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6)
- 2023(11597)
- 2022(9841)
- 2021(9011)
- 2020(7216)
- 2019(16523)
- 2018(16227)
- 2017(30389)
- 2016(15975)
- 2015(18123)
- 2014(18068)
- 2013(18130)
- 2012(17515)
- 2011(16491)
- 2010(16572)
- 2009(15532)
- 2008(15155)
- 2007(13452)
- 2006(12502)
- 2005(11756)
- 学科
- 济(95540)
- 经济(95465)
- 管理(42724)
- 业(38782)
- 方法(30750)
- 企(29128)
- 企业(29128)
- 中国(28346)
- 数学(26856)
- 数学方法(26672)
- 地方(26030)
- 农(21562)
- 业经(18770)
- 环境(17576)
- 贸(16915)
- 贸易(16901)
- 学(16544)
- 易(16340)
- 地方经济(16160)
- 财(14844)
- 农业(14820)
- 制(14254)
- 融(14253)
- 金融(14253)
- 发(14245)
- 银(13919)
- 银行(13908)
- 行(13660)
- 和(12439)
- 划(11542)
- 机构
- 大学(242907)
- 学院(242230)
- 济(119028)
- 经济(117006)
- 研究(97500)
- 管理(87882)
- 中国(75632)
- 理学(73769)
- 理学院(72855)
- 管理学(71965)
- 管理学院(71510)
- 科学(54905)
- 京(53781)
- 财(50685)
- 所(49985)
- 研究所(45037)
- 中心(42116)
- 财经(39588)
- 经济学(38383)
- 农(37489)
- 江(36221)
- 经(35995)
- 北京(35597)
- 院(34851)
- 经济学院(34230)
- 范(33268)
- 师范(33002)
- 业大(30509)
- 科学院(30141)
- 财经大学(29115)
- 基金
- 项目(152599)
- 科学(121150)
- 研究(114075)
- 基金(111486)
- 家(96956)
- 国家(96203)
- 科学基金(81452)
- 社会(76636)
- 社会科(72847)
- 社会科学(72828)
- 基金项目(57487)
- 省(57324)
- 教育(50110)
- 划(48487)
- 自然(48306)
- 自然科(47113)
- 自然科学(47099)
- 自然科学基金(46266)
- 资助(46178)
- 编号(43516)
- 发(39726)
- 成果(35972)
- 重点(35085)
- 部(34941)
- 国家社会(33155)
- 发展(32907)
- 展(32368)
- 课题(31815)
- 创(31196)
- 中国(30924)
- 期刊
- 济(143806)
- 经济(143806)
- 研究(82896)
- 中国(54768)
- 财(36535)
- 管理(35635)
- 农(35377)
- 科学(33959)
- 学报(33279)
- 融(26459)
- 金融(26459)
- 大学(25856)
- 农业(24820)
- 经济研究(24607)
- 教育(24260)
- 学学(24180)
- 技术(21374)
- 财经(20777)
- 业经(20684)
- 问题(18664)
- 经(18259)
- 贸(17026)
- 世界(16222)
- 国际(16053)
- 技术经济(14233)
- 业(14126)
- 统计(12774)
- 资源(12395)
- 经济问题(11610)
- 策(11299)
共检索到395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丹 王亚华
在对经济发展的水环境压力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基础上,建立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数据收集,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潜力评价与时态分析模型,评价1986~2010年水利发展不同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与废水排放的脱钩潜力与脱钩时态、以及经济总量增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脱钩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水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趋势,对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废水排放总量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水环境压力脱钩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总量总体处于弱脱钩发展态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水环境压力 脱钩 评价 预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丹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数据收集,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时态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1953—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态势,系统剖析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消耗利用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水资源需求利用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水资源需求利用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方面进行水资源利用脱钩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来10 a,我国用水总量增长速度将加速减慢。预期至2020年左右,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有望保持绝对脱钩的发展态势,用水总量预计将进入缓慢下降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恒全 陈卓然 张陈俊
借助LMDI分解技术和Tapio脱钩模型,研究2000—2017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和脱钩努力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呈现出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的脱钩系数、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脱钩努力程度不同,其中,重庆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大,江西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小;从各脱钩努力指标来看,节水技术的脱钩努力程度显著提高,排污系数的脱钩努力指标先上升后下降且一直处于低效状态,产业结构的脱钩努力状态由无效转为低效,人口规模一直未作出脱钩努力。因此,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应做到节水增流与控源减污双管齐下,产业优化与人口控制协调配合,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关键词:
工业废水 脱钩努力 LMDI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本文在脱钩指数的基础上把脱钩弹性系数分解为规模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详细分析了我国1991—2011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发现规模脱钩弹性和技术脱钩弹性在199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强脱钩状态,结构脱钩弹性和总的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幅度较大,但大致都经历了弱脱钩—复钩—强脱钩的过程,并且所处的状态和脱钩程度的大小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三种脱钩弹性对我国污染治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规模脱钩、技术脱钧和结构脱钧弹性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显著影响,并且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滞后1期对污染治理投资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耀华 李忠民
哥本哈根大会以后,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研究并判断各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p io脱钩指标对1999-2008十年间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表明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对脱钩弹性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后表明,工业领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的"重型化"趋势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加上我国在新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虹 王建强 赵涛
"脱钩"理论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一同增长,但是会在以后某个特定的阶段出现反向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下降的变动现象。文章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分析经济发展与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的变动关系,观察其是否存在"脱钩"与"复钩"现象,针对我国"复钩"态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正
通过构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EPI),利用脱钩弹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环境压力总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分指数除土地压力指数(LPI)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余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数(DEI)呈现强脱钩现象,其演变轨迹以2011和2013年为拐点,可以分为"降低—增长—降低"三个阶段;DEI的分解结果显示,污染和土地压力对DEI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和经济因素与DEI的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升;北京城市环境压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呈现"N型"特征,预计在未来有潜在的上升趋势。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正
通过构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EPI),利用脱钩弹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环境压力总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分指数除土地压力指数(LPI)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余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数(DEI)呈现强脱钩现象,其演变轨迹以2011和2013年为拐点,可以分为"降低—增长—降低"三个阶段;DEI的分解结果显示,污染和土地压力对DEI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和经济因素与DEI的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定涛 张之 范进
基于LMDI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与产业用地脱钩指数分解模型,研究脱钩指数的影响因素,并以中国2001—2011年城市产业用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用地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用地强度效应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用地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对脱钩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未能充分释放出调节效能。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赵庆由 胡志丁 姚辉 杨小燕
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理论,构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运用弹性分析改进的脱钩评价方法,建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脱钩程度的判定标准,以云南省为例,对其1998—2008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强度及其变化特点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总体较大且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速度比为0.3∶1;②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呈现由绝对脱钩→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Ⅰ→相对脱钩Ⅲ的演变轨迹,其变化呈近倒"U"型曲线,符合区域科学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云南省将进入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加速阶段,区域发展的内外因素也将更加复杂,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走一条自然资源"低耗高效型"、生态环境"低压强保型"、经济发展"高速高效型"与社会发展"均衡协调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怡君 王丽 牛文元
城市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载体,其中经济是一个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职能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核心中枢。这些城市既体现着各自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往往占有着大量的资源,消耗了相当多的能源。2006年GDP排名100强的城市,GDP贡献率为67.36%,同时用电量占全国的41.59%,用水占全国的58.02%,天然气(含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75%以上,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控制的重点区域。因此,本文应用Tapio脱钩模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中国百强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其中,我...
关键词:
脱钩分析 Tapio脱钩模型 低碳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采用"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建锋 万书勤 冯艳芳
论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地质环境与区域经济的物质流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地质环境压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地质环境压力由东向西呈递减态势,地质环境压力最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其次是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而西部的青海和西藏经济区则最小;地质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地质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例如,上海主要来源于房屋建设和废弃物、废水排放,天津主要来源于废弃物、废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山东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关键词:
地质环境压力 区域经济 物质流 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福留 赵珊珊 杜婷婷 詹巍 赵臻彦 郝君宜 张颖
本文提出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方法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 0~ 10 0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ESI)作为量度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大小。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ES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 (RECI)和环境污染分指数 (EPI)来计算。根据ESI数值和RECI与EPI的关系 ,可以判断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和主要来源。该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评价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较高的可靠性 ,较好的直观性 ,同时原理简单 ,计算简便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朱勤 张浩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