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8)
- 2023(15106)
- 2022(12648)
- 2021(11709)
- 2020(9554)
- 2019(21612)
- 2018(21318)
- 2017(39964)
- 2016(21425)
- 2015(24053)
- 2014(23987)
- 2013(23568)
- 2012(22385)
- 2011(20845)
- 2010(21381)
- 2009(20141)
- 2008(19989)
- 2007(17913)
- 2006(16691)
- 2005(15764)
- 学科
- 济(109169)
- 经济(109059)
- 管理(59294)
- 业(54894)
- 企(42721)
- 企业(42721)
- 方法(35444)
- 中国(34246)
- 数学(30290)
- 数学方法(29956)
- 农(28666)
- 地方(28019)
- 业经(23177)
- 财(21968)
- 贸(20815)
- 贸易(20796)
- 制(20626)
- 易(20148)
- 学(19649)
- 农业(18996)
- 银(18938)
- 银行(18929)
- 行(18478)
- 融(18086)
- 金融(18085)
- 地方经济(16679)
- 环境(15741)
- 发(15671)
- 策(15340)
- 理论(14909)
- 机构
- 学院(313207)
- 大学(312069)
- 济(145723)
- 经济(142860)
- 研究(116948)
- 管理(114583)
- 理学(95863)
- 理学院(94764)
- 管理学(93429)
- 管理学院(92821)
- 中国(92789)
- 财(68179)
- 京(67305)
- 科学(64341)
- 所(58522)
- 中心(52451)
- 财经(52121)
- 研究所(52030)
- 江(49672)
- 经(47260)
- 经济学(46480)
- 农(45317)
- 北京(44022)
- 范(43825)
- 师范(43503)
- 院(41603)
- 经济学院(41368)
- 州(39609)
- 财经大学(38258)
- 业大(37468)
- 基金
- 项目(190425)
- 科学(151659)
- 研究(147262)
- 基金(138353)
- 家(118140)
- 国家(117119)
- 科学基金(100399)
- 社会(96835)
- 社会科(91881)
- 社会科学(91868)
- 省(72385)
- 基金项目(70119)
- 教育(67696)
- 划(60894)
- 编号(59715)
- 自然(59237)
- 自然科(57838)
- 自然科学(57824)
- 资助(57811)
- 自然科学基金(56801)
- 成果(51033)
- 发(46618)
- 部(43639)
- 重点(43398)
- 课题(43228)
- 国家社会(40735)
- 创(39275)
- 发展(38991)
- 展(38391)
- 教育部(38342)
- 期刊
- 济(179563)
- 经济(179563)
- 研究(109588)
- 中国(70947)
- 财(50722)
- 管理(46612)
- 农(44125)
- 科学(40605)
- 教育(40042)
- 学报(39615)
- 融(38388)
- 金融(38388)
- 大学(31446)
- 经济研究(30083)
- 农业(29765)
- 学学(28998)
- 技术(27916)
- 业经(27663)
- 财经(27349)
- 经(23914)
- 问题(23037)
- 贸(20929)
- 国际(18988)
- 世界(18591)
- 技术经济(16821)
- 业(15627)
- 图书(15153)
- 统计(14924)
- 坛(14732)
- 论坛(14732)
共检索到515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五、工业发展速度与结构变动趋势 (一)工业发展速度与相关因素 在本世纪最后10年和下世纪前10年,我国工业均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整个20年的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1991~2000年为第一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00年,工业增加值为21912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3%。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4558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发展战略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初我国能否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为此,本刊刊登一组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作者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政策选择及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等问题各抒己见。本刊希望能以此有助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更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一、1991—20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特征 1.1 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我们对未来17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并结合定性分析,结论是:1991—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测算,90年代我国GDP可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2000年GDP可达41857亿元(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人均GDP可达3283元;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不会低于年均7.5%,按此计算,2010年GDP为86269亿元,如果2000年后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人均GDP将达6311元。1990—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25%。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忠 赵玲 何茜茜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是大国竞争“新赛道”和全球经济治理新制高点。对数字经济的理论溯源证明,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对数字经济的已有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表象描述。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字生产要素进行经济学释义,解构数字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内涵,揭示了数字经济内在矛盾运动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中国特色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逻辑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特色 融合发展 理论与政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作了深入辨析,剖析了推动型经济发展和带动型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实质,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本文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最深层因素、国际经济基本关系与结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国际性经济体制、世界经济格局等层次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概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两"手"并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拓展,既是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结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元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在政策选择上需要重点把握的基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两策",保经济企稳回升。选择政策调整的合理时机,特别是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从国内外因素来看,当前绝对不是调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合适时机。乐观估计,2010年上半年可能是我国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为合适的时机。二是关注和防范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如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金融机构的多重风险、国际收支失衡加剧的风险等。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政策微调重在防范风险和优化结构。三是加快改革,促经济长远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亮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这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思路,应综合经济学说史中的不同理论加以探讨,深入研究我国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变革的历史演化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探究体制改革、结构性问题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将技术、制度、公平等不同动力解说有机统一起来,来构建一个适合中国转型特征并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石全虎
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县域金融发展,支持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作用体现为:筹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带动县域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从"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两种县域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来看,现阶段金融效率的提高和"供给领先型"金融发展模式是我国县域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洪明
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不是孤立的,它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并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因此,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对思考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管春英
文章基于对包容性思想研究现状的梳理,探讨包容性思想的当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从包容性发展理论强调发展内容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四个方面揭示包容性思想与当代政治经济学均衡发展观的耦合关系。研究结论启示我们,用当代政治经济学观点构建包容性发展理论的落脚点,应做到: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成果共享;三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持续绿色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合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卫星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思考白卫星老话得重提──农业和农村问题近两年,中国经济形势看好。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又困扰着经济发展。同时,粮食价格突然暴涨,人们眼前似乎迷漫着一团迷雾。第一,摆脱双重压力下的粮食问题。多年来,我国面临着双重压力的粮食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远红 罗予东
《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迎来了经济发展的低碳时代。文章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应当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效目标,推进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将有效降低碳排放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终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低碳社会。
关键词:
低碳 经济 碳排放 能效 全球变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