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10353)
- 2022(8582)
- 2021(7847)
- 2020(6222)
- 2019(14226)
- 2018(13907)
- 2017(25978)
- 2016(13609)
- 2015(15499)
- 2014(15429)
- 2013(15701)
- 2012(15335)
- 2011(14511)
- 2010(14637)
- 2009(13667)
- 2008(13225)
- 2007(11645)
- 2006(10963)
- 2005(10475)
- 学科
- 济(87319)
- 经济(87250)
- 管理(32427)
- 业(31942)
- 中国(27535)
- 方法(25704)
- 地方(25052)
- 数学(22879)
- 数学方法(22790)
- 企(21111)
- 企业(21111)
- 农(20924)
- 业经(16680)
- 地方经济(15814)
- 贸(15441)
- 贸易(15425)
- 易(14898)
- 农业(14893)
- 学(14177)
- 融(13258)
- 金融(13258)
- 发(13230)
- 制(12791)
- 银(12789)
- 银行(12771)
- 行(12609)
- 环境(12304)
- 财(11913)
- 发展(9814)
- 展(9789)
- 机构
- 大学(208736)
- 学院(207996)
- 济(107396)
- 经济(105708)
- 研究(86696)
- 管理(72840)
- 中国(67085)
- 理学(60720)
- 理学院(59903)
- 管理学(59227)
- 管理学院(58815)
- 科学(47273)
- 京(46110)
- 财(45331)
- 所(44405)
- 研究所(39797)
- 中心(36721)
- 经济学(35779)
- 财经(35272)
- 农(32519)
- 经(32173)
- 经济学院(31923)
- 江(31135)
- 北京(30898)
- 院(30611)
- 范(28852)
- 师范(28623)
- 科学院(26924)
- 财经大学(25981)
- 业大(25263)
- 基金
- 项目(127790)
- 科学(101627)
- 研究(96856)
- 基金(93813)
- 家(81432)
- 国家(80783)
- 科学基金(67979)
- 社会(66047)
- 社会科(62861)
- 社会科学(62852)
- 基金项目(47920)
- 省(47234)
- 教育(42554)
- 划(40089)
- 资助(38984)
- 自然(38879)
- 自然科(37960)
- 自然科学(37949)
- 自然科学基金(37295)
- 编号(36714)
- 发(35084)
- 成果(30836)
- 部(29723)
- 发展(29504)
- 重点(29503)
- 国家社会(29094)
- 展(29039)
- 中国(27631)
- 课题(27198)
- 创(26053)
- 期刊
- 济(131714)
- 经济(131714)
- 研究(75231)
- 中国(48889)
- 农(32137)
- 财(31800)
- 管理(30463)
- 科学(28986)
- 学报(28157)
- 融(24642)
- 金融(24642)
- 经济研究(22933)
- 农业(22239)
- 大学(22043)
- 教育(21477)
- 学学(20616)
- 财经(19049)
- 业经(18852)
- 技术(18391)
- 问题(17285)
- 经(16799)
- 贸(15745)
- 世界(15353)
- 国际(14732)
- 业(12664)
- 技术经济(12373)
- 经济问题(10948)
- 统计(10396)
- 经济管理(9866)
- 改革(9775)
共检索到34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孝德
中国20 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土地、资本、人力等资源增殖的过程, 更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创新过程。推动中国20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创新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改革推动下的体制创新; 二是开放中形成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信息的引入和流动; 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短缺经济和潜在国内需求释放; 四是政府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推动、正确领导和决策。当代中国正处在从第一轮经济改革与发展向第二轮转变的过程。由于原有的社会创新资源发挥作用的边际成本增大和边际效益的递减, 由此决定了从第一轮向第二轮转变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必须从培育新的社会创新资源着手, 找到中国第二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物质资源 社会资源 创新 增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运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选选
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经济区域间差距也在快速扩大,区域差距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各省统计数据合并计算出东、中、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1987-2007年的各项指标,在定性分析了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之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投资系数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鹏 王倩
文章阐述了我国必须"节能减排",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大理由。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实行"节能减排"的整体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源型技术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在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以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为导向的创新型创业活动及其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变革及可持续发展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对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相适应,组织变革的重心是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的演化,制度变革的重心则是从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平
通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GDP、进口值、出口值四大总体指标的对比分析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伏瞻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6年中国经济将直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本质是要摆脱长期以来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旧模式的依赖,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增强金融业自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化解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关键是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国内要把制造业的高成本通过服务环节的创新降下来,从而释放产能;要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到海外去获得财富增长的机会。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实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改革的方向,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供给侧改革 自贸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宏君
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究竟会遇到什么样问题,作者从理论、决策行为、市场、产业、高科技、国营大中型企业、金融、外经、地方行为、经营机制十大方面。提纲式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一提法和问题的实质是否准确,有待人们作以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珺 冉忠明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国内外学者对交通运输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缺乏深入研究。从区域差异化的视角入手,分别考察总货运交通,细分为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货运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得出结论为:货运交通能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显著性影响;不同的货运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的货运交通运输方式差异明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同时全国及四大区域的货运交通对城市经济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且空间溢出作用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并通过了空间GMM模型和改变时间区间的稳健性检验。并针对当前的货运交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总会计师第二次高级论坛”上发表“中国金融形势及改革任务”的专题演讲时指出,由于经济发展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快,中国经济结构目前存在四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