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4)
2023(10888)
2022(8864)
2021(8298)
2020(6810)
2019(15632)
2018(15210)
2017(28940)
2016(15607)
2015(17703)
2014(17303)
2013(17382)
2012(16792)
2011(15603)
2010(15733)
2009(14755)
2008(14423)
2007(12883)
2006(11931)
2005(11147)
作者
(45635)
(38171)
(38161)
(36609)
(24750)
(18195)
(17132)
(14923)
(14808)
(13716)
(13485)
(12649)
(12501)
(12501)
(12452)
(11957)
(11365)
(11066)
(10985)
(10550)
(9915)
(9404)
(9339)
(8779)
(8776)
(8727)
(8314)
(7918)
(7654)
(7607)
学科
(87182)
经济(87113)
管理(40551)
(35916)
方法(30078)
数学(27397)
(27255)
企业(27255)
数学方法(27170)
中国(24071)
地方(19493)
(19166)
(16925)
(16327)
贸易(16319)
(16191)
(15910)
业经(14689)
(14144)
地方经济(13284)
(12673)
银行(12647)
(12553)
金融(12553)
(12380)
农业(12274)
环境(12090)
(11810)
(10232)
(10201)
机构
大学(232478)
学院(231145)
(115349)
经济(113346)
研究(92425)
管理(82716)
中国(72939)
理学(69962)
理学院(69092)
管理学(68055)
管理学院(67613)
科学(52372)
(51471)
(49877)
(47352)
研究所(42855)
财经(40231)
中心(40174)
经济学(38350)
(36768)
(35831)
(34593)
经济学院(34296)
(33239)
北京(32623)
(30370)
师范(30148)
财经大学(29775)
业大(29378)
科学院(28442)
基金
项目(146558)
科学(117171)
基金(110407)
研究(106798)
(97106)
国家(96406)
科学基金(81438)
社会(71748)
社会科(68164)
社会科学(68152)
基金项目(56177)
(52131)
自然(50768)
自然科(49601)
自然科学(49586)
自然科学基金(48714)
教育(47594)
资助(46917)
(45738)
编号(40371)
(34414)
重点(33926)
成果(33695)
(33369)
国家社会(31354)
中国(30850)
教育部(29592)
课题(29037)
(29033)
人文(27918)
期刊
(133844)
经济(133844)
研究(79785)
中国(48021)
(37010)
科学(33435)
学报(33280)
管理(32796)
(32502)
(26560)
金融(26560)
大学(25636)
学学(24382)
经济研究(23734)
农业(22071)
财经(21513)
教育(19628)
(18787)
技术(18318)
问题(17464)
业经(17365)
(16871)
国际(15802)
世界(15282)
技术经济(12855)
(12363)
统计(12349)
资源(11671)
经济问题(10688)
(10498)
共检索到37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戈  
在探讨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原因的前提下,阐明了经济周期波动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传导机制,分析了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问题。最后指出,当前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动,积极拓宽宏观政策分析的国际视角,并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扩大内需的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黎克俊  马文涛  
本文采用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和基于VAR-GARCH(1,1)-ABEKK模型的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同时,由于数量型工具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效应,使得宏观调控不能忽视价格型工具的作用。还发现,就价格型工具而言,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化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大于管制利率,就数量型工具而言,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还是以信贷规模为中介无显著差异。此外,在非对称效应方面,数量型工具的影响显著强于价格型调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化利率调控的影响会加深,应综合使用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利率工具的使用力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2012年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下行压力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尽管保持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突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积聚。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探讨。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于2012年6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论坛。大会发言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晓彬  向蓉美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进而揭示出了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创  徐曼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中国的金融形势指数,以此考察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并进一步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金融周期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波动先行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周期长度大致为3年,且存在长扩张短收缩的非对称性特征;金融冲击的"产出效应"不如"价格效应"明显,金融形势好转所产生的加速效应比金融形势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稳存  
本文在IS—LM—AS模型的框架下 ,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的特点、动态调整方式。研究结论表明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 ,由于市场自身缺乏稳定机制 ,经济只存在惟一的均衡路径 ;任何冲击都会破坏经济的稳定 ,而经济体系自身不会向稳定方向调整 ,其结果是经济波动呈发散趋势。通过进一步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率政策的操作方式及绩效的考察发现 :利率政策调整滞后、调整不充分、政策操作并不成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牟雯波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采用逆周期金融交易税作为资本管制工具在抵御外部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设置投资限制的资本管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使货币政策专注管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通过不同政策安排下的福利分析可知,增加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起到负面作用,增加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的资本管制却可以减轻由投资限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放松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在资本管制工具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金融交易税可能比采用投资限制更优。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条件不断成熟,用金融交易税取代投资限制更符合浮动汇率制和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的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加根  罗晶  徐培文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就中国近20年股价与房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均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第二,房价上涨抑制居民消费,而股价上涨带动居民消费;第三,两种资产价格波动时相互作用关系是非对称的,当房价上涨时,资产配置的替代效应发挥作用导致股价下跌,而当股价上涨时,资产的财富效应发挥作用导致房价上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