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2)
- 2023(14156)
- 2022(11880)
- 2021(10758)
- 2020(9178)
- 2019(20941)
- 2018(20210)
- 2017(37923)
- 2016(20680)
- 2015(23379)
- 2014(23093)
- 2013(23151)
- 2012(21776)
- 2011(20093)
- 2010(19938)
- 2009(18714)
- 2008(18400)
- 2007(16471)
- 2006(14525)
- 2005(13066)
- 学科
- 济(107696)
- 经济(107603)
- 管理(57063)
- 业(53834)
- 方法(44565)
- 企(42153)
- 企业(42153)
- 数学(40130)
- 数学方法(39852)
- 中国(26904)
- 农(24452)
- 财(22842)
- 学(21920)
- 地方(21847)
- 贸(20119)
- 贸易(20112)
- 业经(19799)
- 易(19556)
- 制(16888)
- 农业(16501)
- 环境(15305)
- 融(14562)
- 金融(14560)
- 银(14424)
- 银行(14362)
- 地方经济(14039)
- 行(13773)
- 和(13731)
- 务(13319)
- 财务(13301)
- 机构
- 大学(316860)
- 学院(313148)
- 济(144783)
- 经济(142348)
- 研究(116121)
- 管理(115940)
- 理学(100674)
- 理学院(99475)
- 管理学(97930)
- 管理学院(97362)
- 中国(86446)
- 科学(71400)
- 京(66506)
- 农(61409)
- 财(61254)
- 所(60699)
- 研究所(55786)
- 中心(51129)
- 业大(50677)
- 财经(49923)
- 农业(49060)
- 经济学(46956)
- 经(45536)
- 江(44883)
- 经济学院(42360)
- 北京(41923)
- 院(40571)
- 范(38768)
- 师范(38259)
- 财经大学(37118)
- 基金
- 项目(210968)
- 科学(165677)
- 基金(156775)
- 研究(145449)
- 家(140260)
- 国家(139176)
- 科学基金(117029)
- 社会(96865)
- 社会科(92024)
- 社会科学(91993)
- 基金项目(82840)
- 省(79967)
- 自然(76178)
- 自然科(74485)
- 自然科学(74455)
- 自然科学基金(73206)
- 划(68684)
- 教育(65536)
- 资助(64244)
- 编号(54298)
- 重点(48498)
- 部(47706)
- 发(46440)
- 创(43744)
- 成果(43354)
- 国家社会(41904)
- 科研(41381)
- 创新(41223)
- 教育部(40427)
- 计划(40158)
共检索到460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爱凤 邢建国
文章以经济动态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理论为基本研究框架,将AMSZ现金流准则应用于经济动态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中,同时与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对我国1998—2016年整体经济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的动态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探讨经济动态效率高低的诱因,研究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绿色经济效率是一种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后的综合经济效率。本文运用DEA效率模型中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1996-2010年我国各省区绿色经济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效率值的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的区域差异,然后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各省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依次递减;与传统经济效率水平相比,我国整体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偏低;未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时,传统经济效率指标高估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而低估了西部地区的效率;绿色经济效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都存在,但影响各省区绿色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昊 杨军 黄季焜 姜晔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调控工具之一,征收碳税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也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数据以及情景假设等不同,在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GDP)影响幅度上,国内现有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Meta方法对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选择和碳税税率的设定是导致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模型选择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结论差异的74%左右;如果考虑模型选择与碳税税率的交叉影响,其解释效力可进一步提高到87%;而征税方式与碳税使用方式对研究结论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其他模型,CGE模型与MARKAL-MACRO模型的评估结...
关键词:
碳税 影响评估 因素分析 Meta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翔 肖序
基于矩阵式DEA网络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个维度出发,以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为例,进行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利用该模型对2008-2012我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区域差异动态演化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造纸业及纸制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值仍处于低下水平,平均值为0.718。东部地区产业循环经济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西部。生态效益子模块与经济效益子模块是导致我国造纸业及纸制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2)东部与中部地区动态演化轨迹较为相近,均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子模块发展而忽略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子模块。西部地区起步较晚,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导向模式快速转变为经济效益导向模式,导致了其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快速下降。(3)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规模对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城市化水平、科研投入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从而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而为有关方面关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友余
文章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与经济增长有关的18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就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组合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设计了灰色关联排序表,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和国内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卫生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城乡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然后文章根据灰色关联排序表,选择X0X1,X0X3,X0X41,X0X11和X0X18做为最优影响因素,建立了GM(1,5)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44%,可用于后续预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邓氏关联度 广义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姚矿 姚传柱 杨善林
文章以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资料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建议和措施,相信对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计量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增加型转向效率提高型的经济学内涵在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运用了35个工业行业2000-2008年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报酬递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分工与技术创新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向报酬递增驱动的机制,最为根本的在于分工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报酬递增 技术创新 分工 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沛 李克俊
本文应用经济增长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R&D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得到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升级 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文章基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AMSZ现金流准则分析了我国整体经济及产业层面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有效的状态,但动态效率有减弱的趋势;从三次产业来看,1997-2010年三次产业的动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动态效率在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逐渐减弱,以2007年为转折点,由资本积累不足转变为积累过度,第三产业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较高且比较稳定;从各产业内部来看,三次产业整体的动态效率与各产业内部的产业动态效率结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资本结构 产业经济 经济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宝 胡日东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宝 胡日东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