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328)
- 2022(9016)
- 2021(8209)
- 2020(6622)
- 2019(14831)
- 2018(14892)
- 2017(28696)
- 2016(15083)
- 2015(17206)
- 2014(17238)
- 2013(17347)
- 2012(16293)
- 2011(15061)
- 2010(15131)
- 2009(14373)
- 2008(13901)
- 2007(12531)
- 2006(11797)
- 2005(10993)
- 学科
- 济(94590)
- 经济(94519)
- 农(46279)
- 业(43074)
- 管理(34346)
- 农业(30696)
- 方法(28194)
- 中国(25778)
- 数学(25569)
- 数学方法(25478)
- 地方(22736)
- 业经(21170)
- 企(21080)
- 企业(21080)
- 发(15618)
- 贸(15284)
- 贸易(15272)
- 制(15189)
- 易(14898)
- 学(14616)
- 财(13895)
- 地方经济(13234)
- 环境(12611)
- 发展(12571)
- 展(12557)
- 银(12294)
- 银行(12283)
- 融(12137)
- 金融(12137)
- 体(11987)
- 机构
- 学院(229754)
- 大学(226918)
- 济(119618)
- 经济(117808)
- 研究(88883)
- 管理(83652)
- 中国(71315)
- 理学(71286)
- 理学院(70556)
- 管理学(69673)
- 管理学院(69264)
- 农(53330)
- 财(48805)
- 科学(48591)
- 京(47776)
- 所(44806)
- 农业(40349)
- 研究所(40340)
- 中心(39549)
- 经济学(39096)
- 财经(38579)
- 经(35284)
- 业大(35265)
- 经济学院(35130)
- 江(34401)
- 北京(30587)
- 院(30219)
- 科学院(28976)
- 范(28940)
- 师范(28745)
- 基金
- 项目(145507)
- 科学(116085)
- 研究(110334)
- 基金(108672)
- 家(94027)
- 国家(93228)
- 科学基金(79368)
- 社会(76481)
- 社会科(72321)
- 社会科学(72303)
- 基金项目(56448)
- 省(54189)
- 教育(47110)
- 自然(45745)
- 自然科(44663)
- 自然科学(44653)
- 划(44391)
- 自然科学基金(43887)
- 资助(43679)
- 编号(43436)
- 发(35297)
- 成果(35037)
- 部(34261)
- 国家社会(33884)
- 重点(32571)
- 农(30869)
- 中国(30737)
- 发展(30131)
- 展(29705)
- 课题(29470)
- 期刊
- 济(144885)
- 经济(144885)
- 研究(76258)
- 农(57531)
- 中国(49693)
- 农业(38960)
- 财(34577)
- 科学(32815)
- 学报(32788)
- 管理(29048)
- 融(27393)
- 金融(27393)
- 大学(26513)
- 业经(25509)
- 学学(25360)
- 经济研究(23247)
- 问题(20555)
- 财经(20322)
- 业(19029)
- 技术(18696)
- 世界(17920)
- 经(17800)
- 教育(16694)
- 贸(15346)
- 农村(14608)
- 村(14608)
- 农业经济(14332)
- 经济问题(13994)
- 国际(13912)
- 技术经济(13689)
共检索到367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该文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还包括消费的增长。科技创新是生产增长的源泉也是消费增长的动力,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是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时期,该时期是短缺经济时期,不存在消费饱和的问题。改革开放后30年,主要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国内需求潜力尚待挖掘。中国城市化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适宜...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琦 肖皓 赖明勇
文章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并考虑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依赖"特征,在多元劳动力转移矩阵中引入了农民工和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设置了分阶段农民工市民化模拟场景,运用实际与拟合数据评估其动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和农民工"替代效应"引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直接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变动促进了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向熟练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了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优化;在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动了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在需求方面,国民收入的改善促进了长期消费增长,而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俊霞
在西方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其日渐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背景下,将这些理论直接用于指导我国的企业实际经营,尚有不足之处。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将企业价值的直接表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研究目标:探究清洁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影响,揭示可持续经济增长策略的内涵。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3SLS与协整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将分别减少CO_2和SO_2排放0.129%与0.408%,内生地增加GDP的0.024%和外生地减少GDP的0.089%;不同减排措施的减排成本与收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其甄别选用;20062015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虽然对CO_2和SO_2减排做出重要贡献,但固定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以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以一系列大规模生产工业的膨胀为特征的日益显现的动态规模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资本深化的工业企业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内生制约因素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外生环境制约因素看,资源和能源约束最终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仅有赖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有赖于全社会对消费模式的调节,以及政治文化条件的转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轴承产品出口增长效应进行分析,以寻找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的需求扩大是我国轴承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商品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对出口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且对2006~2008年期间的出口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竞争力效应的近一步分解发现,体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轴承产品竞争力效应不足,而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效应增长。并对提高我国轴承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提出粗浅见解。
关键词:
轴承出口 市场需求 商品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陈昌盛 许召元 崔小勇
本文分析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建立区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类居民的理论框架,证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会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渠道,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用CGE模型模拟了这些作用机制及影响,结果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市民化将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经济增长 CGE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永波
农民工对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对农民工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这是因为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上,实现城乡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是主要的出路,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必须要做出调整,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需要农民工市民化迅速发展起来。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劳动力市场,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建华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找寻与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动力。该文基于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转移进城这一国情实际,顺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源,分解经济增长作用渠道与路径,发现农民工"半城市化"严重抑制了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有益于提振消费拉动效应,强化劳动力要素效应,放大城市化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汤跃跃 张毓雄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通过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提出了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持续增长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
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就业的调整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即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并显示出与这个新阶段相联系的劳动力市场特征,揭示出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论证了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进城打工已具有不可逆转性。文章还指出,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迫切需要发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即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通过国际比较,文章论证了城市化作为新增长点的意义,对未来城市化的速度进行了判断,并澄清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扩张和人口增加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推进深度城市化战略的要点——新老居民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城市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宏 刘静
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民收人增速回落成因的剖析,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保持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翠英 李宁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与旧有的简单空间城市化和低水平人口城市化的模式有关。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引擎高速运转,必须打破原有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我国2018年的城市化率为59.58%,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进一步发挥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是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流动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谈镇 黄忠平
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已成为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界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本文在讲述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基础上,从微观要素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基础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持续 要素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实现农民工的选举权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许多农民工既没有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也没有参加户籍所在地的选举,致使其选举权难以行使。因而能否保障农民工方便、有效的参加选举是当前选举工作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工行使选举权的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认为应赋予农民工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权利,且不应该有居住期限的限制。
关键词:
农民工 选举权 保障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