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9)
- 2023(16186)
- 2022(13881)
- 2021(13041)
- 2020(10781)
- 2019(24847)
- 2018(24725)
- 2017(47092)
- 2016(25361)
- 2015(28685)
- 2014(28813)
- 2013(28782)
- 2012(27036)
- 2011(24790)
- 2010(24859)
- 2009(22931)
- 2008(22337)
- 2007(19531)
- 2006(17658)
- 2005(16043)
- 学科
- 济(124217)
- 经济(124096)
- 管理(68124)
- 业(64488)
- 企(51031)
- 企业(51031)
- 方法(47865)
- 数学(40887)
- 数学方法(40526)
- 中国(34672)
- 农(29727)
- 地方(29699)
- 业经(25621)
- 学(25176)
- 财(23618)
- 贸(22010)
- 贸易(21994)
- 易(21286)
- 农业(20337)
- 制(19696)
- 环境(18181)
- 融(18011)
- 金融(18010)
- 银(17983)
- 银行(17939)
- 和(17589)
- 行(17396)
- 理论(17187)
- 地方经济(17181)
- 发(16371)
- 机构
- 大学(373425)
- 学院(370367)
- 济(160619)
- 经济(157446)
- 管理(142631)
- 研究(136224)
- 理学(122114)
- 理学院(120653)
- 管理学(118851)
- 管理学院(118169)
- 中国(102410)
- 科学(81808)
- 京(81665)
- 财(70484)
- 所(69409)
- 研究所(63061)
- 中心(59460)
- 农(58493)
- 财经(56135)
- 江(54002)
- 北京(53120)
- 业大(52017)
- 范(51140)
- 经(51040)
- 师范(50663)
- 经济学(49427)
- 院(49017)
- 农业(45551)
- 经济学院(44240)
- 州(43714)
- 基金
- 项目(245298)
- 科学(192966)
- 研究(180925)
- 基金(178324)
- 家(155403)
- 国家(154132)
- 科学基金(131207)
- 社会(115717)
- 社会科(109727)
- 社会科学(109701)
- 基金项目(94196)
- 省(93332)
- 自然(83159)
- 教育(81709)
- 自然科(81186)
- 自然科学(81170)
- 自然科学基金(79722)
- 划(79136)
- 资助(74457)
- 编号(72342)
- 成果(59515)
- 发(56569)
- 部(55022)
- 重点(54996)
- 课题(50724)
- 创(50108)
- 国家社会(48115)
- 教育部(47221)
- 创新(46856)
- 科研(46303)
- 期刊
- 济(185142)
- 经济(185142)
- 研究(117660)
- 中国(73559)
- 学报(56191)
- 科学(54177)
- 管理(53971)
- 农(53727)
- 财(50200)
- 大学(42530)
- 教育(40669)
- 学学(39815)
- 农业(37829)
- 融(34471)
- 金融(34471)
- 技术(31548)
- 经济研究(30386)
- 业经(28378)
- 财经(27803)
- 经(24001)
- 问题(23952)
- 业(19985)
- 贸(19714)
- 技术经济(19218)
- 图书(19201)
- 世界(19047)
- 国际(17842)
- 理论(17457)
- 科技(17006)
- 现代(16696)
共检索到566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廉超
文章从我国各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等指标数据入手,通过运用泰尔指数模型,测算出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的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的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及其区内差异,从而探寻我国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的空间变化关系和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智博 吴小根 汤澍 罗浩 贾真真
江苏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运用区域经济学中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江苏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特征,并从旅游构成角度研究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的空间分异状况,从空间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差异的地区构成,从时间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四个方面对差异的内在影响因子进行了阐释,并就江苏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江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春鲜 马耀峰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区中的阿勒泰地区因为大量的旅游资本投入使其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旅游资源优势区旅游业合理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莉莉 董平 陆玉麒
本文以河南省18个市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河南省2000-2005年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的分析,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趋势。随后又分析了2005年河南省18个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的入境旅游经济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呈现出"极核式"分布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入境旅游经济 空间格局 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调霞 梁双波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泰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5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呈相对均衡化发展的趋势,省域内、等级城市内部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江苏和浙江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安徽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有扩大倾向;中、小城市和2010年至今的超大及特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呈扩大之势,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在缩小。据此从高速铁路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凯 李华 贺曲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也日益凸现。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旅游产业基础的现实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发展水平 省际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从生产要素视角,以旅游业要素投入、旅游收入等为测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DEA相对效率等量度法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结论表明:①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区域差异逐渐减小;②当前区域差异处于良性水平;③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区域差距突出;④政策推动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效果明显;⑤提高产业效率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给出了解决区域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春鲜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康晶
日本从1955年至1975年,中国从1980年至2000年,国民经济都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20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过比较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起步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同 1955年,日本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实现了企业组织多元化。此后在美国扶持下,成为美、欧的最重要贸易伙伴。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边改革边发展,除少数政策性开放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到1992年以后才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竞争机制,市场准入门坎高、退出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廉超
文章通过对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间的地区总差异、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以及地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和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间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和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的共同变化规律,并从缩减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差异与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张家凤
文章收集近20年相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重心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考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变化对经济发展平衡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近20年来旅游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西部省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较高,且旅游增长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东部省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较低,且旅游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差较小。②31省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减小趋势,尤其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明显减小。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有一定的同步性,但在不同区域两者的同步性强弱不同。③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近20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减小,31个省区、中部、西部的旅游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但对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 时空差异 山西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德立 田伟 田刚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构建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探讨了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间差异与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逐渐增强的走势,但总体差异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在不同年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高低集聚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空间背景对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类型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丽君 张家凤
搜集了200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9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及其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且旅游增长速度区域差异大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2)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大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旅游和经济的基尼系数及重心在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不同,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两者的变化方向也不同,既有同向变化,也有反向变化。(3)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对旅游发展的平衡性无显著影响,而旅游发展的平衡性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静 张佳会
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衡量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从旅游经济效应的作用分析入手,了解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整体经济水平提升的基本前提。旅游业对于增加当地收入、创造外汇、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能带动旅游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受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消费能力、企业和区域经济运行关联程度、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此外,我国相应制度的演进和优化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也构成了重要的影响。为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平稳发展,要确立旅游业
关键词:
旅游经济效应 区域旅游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