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8)
- 2023(12310)
- 2022(10446)
- 2021(9700)
- 2020(7763)
- 2019(17806)
- 2018(17710)
- 2017(32755)
- 2016(17824)
- 2015(20605)
- 2014(20978)
- 2013(20785)
- 2012(20173)
- 2011(18729)
- 2010(18984)
- 2009(17657)
- 2008(17595)
- 2007(16056)
- 2006(14769)
- 2005(13946)
- 学科
- 济(97888)
- 经济(97788)
- 管理(46655)
- 业(42765)
- 企(31284)
- 企业(31284)
- 方法(31118)
- 中国(30070)
- 数学(26888)
- 数学方法(26610)
- 地方(25983)
- 农(24167)
- 财(20101)
- 业经(19485)
- 学(18248)
- 贸(17636)
- 贸易(17620)
- 制(17135)
- 易(17041)
- 农业(16741)
- 地方经济(16021)
- 银(15621)
- 银行(15600)
- 行(15176)
- 融(15168)
- 金融(15167)
- 发(14320)
- 环境(13648)
- 理论(12284)
- 和(12239)
- 机构
- 学院(267016)
- 大学(266628)
- 济(123861)
- 经济(121404)
- 研究(102817)
- 管理(91797)
- 中国(81529)
- 理学(75818)
- 理学院(74852)
- 管理学(73642)
- 管理学院(73145)
- 京(59321)
- 科学(58862)
- 财(56558)
- 所(53286)
- 研究所(47354)
- 中心(45540)
- 财经(43198)
- 江(42801)
- 农(41629)
- 经济学(40458)
- 北京(39356)
- 经(39136)
- 范(37658)
- 师范(37307)
- 院(36474)
- 经济学院(36107)
- 州(34194)
- 业大(33404)
- 农业(31987)
- 基金
- 项目(159268)
- 科学(124373)
- 研究(120972)
- 基金(113998)
- 家(98774)
- 国家(97908)
- 科学基金(82070)
- 社会(78460)
- 社会科(74337)
- 社会科学(74323)
- 省(60084)
- 基金项目(57759)
- 教育(55104)
- 划(50590)
- 资助(48536)
- 编号(48479)
- 自然(48088)
- 自然科(46948)
- 自然科学(46936)
- 自然科学基金(46105)
- 成果(41661)
- 发(40383)
- 重点(36455)
- 部(35971)
- 课题(35599)
- 国家社会(33616)
- 发展(33508)
- 展(32982)
- 中国(31874)
- 创(31861)
- 期刊
- 济(154878)
- 经济(154878)
- 研究(92986)
- 中国(64414)
- 财(43390)
- 农(40388)
- 学报(38721)
- 管理(38277)
- 科学(36735)
- 教育(34128)
- 融(30422)
- 金融(30422)
- 大学(30029)
- 学学(27717)
- 农业(27577)
- 经济研究(25757)
- 技术(25377)
- 财经(23107)
- 业经(22541)
- 经(20295)
- 问题(20022)
- 贸(18183)
- 世界(16665)
- 国际(16629)
- 业(15125)
- 技术经济(14911)
- 图书(14288)
- 统计(13491)
- 坛(12707)
- 经济问题(12707)
共检索到447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俊 张宗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日渐扩大。本文针对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通过三部门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变动趋势作出解释,利用两个时期的跨省横截面数据对库兹涅茨倒U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收入分配变动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初等教育程度以上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 倒U假设人 力资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坷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实行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库兹涅茨转折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反复争论我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缺乏现实意义,文章欲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重点解决中国城乡二元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传导机制与线索,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晓兰 鄢哲明 武永义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研究分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以及其形成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在全国层面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轨迹表现为单调递增形态,而非传统的EKC假说所描述的"倒U型";(2)规模效应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技术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碳减排,组合效应不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规模效应主导了碳排放变动,因此形成了中国单调上升的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不同区域的碳排放轨迹存在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煤炭资源丰裕地区的CKC曲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单调上升形态。本文政策含义是中国低碳经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霓
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以及中国人口红利拐点何时到来的讨论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从二元经济视角、人口转变视角、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拐点、库兹涅茨转折点之间的关系,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是否存在大幅度下降及农业工资率是否存在大幅度上升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刘易斯拐点;虽然中国面临人口红利的结束,人口转变优于经济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短缺;只要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就会抵消人口红利拐点到来的负面影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忠英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假说,是用于研究经济发展(收入)与环境关系而设计的一种模型和方法。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突破EKC拐点的发展路径。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国民素质等因素有关。在运用EKC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产业转型,积极主动地治理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快环保项目的研究和转化,从技术上突破环境治理的难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政策机制和监管制度,从机制、制度上保障环境质量的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为付 周长富
本文在Copeland&Taylor(2009)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模型,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所提供的基准方法,测算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碳排放量,选用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并计算了达到拐点时的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和需要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均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拐点对应的收入分别是3313.05、4105.17和2751.78元。但是,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和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呈正U型关系,且理论拐点是1423.52元。本文得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库兹涅茨曲线 面板数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苏京春 赵晔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开始成为国民收入分配研究中的焦点所在,这一问题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更是具有特殊意义。西蒙·库兹涅茨在对美国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学界引发热议,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则在其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拉长时间截距进行了推进分析。这些相关系列研究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拉美地区因民粹主义基础上的福利赶超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历程则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实践所必需重视的前车之鉴。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实践的反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苏京春 赵晔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开始成为国民收入分配研究中的焦点所在,这一问题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更是具有特殊意义。西蒙·库兹涅茨在对美国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学界引发热议,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则在其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拉长时间截距进行了推进分析。这些相关系列研究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拉美地区因民粹主义基础上的福利赶超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历程则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实践所必需重视的前车之鉴。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实践的反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环境规制通过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来实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基于此背景下,该文选择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环境规制强度处于拐点左侧,适当地增加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从地区来看,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是存在差异性的,中部和西部均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中部环境规制强度距拐点左侧较远;而东部却不存在倒U型关系,但两者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最后,针对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红伟 靳涛
一个经济体现代化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如何演变是学术界持续争论的问题。本文先从现代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角度对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作理论说明。面对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持续矛盾的实证结果,在AhlUwAliA开创性地采用跨国数据回归倒U曲线40年后,本文利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149个国家和地区1981—2013年的国际横截面和面板数据,使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等多种估计方法对倒U曲线进行再实证,结果显示:最新的数据和方法仍然支持倒U曲线,说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收入分配演变的一般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倒U曲线在中国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华杰 胡承统
在对库兹涅茨倒U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十九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特点、变化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生产力特点及变化才是收入分配结构及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的观点,并论述了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思路。
关键词:
分配结构,倒U理论,生产力特点,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中国当前的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衔 王洪东
库兹涅茨倒U曲线提出后就引起经济学界的讨论,讨论的核心议题是该曲线是否存在。一些文献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而且认为该曲线不仅适用于收入差距问题,也适用于包括环境在内的其他现象,并创造了多种库兹涅茨倒U曲线。另一些文献采用实证方法没有证实库兹涅茨倒U曲线,从而对该曲线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人们普遍把库兹涅茨倒U曲线看成一个无须政府干预就可实现的自发过程。然而,库兹涅茨的文本表明,他是在统计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提出假设的;他不仅分析了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也提出并分析了使收入差距缩小的多种因素,其中政府干预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库兹涅茨对经济落后国家简单类比发达国家的做法提出了严肃警告。这些都表明,将库兹涅茨倒U曲线视为一个自然过程并将其模型化是不符合库兹涅茨本意的。虽然库兹涅茨对政府干预的强调没有引起人们普遍足够的重视,但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