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5)
2023(17511)
2022(14818)
2021(13790)
2020(11504)
2019(26685)
2018(26253)
2017(49854)
2016(26465)
2015(30166)
2014(30216)
2013(29991)
2012(28043)
2011(25545)
2010(25579)
2009(23649)
2008(23337)
2007(20667)
2006(18227)
2005(16717)
作者
(76363)
(63916)
(63801)
(60747)
(40873)
(30747)
(29069)
(24867)
(24297)
(22819)
(21937)
(21395)
(20278)
(20258)
(19972)
(19854)
(19052)
(18860)
(18396)
(18319)
(16050)
(15654)
(15540)
(14713)
(14568)
(14416)
(14114)
(13926)
(12876)
(12698)
学科
(130857)
经济(130738)
管理(74078)
(72816)
(57599)
企业(57599)
方法(51751)
数学(45519)
数学方法(45019)
中国(36648)
(33612)
地方(30239)
(29340)
业经(26966)
(23974)
贸易(23959)
(23501)
(23224)
农业(22946)
(21974)
(19501)
银行(19471)
(19007)
金融(19004)
(18783)
环境(18157)
(17909)
地方经济(17469)
技术(16806)
理论(16733)
机构
学院(387109)
大学(386747)
(173858)
经济(170579)
管理(148061)
研究(137553)
理学(126667)
理学院(125233)
管理学(123274)
管理学院(122525)
中国(105475)
(82079)
科学(80114)
(76963)
(69122)
研究所(62439)
中心(62276)
(61163)
财经(61045)
(57672)
(55457)
经济学(54408)
业大(52922)
北京(52384)
(51328)
师范(50858)
(48992)
经济学院(48751)
农业(47630)
(45752)
基金
项目(251570)
科学(199497)
研究(185662)
基金(184207)
(159622)
国家(158303)
科学基金(136194)
社会(120818)
社会科(114686)
社会科学(114660)
(96525)
基金项目(96253)
自然(85520)
教育(85168)
自然科(83584)
自然科学(83560)
自然科学基金(82082)
(81636)
资助(75984)
编号(74578)
成果(60756)
(58502)
重点(56863)
(56802)
(52115)
课题(51787)
国家社会(50932)
教育部(49266)
创新(48789)
科研(47973)
期刊
(197297)
经济(197297)
研究(119023)
中国(77728)
(59155)
(56528)
管理(56380)
学报(55247)
科学(53695)
大学(42657)
学学(40059)
教育(39823)
农业(38650)
(37762)
金融(37762)
技术(35598)
经济研究(32799)
业经(31037)
财经(30877)
(26715)
问题(25819)
(22425)
(21299)
技术经济(20878)
世界(20267)
统计(19961)
国际(19897)
商业(18151)
(17741)
图书(17407)
共检索到59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鸿明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问题。从中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属于经济起飞后成熟前迈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生产的领导部门、生产资源的利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据以展开的资源约束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只有以实现经济的自我持续增长和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优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实现出口导向战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并辅之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等,才有望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刚  
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与高速增长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后,当代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在2020年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彻底根除极端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决战极端贫困,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之完整地贯彻落实到脱贫的具体实践中,思路清晰,政策适宜,措施得当,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保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淑华  朱彦振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根据世界经验,这一阶段是经济社会矛盾突显的时期。中国能否绕过"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强劲的驱动力。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引力和外在推动力的视角,分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以及我国面临的风险和绕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铮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亮  陈霞  
2010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2010)"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战略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宗刚  
本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主要采用农工产品价格比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统一的分析,得出了城乡集团力量对比影响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内生出不同的政策,政策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统一的分析逻辑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作者认为,从可比名义增长率看,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理想,不仅没有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未能缩小同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差距。症结在于质量改进速度和市场发育速度缓慢,必须选择高速质量改进制导下的高速增长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并尽快实现从追求高效益型发展战略向高质量改进发展战略的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傅允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应洛  马亚男  
我国己经胜利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从2002年到2050年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己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由于第三步战略目标己经确定,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确定中国到21世纪中期实现现代化的分阶段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途径和战略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刘培林  
本文认为 ,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 ,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文章对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国家进行比较,以跨越这个"陷阱"并早已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东亚"四小龙"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历和即将经历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4个阶段,以及3次跨越;目前刚进入效率驱动即"上中等收入"阶段;文章分析了中国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诱因,提出避免掉进"陷阱"和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认为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成了动力组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