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8)
2023(14705)
2022(12335)
2021(11332)
2020(9201)
2019(20754)
2018(20447)
2017(38382)
2016(20660)
2015(23359)
2014(23318)
2013(23189)
2012(22337)
2011(20763)
2010(21088)
2009(19783)
2008(19671)
2007(17670)
2006(16102)
2005(15316)
作者
(61952)
(51814)
(51663)
(49101)
(33421)
(24639)
(23376)
(19953)
(19845)
(18556)
(18217)
(17467)
(17050)
(16960)
(16664)
(16000)
(15356)
(15169)
(15015)
(14565)
(13496)
(12765)
(12482)
(12075)
(11761)
(11641)
(11604)
(11290)
(10488)
(10355)
学科
(109553)
经济(109425)
管理(58737)
(52797)
(40932)
企业(40932)
方法(35944)
中国(32741)
数学(31305)
数学方法(31062)
地方(28222)
(26162)
业经(22750)
(22454)
(22131)
(20721)
(19102)
贸易(19086)
(18463)
(18166)
金融(18162)
(17951)
银行(17927)
农业(17624)
(17476)
环境(17154)
地方经济(16962)
(15592)
(15575)
(13931)
机构
大学(313640)
学院(311350)
(143846)
经济(141178)
研究(121191)
管理(110826)
中国(93463)
理学(93339)
理学院(92114)
管理学(90735)
管理学院(90129)
科学(69776)
(68541)
(66893)
(62279)
研究所(55939)
中心(52624)
财经(51753)
(50207)
(48564)
(46883)
经济学(46702)
北京(44457)
(43414)
(42969)
师范(42590)
经济学院(41683)
业大(40742)
农业(38928)
财经大学(38158)
基金
项目(197806)
科学(157285)
研究(146571)
基金(145429)
(127009)
国家(126007)
科学基金(106772)
社会(97670)
社会科(92755)
社会科学(92737)
基金项目(75199)
(74617)
教育(66019)
自然(64700)
(63720)
自然科(63160)
自然科学(63139)
自然科学基金(62042)
资助(59732)
编号(56662)
(48461)
成果(48093)
重点(45904)
(45440)
国家社会(42184)
课题(41383)
(40622)
(39987)
发展(39647)
教育部(39130)
期刊
(173588)
经济(173588)
研究(105072)
中国(70449)
(50053)
(48017)
学报(47180)
科学(45748)
管理(44791)
大学(36306)
(34686)
金融(34686)
学学(33995)
教育(33077)
农业(32697)
经济研究(28963)
财经(27443)
技术(26323)
业经(25371)
(23850)
问题(22591)
(19858)
世界(18672)
国际(18369)
(17342)
技术经济(16567)
统计(14862)
资源(14174)
经济问题(14006)
现代(13905)
共检索到503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秀  刘传明  
文章基于2000—2016年相关数据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的新克强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再考察,并对经济发展的收敛机制进行了再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区域差距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性;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为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发展差距,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将在长时间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态势;经济整体上存在绝对β收敛,但不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桂红  肖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它的均衡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就必须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有清楚的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薄建奎  李寻  于雅静  
文章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我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经济指数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网络社会对我国东西部信息经济发展贡献的差异较大,对西部的贡献稍大于东部;在控制地区差异的条件下,网络社会指数会促使我国各省市区的信息经济以1.26%的速度收敛。因此,应进一步缩小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特征。研究价值:揭示出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并进一步识别出各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萍萍  徐晓红  李壮壮  
文章运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极和多极分化现象。(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上述发现对于缩小数字经济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贾文星  
本文基于198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商品贸易、金融发展四个维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并以不同的空间关联网络作为权重,通过动态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经典β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传递性与交互性对于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存在显著作用,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普遍的相关依赖关系,但网络关联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空间网络权重下均呈现收敛,但收敛速度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增长在1991年前后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收敛特征,1991年前区域经济分化趋势明显,1991年后区域经济β收敛特征显著;同时,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趋势。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空间关联网络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学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宋学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15元,其中最富有的上海市为2247元,超过全国平均值613%,最贫困的贵州省为156元,低于全国平均值50%,上海的人均收入为贵州的143倍。1992年上海人均收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萌  姜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国际贸易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全面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欧盟多方位布局数字经济战略,中欧贸易无疑会在这一调整中发生深刻变化。为探明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欧贸易联动的内在机理,并为欧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利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在构建欧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欧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欧盟数字经济水平的发展可显著提升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增加值,中欧的贸易成本与欧盟数字经济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与覆盖率随着欧盟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发挥了中介作用,成为提高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利得的关键支撑。鉴于此,中国应提升中欧数字联动,助力贸易降本增效;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力度,推动中欧技术协同创新;拓宽中欧数字通路,促进双方供需对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付一婷   薛蔚雯   周欣  
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5—2018年的综合金融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检验,通过收敛内生识别算法对我国现存的金融收敛集团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对收敛集团的分布以及收敛路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整体不存在收敛的趋势,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也均表现出发散特征。本文进一步内生识别出4个金融收敛集团,其分布呈现“高水平集团成员少,低水平集团成员多”的金字塔式形态,且低水平收敛集团与高水平收敛集团间差距明显,存在“东部发达,中、西以及东北欠发达”的金融极化现象。基于此,本文认为收敛集团间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集团内应构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机制,从而加快金融收敛速度,促进各地金融水平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冬莉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泰尔指数对省域流通经济差异的收敛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其收敛速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特征,即本地差异的形成也会加剧邻近地区差异的扩大。改善经济、政策、劳动力因素及城镇化的推进在促进本地商贸流通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空间地理角度来看,其在抑制邻近地区流通经济差异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珍  谢五洲  
选取地区GDP和货运量作为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定量研究中部六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区域物流发展是推动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中部六省GDP增长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不是太显著。最后建议中部各省应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来制定相关政策,将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之间的长效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使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益能力要强于中部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创新主体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要强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由此,建议可从提高创新主体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构建跨区域数字合作发展格局,消除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等方向着手,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稳步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使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益能力要强于中部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创新主体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要强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由此,建议可从提高创新主体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构建跨区域数字合作发展格局,消除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等方向着手,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稳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虎  杨勇攀  
地区经济要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现状与区域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而对于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还较少研究。文章则基于这一点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分析加以研究以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并以此为地方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