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35)
- 2023(22084)
- 2022(19013)
- 2021(17630)
- 2020(14828)
- 2019(34325)
- 2018(33922)
- 2017(63758)
- 2016(34833)
- 2015(39669)
- 2014(39714)
- 2013(39436)
- 2012(36895)
- 2011(33748)
- 2010(33920)
- 2009(31509)
- 2008(31301)
- 2007(27685)
- 2006(24384)
- 2005(22167)
- 学科
- 济(155418)
- 经济(155254)
- 管理(97050)
- 业(92924)
- 企(75209)
- 企业(75209)
- 方法(65594)
- 数学(56928)
- 数学方法(56193)
- 中国(42942)
- 农(40285)
- 财(36024)
- 学(34417)
- 地方(33874)
- 业经(32890)
- 贸(28647)
- 贸易(28631)
- 易(27698)
- 制(27165)
- 农业(27142)
- 融(23723)
- 金融(23718)
- 银(23642)
- 理论(23633)
- 银行(23568)
- 和(22845)
- 环境(22813)
- 行(22620)
- 务(21857)
- 财务(21765)
- 机构
- 大学(511996)
- 学院(508292)
- 济(210563)
- 经济(206137)
- 管理(192796)
- 研究(181455)
- 理学(165756)
- 理学院(163765)
- 管理学(160687)
- 管理学院(159773)
- 中国(136338)
- 科学(112717)
- 京(110799)
- 财(95557)
- 所(93778)
- 农(88656)
- 研究所(85371)
- 中心(81001)
- 业大(77076)
- 财经(76047)
- 江(75856)
- 北京(70708)
- 农业(69588)
- 经(69041)
- 范(68950)
- 师范(68232)
- 院(65235)
- 经济学(64295)
- 州(60878)
- 经济学院(57741)
- 基金
- 项目(339105)
- 科学(265663)
- 基金(245737)
- 研究(243777)
- 家(216099)
- 国家(214327)
- 科学基金(182191)
- 社会(153470)
- 社会科(145388)
- 社会科学(145350)
- 省(131465)
- 基金项目(129081)
- 自然(119122)
- 自然科(116372)
- 自然科学(116334)
- 自然科学基金(114279)
- 教育(112599)
- 划(111594)
- 资助(102882)
- 编号(98171)
- 成果(80812)
- 重点(76834)
- 部(74999)
- 发(74321)
- 创(69193)
- 课题(68884)
- 科研(65077)
- 创新(64756)
- 教育部(63801)
- 国家社会(63395)
- 期刊
- 济(236097)
- 经济(236097)
- 研究(153273)
- 中国(101634)
- 学报(85450)
- 农(80643)
- 科学(77455)
- 财(72654)
- 管理(71202)
- 大学(64010)
- 学学(60075)
- 教育(56838)
- 农业(55556)
- 融(46727)
- 金融(46727)
- 技术(44908)
- 经济研究(38289)
- 财经(37636)
- 业经(36802)
- 经(32362)
- 问题(30501)
- 业(29556)
- 图书(26807)
- 贸(25928)
- 技术经济(25820)
- 统计(24769)
- 版(24507)
- 世界(23685)
- 理论(23423)
- 科技(23365)
共检索到769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短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及其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需和内资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需预期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来看,出口的短期效应明显,进口的长期效应明显,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不如进出口贸易,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不如FDI显著;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和内资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外资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内需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因素 长期 短期 动态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定涛 张之 范进
基于LMDI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与产业用地脱钩指数分解模型,研究脱钩指数的影响因素,并以中国2001—2011年城市产业用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用地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用地强度效应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用地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对脱钩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未能充分释放出调节效能。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士杰 饶亚会
基于1978—2013年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引入组合方法,构建包括指标体系、事前检验、方法组合及事后检验的组合评价分析体系,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呈现一定的时序特征,经历低—高—低—高四个阶段,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较为吻合。对时序变化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宏观调控的适度性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且2010年以来经济发展质量进入了与GDP增速变化反向的新常态。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 组合评价法 时序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坤荣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我国近20年制度变迁的增长效应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文献概览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李婷
本文以1985~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存在区域差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基于资本驱动的,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力度不大,外资依存度的影响力度略高于贸易依存度。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均对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但整体上金融发展对效率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康华 刘翔
本文基于1978~2007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政府财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构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政府财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增长和政府财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短期来看,北京市的经济增长可以促进自身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增长,而政府财力的扩张除了对自身的增长有利以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推进税制改革和优化政府支出成为当前公共财政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财力 动态关系 VEC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文章吸收了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城乡发展基本思想,构建了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存在报酬差异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和城乡统筹发展,并以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了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认为城乡分割的政策因素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层级结构形成,以"农民工"身份进入现代产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全部的要素报酬导致改革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限制了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立君 李建军
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发展评价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反映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通过建立银行业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出1978-201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结果显示,银行业与经济失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优良协调发展的年份有9年。结合各年实际状况分析发现,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改革因素对两个系统的协调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深化银行业改革要以提升银行业稳健性、构建一个适度竞争的银行业体系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银行业 经济发展 发展协调度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少之 任志江
一五战略实质上是以苏联模式为基础的均衡重工业优先战略。大跃进战略虽然从理论上和方法上对一五战略和苏联模式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把重工业优先原则扭曲到畸形,并严重忽视了经济规律,最终使大跃进变成了大灾难。在不寻常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备战战略,成为一个特殊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洋跃进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原则时代化和具体化的产物,其本质是一个极端的重工业优先战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心勇 赵丽芬
合理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发现32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49%,其增长主要来自制度变迁,这一结果与我们观测到的实际情况及众多文献均较为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发现2006—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地产拉动的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经济增长的模式在2006—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峰,而随后为应付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刺激政策使其达到近年来的顶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同光 齐兰
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由运输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演进所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因其对区域经济的强劲带动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各地政府培育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亦十分明显。本文以中国部分门户复合枢纽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的临空经济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区县级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影响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航空客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本对临空经济有正向作用,航空物流与临空经济显著负相关,经济政策和生产性服务业对临空经济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机场所在城市发展临空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理论指引意义。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影响因素 地区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刘仓 程晓歌 马婷
采用1985~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投入产出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先进 王登礼
中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自身因素外,哪些宏观因素与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是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区域内社会组织及三种主要社会组织类型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城镇化、高等教育因素与社会组织发展不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公益文化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社会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对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发展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