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0)
- 2023(11685)
- 2022(9723)
- 2021(8891)
- 2020(7156)
- 2019(16290)
- 2018(15986)
- 2017(29596)
- 2016(16028)
- 2015(18196)
- 2014(18211)
- 2013(18439)
- 2012(18089)
- 2011(16956)
- 2010(17094)
- 2009(15944)
- 2008(15579)
- 2007(13919)
- 2006(13020)
- 2005(12566)
- 学科
- 济(94355)
- 经济(94260)
- 管理(38113)
- 业(36391)
- 中国(29694)
- 方法(29311)
- 数学(25954)
- 地方(25933)
- 数学方法(25780)
- 企(24330)
- 企业(24330)
- 农(23570)
- 业经(17971)
- 学(17489)
- 财(17020)
- 农业(16600)
- 贸(16596)
- 贸易(16578)
- 易(16043)
- 地方经济(16030)
- 制(15528)
- 银(14906)
- 银行(14877)
- 融(14636)
- 金融(14636)
- 行(14601)
- 发(14112)
- 环境(13660)
- 和(10919)
- 体(10667)
- 机构
- 大学(242498)
- 学院(241274)
- 济(118446)
- 经济(116386)
- 研究(99823)
- 管理(83059)
- 中国(78388)
- 理学(68864)
- 理学院(67915)
- 管理学(66931)
- 管理学院(66468)
- 科学(56972)
- 京(54274)
- 财(52778)
- 所(51976)
- 研究所(46709)
- 中心(43448)
- 财经(40585)
- 农(40439)
- 经济学(39262)
- 江(38021)
- 经(36851)
- 北京(36155)
- 院(35486)
- 经济学院(35110)
- 范(33988)
- 师范(33699)
- 农业(31141)
- 业大(31111)
- 科学院(30990)
- 基金
- 项目(149191)
- 科学(117858)
- 研究(109955)
- 基金(109330)
- 家(96165)
- 国家(95399)
- 科学基金(79786)
- 社会(73747)
- 社会科(70075)
- 社会科学(70065)
- 基金项目(55775)
- 省(55051)
- 教育(48385)
- 自然(47611)
- 划(47359)
- 自然科(46468)
- 自然科学(46456)
- 资助(45919)
- 自然科学基金(45641)
- 编号(41555)
- 发(39023)
- 成果(34999)
- 重点(34850)
- 部(34056)
- 国家社会(32323)
- 发展(32246)
- 展(31751)
- 课题(31080)
- 中国(30948)
- 创(29749)
- 期刊
- 济(145011)
- 经济(145011)
- 研究(87038)
- 中国(56322)
- 农(38516)
- 财(37457)
- 学报(36061)
- 科学(35325)
- 管理(33638)
- 融(28991)
- 金融(28991)
- 大学(27446)
- 农业(26293)
- 学学(25567)
- 教育(25239)
- 经济研究(25128)
- 财经(21524)
- 业经(20843)
- 技术(20252)
- 问题(19114)
- 经(18910)
- 贸(17124)
- 世界(16321)
- 国际(15844)
- 统计(15377)
- 业(14668)
- 技术经济(13567)
- 资源(12546)
- 策(12481)
- 经济问题(12023)
共检索到40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 潘瑜春 王国刚
文章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居民收入数据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对中国人均GDP与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体态势、区域格局及其耦合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改革国民经济分配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科学调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李国璋教授提出的软投入理论,通过SFA和DEA模型估计了估算了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1998~2008年的TFP水平及其软投入不足制约产生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中国区域软投入效率差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想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软投入效率,减少软投入不足所产生的损失,建立更有效的经济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以缩小区域之间TFP和经济差距,以达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
SFA TFP 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军 邹伟进 高复阳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规律,是发展经济学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中以库茨涅茨的倒“U”型理论最为著名。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量模型论证得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具有一定的库茨涅茨的倒“U”型理论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一平
文章通过选取中国1952-2008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证明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研究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之间并不存在标准的"倒U型"的关系,而是呈现出"N型"趋势,且在人均GDP为2000~3000元之间达到N型曲线的第一个转折点,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而得出走低碳型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EKC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波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消费支出与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变量Var模型,基于大跨度时间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消费支出的关键问题,进而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在影响消费支出的因子中影响效应最大。我国消费的关键问题更多还是由我国经济自身的经济特征和特定制度决定的。
关键词:
消费趋势 驱动因素 新常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波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消费支出与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变量Var模型,基于大跨度时间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消费支出的关键问题,进而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在影响消费支出的因子中影响效应最大。我国消费的关键问题更多还是由我国经济自身的经济特征和特定制度决定的。
关键词:
消费趋势 驱动因素 新常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坤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呈现继续扩大趋势。这种差距扩大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 ,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呈现加快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 ,中国政府应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 ,从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出发 ,正确有效地处理好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居民 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自涛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间、不同地区居民间、不同行业和部门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以利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苟文峰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简称"同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总体正处于潜在增长率放缓和结构调整的阶段,要实现"同步"的"质"和"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同步"的内涵和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守贵 高汝熹
运用全国31个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下梯形法计算出了1978 ̄2003年26个年份的3种区域基尼系数,并将三者进行对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区域差异变动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区域差异度目前处于很高的水平,基于区域人均GDP的区域基尼系数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并且继续呈上升之势。就总体趋势而言,反映实际生活水平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区域差异的变动并不一致,尤其是1988 ̄1998年10年间的变动甚至呈相反之势。文章尝试分析了其中的变化原因,并从社会经济意义上揭示了区域公平...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区域基尼系数 区域公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和云
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历史性巨大成就的理性思考,着力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致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唤起国民的"居安思危"意识,奋起直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春蓉 黄宁生 匡耀求
文章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归纳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子,以此为依据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以往选取评价指标在理论依据方面的不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广东省21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多数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珠三角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排在倒数,而部分人均GDP排名倒数的山区城市,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位居前列,表明广东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资源的因素;动态的数据则反映了广东低碳经济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永生
一、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从历史数据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整体上一直慢于GDP的增长,也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1978年~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文 吴赢
在借鉴测度数字经济的国际权威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从六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形成2012-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数字鸿沟问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相对创业水平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乡村的创业水平,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其会导致"逆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城市的创业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U型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初始发展阶段对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确保数字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