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0)
- 2023(16087)
- 2022(13865)
- 2021(12970)
- 2020(10698)
- 2019(24644)
- 2018(24606)
- 2017(46552)
- 2016(24921)
- 2015(28264)
- 2014(28436)
- 2013(28409)
- 2012(26535)
- 2011(24450)
- 2010(24500)
- 2009(22601)
- 2008(21874)
- 2007(19130)
- 2006(17242)
- 2005(15740)
- 学科
- 济(122463)
- 经济(122351)
- 管理(68649)
- 业(64363)
- 企(51434)
- 企业(51434)
- 方法(47122)
- 数学(40782)
- 数学方法(40399)
- 中国(34573)
- 地方(29422)
- 农(29037)
- 业经(25218)
- 学(24824)
- 财(23158)
- 贸(21534)
- 贸易(21517)
- 易(20818)
- 制(19758)
- 农业(19731)
- 环境(18215)
- 银(18170)
- 银行(18129)
- 融(18080)
- 金融(18079)
- 行(17558)
- 和(17460)
- 地方经济(17093)
- 理论(16630)
- 技术(16263)
- 机构
- 大学(368018)
- 学院(364421)
- 济(158359)
- 经济(155182)
- 管理(140998)
- 研究(133760)
- 理学(120695)
- 理学院(119299)
- 管理学(117421)
- 管理学院(116774)
- 中国(101389)
- 京(80838)
- 科学(80237)
- 财(69115)
- 所(67970)
- 研究所(61770)
- 中心(58656)
- 农(57349)
- 财经(54954)
- 江(52847)
- 北京(52582)
- 业大(51854)
- 经(50020)
- 范(49229)
- 师范(48761)
- 经济学(48621)
- 院(48258)
- 农业(44603)
- 经济学院(43495)
- 州(43019)
- 基金
- 项目(242646)
- 科学(190786)
- 研究(178356)
- 基金(176436)
- 家(153883)
- 国家(152638)
- 科学基金(130086)
- 社会(113688)
- 社会科(107820)
- 社会科学(107793)
- 基金项目(92998)
- 省(92152)
- 自然(82877)
- 自然科(80919)
- 自然科学(80902)
- 教育(80809)
- 自然科学基金(79453)
- 划(78259)
- 资助(73509)
- 编号(71273)
- 成果(58553)
- 发(55545)
- 重点(54484)
- 部(54159)
- 课题(49977)
- 创(49633)
- 国家社会(47286)
- 教育部(46558)
- 创新(46417)
- 科研(45661)
- 期刊
- 济(182207)
- 经济(182207)
- 研究(116139)
- 中国(73671)
- 学报(55901)
- 管理(54807)
- 科学(53243)
- 农(52748)
- 财(49596)
- 大学(42485)
- 教育(40010)
- 学学(39716)
- 农业(37160)
- 融(34603)
- 金融(34603)
- 技术(32952)
- 经济研究(30087)
- 业经(27663)
- 财经(27471)
- 经(23683)
- 问题(23423)
- 图书(19638)
- 业(19585)
- 技术经济(19384)
- 贸(19203)
- 世界(18687)
- 理论(17388)
- 国际(17362)
- 科技(17115)
- 现代(16679)
共检索到55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经济过程和结构的分析,构建经济发展模型,并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运行结果表明,中国目前还处于一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随着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经济系统最终会走向迅速崩溃。通过调整政策参数组合,本文得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种方案,以及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基本可持续、经济理想可持续三种发展情境,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应对政策措施。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经济可持续发展 仿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且还应对常态社会与常态经济、虚拟经济、虚拟性货币、宏观调控、经济学最基础范畴等基础研究给予创新,对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新型工业化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进行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理论的研究还要肩负起监督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张贝贝
文章构建了函数型全局拉开档次评价法,根据全局拉开档次准则确定指标权重,将多元评价函数转化为综合评价函数(CEF),通过CEF积分值进行短期、长期评价;进一步对CEF进行FPCA,利用PCS的加权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并以主成分综合得分(PCCS)进行长期评价。选择5个经济指标,运用上述方法对我国各省份进行聚类与排序,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只有约1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且发达地区差异大于发展较差地区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展地区排名都比较稳定且规模较小,发展中地区很多;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东北三省、河北、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下降较多,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起伏较大,稳定性较差,安徽、陕西等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排名进步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石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系统应由内部结构系统和外部支撑系统组成,即由资源环境、消费、企业、产业、科技以及政府六个关键因素构成的循环系统。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内各关键要素的数量联系,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江阴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 系统动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舫舸
一、引言2014年11月1—2日,受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期刊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7家期刊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人口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主持人语: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以国内改革形成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体制优势,又以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开放中的瓶颈及障碍的姿态来加快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在与世界的互动交流中,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全球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源型技术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在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以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为导向的创新型创业活动及其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变革及可持续发展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对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相适应,组织变革的重心是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的演化,制度变革的重心则是从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克莱因 周明武
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已进行了16年,现正朝着其所确立的2000年发展目标行进。然而,对能否实现这些目标,既有怀疑者,也有反对和批评者。确实,在没有取得真正的丰硕成果之前,来评判其发展过程是否取得成功还为时过早。阿根廷的发展似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星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成为国内外热议话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国情,以创新和实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烙印;三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问题。由丁任重教授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一书(2013年上半年)没有试图归纳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却以极具战略眼光的系统的视角、手术刀式的解剖,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航 周军
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不稳定、产业结构失衡、城市及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这三个方面。内部土地、人口密度等要素的不平衡,外在的市场建设不完善以及导向式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够彻底是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的成因,文章提出加强民生建设、发起新一轮改革,平衡地方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汇率调整、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缓解城乡发展失衡这五条促进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建议,以实现我国未来经济获得更平稳的增长和更公平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19922013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3年,中国总体地区差距呈下降趋势,但其动态演变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区域内部差距得到有效遏制,尚缺乏区域间经济协调的统一框架。(2)南部沿海地区对于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影响较大,地区内部尤其是广东省内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并未发挥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未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短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及其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需和内资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需预期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来看,出口的短期效应明显,进口的长期效应明显,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不如进出口贸易,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不如FDI显著;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和内资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外资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内需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因素 长期 短期 动态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利用1992~2013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3年,中国总体地区差距呈下降趋势,但其动态演变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区域内部差距得到有效遏制,尚缺乏区域间经济协调的统一框架。(2)南部沿海地区对于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影响较大,地区内部尤其是广东省内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并未发挥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未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3)空间Markov转移概率估计结果表明,空间因素在中国地区经济动态演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高水平地区为邻能够显著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相关问题做了重要论述,主要有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最鲜明特征,新时代要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结构、完善市场机制、扩大开放、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时代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重点是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提高高质量发展等。需要加强的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研究,以及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