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5)
2023(12425)
2022(10467)
2021(9640)
2020(7693)
2019(17591)
2018(17263)
2017(33029)
2016(17485)
2015(19769)
2014(19709)
2013(19625)
2012(19030)
2011(17788)
2010(18187)
2009(16973)
2008(16686)
2007(15186)
2006(14134)
2005(13117)
作者
(50163)
(41799)
(41704)
(39921)
(27179)
(19922)
(18959)
(16223)
(16123)
(15141)
(14671)
(13773)
(13653)
(13642)
(13381)
(12952)
(12477)
(12198)
(12058)
(11624)
(10875)
(10196)
(10054)
(9807)
(9579)
(9482)
(9199)
(9104)
(8414)
(8375)
学科
(98872)
经济(98705)
管理(46551)
(43605)
(33255)
企业(33255)
方法(31733)
中国(31109)
数学(26486)
地方(26301)
数学方法(26277)
(25132)
业经(21054)
(18106)
贸易(18091)
(17537)
(17518)
(16562)
农业(16552)
(16300)
地方经济(16168)
(15422)
银行(15414)
(15208)
金融(15207)
(15136)
(14451)
环境(14125)
(13657)
(13510)
机构
学院(260815)
大学(260258)
(128257)
经济(125940)
研究(101854)
管理(95478)
理学(79936)
中国(79753)
理学院(78975)
管理学(78002)
管理学院(77479)
(57648)
(56463)
科学(55033)
(51186)
研究所(45621)
中心(44506)
财经(44324)
经济学(41375)
(40306)
(40232)
(37867)
北京(37366)
经济学院(36880)
(36488)
师范(36248)
(35875)
财经大学(32504)
(31778)
业大(30481)
基金
项目(159158)
科学(127599)
研究(122982)
基金(116933)
(99869)
国家(99008)
科学基金(84749)
社会(83982)
社会科(78810)
社会科学(78793)
基金项目(59406)
(59232)
教育(55394)
(50219)
自然(49056)
资助(48858)
编号(48621)
自然科(47912)
自然科学(47901)
自然科学基金(47094)
成果(41584)
(40655)
(37225)
重点(36090)
国家社会(35369)
课题(35295)
发展(34361)
(33823)
教育部(32696)
(32364)
期刊
(157331)
经济(157331)
研究(93036)
中国(59686)
(41530)
管理(38910)
(37334)
科学(34092)
学报(32398)
(31910)
金融(31910)
教育(30450)
经济研究(26689)
大学(26046)
农业(25576)
学学(24228)
财经(23673)
业经(23477)
技术(22712)
(20689)
问题(20393)
(18487)
世界(17311)
国际(17059)
技术经济(14700)
(13465)
统计(12853)
经济问题(12811)
经济管理(12277)
现代(12260)
共检索到43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方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文章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出发,在阐述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指出转变观念、强化政策法规导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和培养全民意识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一、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全新要求从20多年的财政实践看,我国倚重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原有政策惯性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开始受到冲击,政策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必须抓住新时期财政发展的重要转机,进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财政的约束,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实施财政补贴、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等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李海兵  
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主要涉及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未来展望、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判断、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五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对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新探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张涛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刚  陈挺  
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政府投入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本文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需要政府干预,而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一条次优路径;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各个省份基本上位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左边,总体上处于"边发展、边污染"状态,社会总资本进入环境改善活动的比例过低,达不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善环境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阐述了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选择依据,从评价决策单元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系统地描述了DEA方法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的思路,并提出了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岷  
2009年,贵州省各级财政部门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在10%左右,经济运行已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左右,价格上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将由"危机管理"回归常态,国家可能采取中性偏松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树清  
如果说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它从一开始就重视中长期问题,而不是以短期分析为中心,虽然所使用的方法和所形成的结论颇值得反省。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们关心中长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因为他们最熟悉的范畴是计划,而且是“五年计划”。但是,他们也确实有客观的理由去特别注意中长期问题,因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处于剧烈发展变动中的经济,而且是一个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因此,即使从完善短期分析的角度着眼,也势必需要重视中长期因素。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大量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那些令人困惑不已的问题,都有着深刻的中长期发展的背景。只有明确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条件和态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五、工业发展速度与结构变动趋势 (一)工业发展速度与相关因素 在本世纪最后10年和下世纪前10年,我国工业均以高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整个20年的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1991~2000年为第一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00年,工业增加值为21912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3%。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4558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1991~2010年经济发展思路》课题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发展战略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初我国能否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为此,本刊刊登一组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作者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政策选择及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等问题各抒己见。本刊希望能以此有助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更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