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0)
2023(9815)
2022(8253)
2021(7656)
2020(6313)
2019(14285)
2018(13934)
2017(25710)
2016(13886)
2015(16023)
2014(16227)
2013(15929)
2012(15104)
2011(14233)
2010(14103)
2009(13271)
2008(12699)
2007(11427)
2006(10390)
2005(9458)
作者
(42079)
(35143)
(35131)
(33414)
(22393)
(16797)
(15840)
(13878)
(13551)
(12420)
(12375)
(11672)
(11457)
(11293)
(11201)
(10874)
(10412)
(10155)
(9981)
(9814)
(9251)
(8608)
(8568)
(8090)
(7949)
(7809)
(7697)
(7482)
(7272)
(7127)
学科
(81816)
经济(81744)
管理(35544)
方法(28352)
(28343)
数学(25598)
数学方法(25370)
中国(21965)
(21873)
企业(21873)
地方(19355)
(15735)
(15616)
业经(13938)
地方经济(13479)
(13096)
贸易(13088)
(12884)
(12703)
(12640)
环境(11358)
(11049)
金融(11042)
(10852)
(10639)
银行(10618)
(10401)
农业(10128)
(10050)
(9820)
机构
大学(210555)
学院(208602)
(101839)
经济(100109)
研究(83286)
管理(74297)
中国(63108)
理学(62803)
理学院(62047)
管理学(61079)
管理学院(60697)
科学(47985)
(45767)
(43337)
(42672)
研究所(38849)
中心(35708)
财经(34299)
(33963)
经济学(33608)
(31261)
(30701)
(30134)
经济学院(29975)
北京(29592)
业大(28218)
(27375)
师范(27082)
农业(26603)
科学院(25524)
基金
项目(135928)
科学(106863)
研究(99743)
基金(99179)
(87382)
国家(86748)
科学基金(72645)
社会(66450)
社会科(63166)
社会科学(63149)
(51036)
基金项目(50701)
教育(44692)
(43509)
自然(43333)
自然科(42318)
自然科学(42298)
资助(41571)
自然科学基金(41535)
编号(37916)
成果(31918)
重点(31306)
(31132)
(31125)
国家社会(29295)
课题(27991)
中国(27743)
(27282)
教育部(26587)
创新(25871)
期刊
(117982)
经济(117982)
研究(68953)
中国(44973)
学报(32996)
(31945)
(30787)
科学(30589)
管理(29076)
大学(24915)
学学(23489)
经济研究(21263)
农业(21163)
教育(20730)
(18881)
金融(18881)
技术(18853)
财经(18395)
(16203)
业经(15644)
问题(15472)
(14021)
世界(13528)
统计(12877)
国际(12734)
(12242)
技术经济(12086)
(11019)
决策(10183)
经济问题(9678)
共检索到33023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姚依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随之引起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经济转型和经济升级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本文选取19952014年中国20年间的统计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从人民幸福感程度、结构优化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外向型经济、创新驱动能力方面考察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进一步探索出中国在这20年间历经的经济升级状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中国经济再次升级的动力源泉在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服务业、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姚依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随之引起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经济转型和经济升级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本文选取1995~2014年中国20年间的统计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从人民幸福感程度、结构优化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外向型经济、创新驱动能力方面考察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进一步探索出中国在这20年间历经的经济升级状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中国经济再次升级的动力源泉在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服务业、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露莹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和要求,构建了一套集既有指标和创新指标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展转型指数,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8年间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赵俊豪  
文章在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对"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测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建利  尚铎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股票、外汇和外部市场中的重要微观指标,构建各市场压力指数,旨在表征金融市场风险状况,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甄别金融市场风险区制,透析金融风险多阶段变迁的可能性。结论表明:外汇和外部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银行和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与其他市场相比较,银行市场在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弱,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和高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外汇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银行和外部市场以较稳定的概率徘徊于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以较为波动的概率步入高风险区制;股票和外汇市场除了在2008年和2015年前后跃入高风险区制以外,在其余时间都在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转移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立群  
2013年6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一是我国总体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二是要素成本明显提高。为此,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性,加快建设高效、透明、服务型的政府,启动高品质的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长春  廖俊  
文章在梳理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数字经济的概念中剥离出平台经济,对平台经济的范围进行界定,并构造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我国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局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从区域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和“数字鸿沟”现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在总体差异中起主导作用;从省域角度看,各省份间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可聚类为四大梯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勇  夏晶  
以经济分析逻辑与相关指标内涵为依据,构建起衡量一国经济失衡度的指标体系,并对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总体状况近年来趋向恶化,内外失衡总指数从2001年的0.3856提高到2010年的0.5509,其中外部失衡指数从2001年的0.2916提高到2010年的0.4879,内部失衡指数从2001年的0.4796提高到2010年的0.6138。中国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以扩大内需,为解决内外失衡问题创造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赵一帆  
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文章赋予产业升级新的内涵,并在其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生态效益、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6个准则层的新时代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测算了我国产业升级综合指数,对我国30个省份2017年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运用了聚类分析法对这30个省份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的产业升级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其他省份,各省份间产业升级水平不均衡;我国地区间产业升级水平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特点,且我国产业升级水平整体比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范云菲  
文章根据风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通常是不同的这一特征,从非系统风险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有助于风险投资公司根据风险企业的特点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昝彦国  侯学良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动态识别安全风险更加符合安全风险发生的客观规律。借鉴建筑工程项目病态表象谱的研究成果,提取影响安全状态的指标,并运用序关系法、唯一参照物比较判断法和重要度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之上,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单位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而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识别,以保证施工阶段中安全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专业规划机制、政策引导机制、专业评估机制、专业预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和专业再选择机制等。为了使这些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升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突出专业集群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确立专业调整的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宏、中、微观多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后立足国际比较,纵向跨越时间、横向跨越空间,将各角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对比,揭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中国在“十五”计划时期至“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高速追赶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在绿色发展质量、市场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质量、国际开放质量等方面发展亟须加强。基于此,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变革期,提出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规避风险的基本路径和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张瑞  高艳红  
环境规制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设计中国环境规制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之上,运用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的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发现:中国环境规制绩效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发达省份优于其他省份;中国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倒U型趋势,横向比较发现东部地区的规制效率最高、西部最低;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收敛趋势,西部地区的地区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偏小。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学之  段朵朵  王潇晖  杨杰  何蕴玉  孙祥栋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行排序,并以各省份GDP表征地区经济增长数量,进而探讨经济增长"质"和"量"之间协同发展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要优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象。据此,提出中国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建议,以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和"量"的差异,促进协同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