
- 世界(16606)
- 国际(16441)
- 策(15923)
- 决策(14753)
- 理论(12856)
共检索到43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恒 李皞宇
本文以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为研究对象,在选取11个代表性月度指标构造短期波动综合指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周期运行的总体概况、出现的新特点和形成机理,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最大特点,是上行阶段持续扩张时间较长,转入下行之后出现了一个深"V"型的急速下滑和反弹。这表明,在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的同时,政府宏观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冲击对经济运行的冲击仍不可小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周期告别了过去"大起大落"的短周期向"微波化"中长周期转变,未来的关键,是如何真正启动市场,避免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率的急速下滑,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持续扩张 深“V”型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恒 陈述云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阶段测定 新阶段 新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大勇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周期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今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将由“峰前谷后”的极度非对称性周期逐渐向以自然率为平均增长水平的对称性周期转变。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尾特征必然带来经济“软着陆”后的“软扩张”。目前经济增长的总需求驱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和谐影响等,都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中的代表性属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婷
本文利用差分法、H-P滤波法以及Band-Pass滤波方法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序列长期趋势项进行分解,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检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主要经济变量的一些典型化事实,以供政策决策参考。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典型事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关键词:
实际商业周期 广义商业周期 滤波 共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晓青 陈柏福
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但诸多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将它们分割开来进行的,即使存在少量关于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对中国1953—2007年间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孔宪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伴随着国内经济刺激计划逐渐退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日渐走高等宏观态势的相继出现,自今年8月份开始,国内经济学界对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争论和分歧明显增多。处于调整转折期的中国经济是沿着复苏的路径继续前行,还是在房地产调控新政和通胀威胁下掉头向下?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研判了当前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走势及其政策取向作出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翟建辉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
长波理论 创新 经济周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张海燕
我国的经济周期形态已经出现了新的态势 ,在经济周期分界模糊和波动性降低的同时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的关联和反应方式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规模和体制转变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经济周期形态和波动性模式的改变 ,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已经从经济“软着陆”阶段逐渐转变为经济“软扩张”阶段 ,方向性、规则性和阶段性更为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促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 ,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构筑和形成我国经济的第一轮增长型长波的主体。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波动性 非对称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