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3)
- 2023(14825)
- 2022(12503)
- 2021(11620)
- 2020(9360)
- 2019(21413)
- 2018(20910)
- 2017(39349)
- 2016(21352)
- 2015(23812)
- 2014(23998)
- 2013(23877)
- 2012(22863)
- 2011(20740)
- 2010(21257)
- 2009(19553)
- 2008(19932)
- 2007(17626)
- 2006(16031)
- 2005(14966)
- 学科
- 济(107645)
- 经济(107550)
- 管理(64356)
- 业(59885)
- 企(47488)
- 企业(47488)
- 方法(36232)
- 财(35305)
- 中国(33594)
- 数学(32035)
- 数学方法(31715)
- 地方(28043)
- 农(26619)
- 制(21808)
- 业经(21470)
- 学(19665)
- 贸(19611)
- 贸易(19594)
- 易(19010)
- 银(18740)
- 银行(18724)
- 务(18522)
- 财务(18488)
- 财务管理(18432)
- 行(18015)
- 企业财务(17633)
- 融(17619)
- 金融(17619)
- 农业(17593)
- 地方经济(16328)
- 机构
- 学院(308686)
- 大学(307729)
- 济(144318)
- 经济(141585)
- 研究(117815)
- 管理(111781)
- 理学(93921)
- 中国(93174)
- 理学院(92808)
- 管理学(91512)
- 管理学院(90916)
- 财(73256)
- 京(66512)
- 科学(66456)
- 所(60586)
- 财经(53955)
- 研究所(53948)
- 中心(51828)
- 经(48991)
- 农(48402)
- 江(47941)
- 经济学(46287)
- 北京(43477)
- 院(41888)
- 经济学院(41291)
- 范(40560)
- 师范(40190)
- 财经大学(39625)
- 业大(39108)
- 州(37821)
- 基金
- 项目(190882)
- 科学(151206)
- 研究(142356)
- 基金(139739)
- 家(121293)
- 国家(120268)
- 科学基金(102366)
- 社会(93814)
- 社会科(89122)
- 社会科学(89103)
- 省(72125)
- 基金项目(71374)
- 教育(64466)
- 自然(62586)
- 自然科(61149)
- 自然科学(61134)
- 划(60956)
- 自然科学基金(60068)
- 资助(58863)
- 编号(55368)
- 成果(47231)
- 发(46203)
- 部(43851)
- 重点(43661)
- 课题(40294)
- 国家社会(39916)
- 创(38999)
- 性(38744)
- 发展(38034)
- 教育部(37961)
- 期刊
- 济(172980)
- 经济(172980)
- 研究(106621)
- 中国(69787)
- 财(60300)
- 农(45648)
- 管理(45106)
- 学报(43880)
- 科学(42139)
- 融(37254)
- 金融(37254)
- 大学(34134)
- 教育(32283)
- 学学(32208)
- 农业(31114)
- 经济研究(29845)
- 财经(28725)
- 技术(25928)
- 业经(25070)
- 经(24875)
- 问题(22201)
- 贸(20229)
- 国际(18250)
- 世界(18196)
- 业(16981)
- 技术经济(16368)
- 统计(14826)
- 会计(14026)
- 现代(13833)
- 经济问题(13776)
共检索到505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发展阶段是科学制定财政政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对财政政策调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四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特征的变化,全面、系统分析其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调控要突出重点,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要重点支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着力加大对市场主体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市场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创造外部条件。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 经济新常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发展阶段是科学制定财政政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对财政政策调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四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特征的变化,全面、系统分析其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调控要突出重点,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要重点支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着力加大对市场主体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市场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创造外部条件。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 经济新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甫 王雷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如此成就,不可否定财政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前10年和后10年的经济环境不同,财政政策的效应必然有所差异。基于此,本文分别选择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这两个阶段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进行脉冲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对此问题进行探讨。脉冲反应分析发现,在这两个阶段,我国政府支出增加都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然而1991至2000年阶段的税收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要小于2001至2010年阶段的效应。方差分解分析比较发现,从财政视角来看,从1991-2000年时期到2001-2010年时期,关于对GDP的贡献大小,供给冲击的贡献由第一位变为第二位,而税收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崔畅 谢卫东
财政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它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GDP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通过对经济周期状态的划分和度量 ,我们发现在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不同程度的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具有非对称反应 ,而且预算盈余也表现了非对称迹象。因此 ,在我国经济的收缩期 ,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来刺激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 ,尤其要注意发挥财政收入对经济波动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非对称性 经济周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璐璐
土地政策与经济发展转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土地政策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对经济发展转型产生影响,通过行政干预、市场调节、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等来实现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转型对土地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因应经济发展转型,我国土地政策历经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在土地政策选择上,应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开发,改革征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促进土地市场城乡一体化,运用土地政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经济发展转型 土地利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琳琰 张彩云
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消费尤其是消费升级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以及中国各省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事实,在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省份2002—2019年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消费对中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影响变化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在中高收入阶段,消费率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负向影响,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到了高收入阶段,消费率及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消费升级的机制分析表明,在中高收入阶段,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消费率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到了高收入阶段,消费升级导致消费率对经济发展不再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升级取而代之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三,就中介效应机制回归结果对消费升级的作用予以阐释,在中高收入阶段,消费升级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减弱了消费率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进入高收入阶段后,这种间接影响转变为抑制作用,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明显占据主导。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消费率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源
政府间财政分权在现实中不断演进,财政分权思想的发展却束缚了其前景。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财政分权是百利而无一害,公共经济学中的财政联邦主义也并非主张分权程度越高越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继华 徐文莉
通过抚脉"气象经济的国际性走势",客观总结国际上现有的"几种范式的比较",特别是理性剖析"中国气象界的迟滞与彷徨"招致的现实困窘给我们的警示,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近期宜为:"公益为主,兼营商业化"的澳大利亚模式;远期宜为:"公私有别"的"准美国模式"。
关键词:
气象经济 国际走势 迟滞与彷徨 路径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作者认为,近年来在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财政困难的原因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各年的增幅起伏较大;财政支出规模刚性增长,支出结构僵化,调节弹性很小;债务依存度不高,且90年代是还债高峰。据此,作者就增长速度、总量平衡、经济波动、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和收入分配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与财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性的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本文总结了近两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仍应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财政政策。在国债政策上应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 ,后期应逐步缩小财政赤字规模。在支出政策上要逐步解决“越位”与“缺位”的矛盾 ,按照公共财政原则退出竞争性领域 ,重点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投资。在制度的创新上 ,应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大力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效率 ;健全复式预算制度 ,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实现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改革国库管理体制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 ;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并加强财政政策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财政政策从投资、人才流动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针对目前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失,应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调整区域性的税收政策,消除因税收政策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调整财政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