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8)
- 2023(12132)
- 2022(10131)
- 2021(9458)
- 2020(7625)
- 2019(17675)
- 2018(17541)
- 2017(33140)
- 2016(17465)
- 2015(20046)
- 2014(19961)
- 2013(19845)
- 2012(18717)
- 2011(17578)
- 2010(17888)
- 2009(16596)
- 2008(16108)
- 2007(14198)
- 2006(13091)
- 2005(12255)
- 学科
- 济(102119)
- 经济(102041)
- 管理(44029)
- 业(41153)
- 方法(36775)
- 数学(33147)
- 数学方法(32625)
- 企(31142)
- 企业(31142)
- 中国(29347)
- 地方(25572)
- 农(22264)
- 业经(19443)
- 贸(17752)
- 贸易(17736)
- 易(17165)
- 学(16733)
- 地方经济(15933)
- 农业(14995)
- 制(14803)
- 融(14791)
- 金融(14790)
- 财(14507)
- 银(14475)
- 银行(14466)
- 行(14189)
- 发(14122)
- 环境(13615)
- 理论(12197)
- 和(11880)
- 机构
- 学院(260888)
- 大学(260528)
- 济(124597)
- 经济(122430)
- 研究(99158)
- 管理(95607)
- 理学(80973)
- 理学院(80016)
- 管理学(78590)
- 管理学院(78103)
- 中国(77102)
- 京(56874)
- 科学(55768)
- 财(53022)
- 所(50071)
- 研究所(45077)
- 中心(43006)
- 财经(41668)
- 经济学(40361)
- 江(38599)
- 农(38209)
- 经(37936)
- 北京(37573)
- 经济学院(35954)
- 范(35484)
- 院(35260)
- 师范(35194)
- 业大(32748)
- 州(30935)
- 财经大学(30775)
- 基金
- 项目(164132)
- 科学(130464)
- 研究(122602)
- 基金(119967)
- 家(103997)
- 国家(103204)
- 科学基金(88078)
- 社会(81055)
- 社会科(77115)
- 社会科学(77098)
- 省(61967)
- 基金项目(61080)
- 教育(56320)
- 自然(53317)
- 划(52582)
- 自然科(52147)
- 自然科学(52137)
- 自然科学基金(51206)
- 资助(51047)
- 编号(47927)
- 发(41300)
- 成果(39627)
- 重点(37574)
- 部(37348)
- 课题(34938)
- 国家社会(34787)
- 发展(34091)
- 创(33697)
- 展(33553)
- 教育部(32575)
- 期刊
- 济(147050)
- 经济(147050)
- 研究(87457)
- 中国(57624)
- 管理(39296)
- 财(37793)
- 农(36403)
- 科学(35773)
- 学报(34976)
- 教育(30016)
- 融(27810)
- 金融(27810)
- 大学(27776)
- 学学(25988)
- 经济研究(25759)
- 技术(25594)
- 农业(25337)
- 财经(21823)
- 业经(21801)
- 经(19088)
- 问题(18807)
- 贸(16777)
- 世界(16237)
- 统计(15749)
- 国际(15479)
- 技术经济(15357)
- 业(14300)
- 策(13804)
- 决策(12501)
- 商业(12261)
共检索到416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立成 范从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
中国经济模式 经济奇迹 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振宏 喻宏伟
文章依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所作的响应,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从实践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产业结构、技术与规模、法律法规构建、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响应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期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提供发展路径思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PSR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云 陈建成 甄芳洁
本文力求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作系统的分类,比较不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试图探索不同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制定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林业 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松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关键词: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区域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较早,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及评价标准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包括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边界三个标准,本研究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内涵 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忠伟 李昀 王有年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发展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缘由,提炼了沟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和模式,总结了沟域经济的实践效果,提出了未来沟域经济发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沟域经济 特征 内涵 模式 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后危机时代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模式 转轨比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广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换句话说,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是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打破可能导致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制约因素,通过战略模式调整和完善体制,加快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主要是保持和建立两大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这些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增长优先型应转为增长与公平并重,沿海先行转为平衡增长,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出口鼓励转为出口中性。实现模式转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抛弃增长中心主义的思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和实施新的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战略思路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丙志
山东,被人们称为我国的又一个“悄悄崛起的经济大省”,震动了国人,甚至有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下个世纪初看山东”的说法。山东崛起的因素可能是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共性因素最多的一个省份。因此,“山东模式”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认为,“山东模式”留给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农业为基础的自我积累型经济在中国,按省一级行政区划统计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成分,山东可能是得分最高的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剑 李惠斌
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优化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辉清 郝彦菲
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中国经济模式必须做到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以及由要素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之辩中国模式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是否存在,迄今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尽管中国凭借改革开放政策迎来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在世人眼里中国模式依然是一种不可想象的事物。当时,世界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历史终点论"。美国日裔学者福山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